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玉溪市政府签订合作备忘录
4月7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玉溪市人民政府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在云南省玉溪市举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中共玉溪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德华分别致辞并代表双方签署备忘录。仪式由玉溪市副市长曾敏主持,清华公管学院副院长杨永恒出席签约仪式。 薛澜首先在签约仪式上致辞。他表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一直十分重视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推进重大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开展公共政策、政府治理创新等研究。自2016年起,清华公管学院与玉溪市已在干部培训、课题研究等方面展开合作,并取得良好效果。在前期友好合作的基础上,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在民间非营利性机构、联合国SDG目标落地转化、决策咨询服务、研究生培养、干部教育与培训、智库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努力让“玉溪经验”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玉溪市市长张德华代表玉溪市委市政府讲话。他说,玉溪自古以来自然风景和历史文化兼备,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近年来在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上取得了新的进展,迎来了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张德华介绍了玉溪市在交通、生态建设、社会治理以及科教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并表示公管学院与玉溪市签订合作备忘录是时势所驱,战略所...
2018/04/08
详情
第三届亚太公共政策网络年会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办
3月30日至4月1日,第三届亚太公共政策网络(the Asia-Pacific Public Policy Network,简称AP-PPN)年会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功举办。本次年会主题为“跨越鸿沟:亚太地区的公共政策研究、教育与实践(Bridging the Gaps among Policy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来自海内外百余名学者出席了此次年会。 开幕式上,《比较政策分析》杂志(Journal of Comparative Policy Analysis,以下简称JCPA)主编、加拿大西蒙弗莱泽大学荣休教授Iris Geva-May女士,北京市组织学习与城市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公管学院教授蓝志勇分别做主题发言。Iris Geva-May的发言主题为“比较政策分析的研究发展(On the Advancement of Comparative Policy Analytic Studies)”,她基于二十年来比较政策研究的趋势分析,指出了比较政策研究对于人类共同经验的意义。蓝志勇则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以“政策学习和基于网络的创新(Policy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by Network)”为题,整合不同视角,探讨了政策学习的不同形式以及网络创新对政策学习的重要意义。大会由清华大学公管学院副教授梅赐琪主持。 图为清华公管学院副教授梅赐琪主持年会开幕式。 图为JCPA主编I...
2018/04/04
详情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主讲“Meet SDGs”高端论坛第二期
2018年3月21日下午,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SPPM)主办,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TUSDG)承办,华章书院(HZ Books)合作举办的 “Meet SDGs”高端论坛第二期在清华公管学院报告厅成功举行。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SPPM名誉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携最新力作《巨大的鸿沟(The Great Divide)》出席并发表主题为《不平等、欧元危以及特朗普时代下的全球化(Inequality, Euro Crisis, and Globalization in the Era of Trump)》的演讲。SPPM院长、TUSDG院长薛澜主持本次活动。SPPM教授崔之元参与点评和讨论。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教授助理、东方汇理资产管理公司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纪沫,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书院董事总经理张敬柱,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教授巴里·诺顿(Barry J. Naughton),清华大学国际处副处长孟波,SPPM副院长、TUSDG执行院长朱旭峰,SPPM教授蓝志勇,SPPM副教授周绍杰、陈玲,SPPM助理教授陈天昊,以及近300名校内外师生出席论坛。 图为薛澜主持论坛。 会议伊始,薛澜对斯蒂格利茨的再次访问表示欢迎,并邀请斯蒂格利茨与张敬柱共同为新书《巨大的鸿沟》揭幕。 图为约瑟夫·斯蒂格...
2018/03/23
详情
【喜报】清华公管教学评估成绩创历史新高
2017年秋季学期清华公管学院10门课程的教学评估进入全校前5%! 清华大学2017年秋季学期学生评教报告近日发布,全校9679名研究生对所选课程的授课教师进行了评价。在43个参评研究生课程的院系中,清华公管总成绩位列第9。全校参评教师736人次,参评课程542门;清华公管参评教师32人次,参评课程25门,共计有10门课程位列全校前5%,占参评课程的比例高达40%。 研究生课程评估 在研究生课程评估结果中,全校共评估100人以上课堂教师56人次,3门进入前5%的课程中,清华公管2门课程入选,分别为:《公共经济学》(韩廷春)和《论文写作》(刘求实);全校共评估30-100人课堂教师232人次,全校共有12门课程进入前5%,清华公管7门课程入选,分别为:《政治学》(梅赐琪)、《中国政府运作》(过勇)、《社会研究方法》(韩廷春)、《公法》(于安)、《社会治理创新》(王名)、《公共危机管理》(彭宗超)与《公共政策前沿Ⅱ》(陈锡文)。上述成绩创清华公管研究生课程评教的历史新高。 本科生课程评估 本科生课程评估结果显示,在理论课30-100人课堂中,清华公管本科二学位课程《政治学基础》(梅赐琪)位列全校前5%,这是清华公管本科生理论课教学评估...
2018/03/22
详情
【明德论坛140期】联合国助理秘书长Nikhil Seth主讲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能力建设
3月2日下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明德论坛第140期在学院302会议室举行。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兼联合国训练研究所(UNITAR)执行主任Nikhil Seth在论坛上以《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能力建设》为题发表演讲。清华公管学院副院长朱旭峰主持论坛。清华公管学院院长薛澜、特殊聘任教授潘洁、副教授周绍杰以及院内外学生40余人参加论坛。 演讲中,Nikhil Seth指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核心是承诺以不让任何一个国家掉队为首要目标,所以如何实施《议程》尤为重要。Seth先生用一系列问题引发大家思考:《议程》的重要性在哪里?如何实现《议程》及其各个目标?我们是否做到了公平公正?接着,Nikhil Seth提出要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及其各个目标,就只有通过与不同部门和领域开展新型合作,将各利益相关方团结起来,加强能力建设来实现共同目标。 图为Nikhil Seth先生发表演讲。 图为院内外师生参加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明德论坛。 与会学生积极提问并与Nikhil Seth互动交流。会后,朱旭峰代表学校对Nikhil Seth表示感谢并合影留念。 图为Nikhil Seth(左)与朱旭峰(右)。 图为与会学生向Nikhil Seth先生提问并互动交流。 Nikhil Set...
2018/03/07
详情
公管学院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与清华校领导座谈
2月27日下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全球希望联合会主席伊琳娜·博科娃(Irina Bokova)到访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杨斌在工字厅西厅会议室接待来宾,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清华大学国际处副处长孟波、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副院长朱旭峰、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胡钰等参加了会谈。 杨斌代表清华大学对伊琳娜·博科娃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他介绍了学校在国际合作的最新进展。杨斌谈到,越来越多的清华学生选择去国际组织贡献自己的力量,他邀请博科娃常来清华向学生们传授知识与经验,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清华大学的国际化合作程度日益提高,公管学院对发展中国家政府官员的培训未来会有更多贡献,促进南南合作;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聚焦联合国2030倡议,促进产学研联合部署。薛澜介绍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的发展进展,并提出了学院未来与联合国组织合作的建议。 博科娃表示,这是自己第二次来到清华,对此感到非常荣幸。早在2014年6月,博科娃就曾访问清华大学,做客清华大学海外名师讲堂并来到公共管理学院为师生做演讲。博科娃强调,未来愿意继续与清华大学保持紧密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文化教育合作。她同时指出...
2018/03/02
详情
清华公管学院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编写《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特别版
2018年2月28日,《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特别版启动仪式在京举行。此特别版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及《中国人类发展报告》在华发布20周年,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以下简称UNDP)、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国家信息中心共同组织编写,将于2018年12月正式发布。自1997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首次在华发布其旗舰出版物《人类发展报告》以来,此特别版将是第九份报告。人类发展的概念,强调了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仅靠经济增长来评估,关注人类生活的丰富性和谋求人类福祉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途径。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国家信息中心主任程晓波和联合国驻华协调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罗世礼出席仪式并签署谅解备忘录,宣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完成《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特别版。 图为薛澜与罗世礼签署合作备忘录。 在仪式后举行的专家研讨会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规划中心主任助理杨永恒,UNDP政策专家王东介绍了《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特别版的项目组织、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本特别版将从人类发展的视角出发,回顾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人类发展历程,分析中国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挑战及采取的改革方案,梳理、总结和提炼中国人类发展取...
2018/03/01
详情
清华学子在海外实践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来源:《光明日报》2018-2-9 你能想象,一群中国大学生走进国外大学,用英文宣讲中共十九大精神,会产生怎样的“冲击波”吗? “中国为什么能?”2月2日,印度,孟买大学。刚刚听完来自中国的清华经管博士生何文天用英文讲解的“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国创新成就与经验”,孟买大学本科生笑丽力就尖锐发问:“你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和西方社会制度有什么区别?是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有更强的执行力?” “我想她是把中国创新成绩的取得归因于制度的差异。”事后,何文天反复思考这个问题的逻辑。但在现场,他旋即给出了答案:“制度的区别并不是今天讨论的重点,重要的是中国的持续高速发展证明,世界并不只有一种成功的制度和模式,而我的目的就是想向世界介绍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笑丽力连连点头:“虽然印度的创新发展也很迅猛,但能从你这里直接获取中国创新的信息加以借鉴。” 这个寒假,由22名清华研究生、2名带队老师组成的社会实践支队以“走在新时代,话出中国梦”为主题,前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开展社会实践与开展十九大精神宣讲紧密结合。 在印度讲述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巴西谈中国的反腐成就,在泰国介绍“十三五”规划和中国道路,这...
2018/02/14
详情
首届国家数据与治理论坛在京举办
为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推动国家大数据人工智能战略实施,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国家数据与治理联盟于2018年1月26日在北京万寿宾馆举办首届国家数据与治理论坛。参加本届论坛的有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北京市资源管理中心、成都市大数据管理局、佛山市数字政府建设管理局的政府部门相关领导,以及来自高校及联盟会员企业的专家和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先生、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杨永恒教授、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执行秘书长高素梅女士出席了本次大会,并分别作重要讲话。同时,多名来自知名高校与企业的专家围绕国家数据与治理这一主题进行了主题报告。 图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杨永恒教授致辞。 图为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执行秘书长高素梅女士致辞。 图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发表题为《建设数字中国,提升治理能力》演讲。 图左上为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执行副院长韩亦舜作《国家,数据,治理》主题报告。 图右上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米加宁作《数据化政务:数据驱动的电子政务转型》主题报告。 图左下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蓝志勇作《大数据时代的第三方政务服务平台监管问题》主题报...
2018/02/11
详情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跻身“中国大学顶级智库”三十强
1月19日,由浙江工业大学主办,浙江工业大学全球智库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大学智库发展报告(2017)》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发布了“中国大学智库机构百强排行榜”。依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建立的清华大学校级机构,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跻身“中国大学顶级智库”三十强,分别取得第三名和第二十一名的佳绩。 本次发布的“中国大学智库机构百强排行榜”是由浙江工业大学全球智库研究中心研究团队创新性采用“三维(FAC)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从全国1000多家大学智库中遴选了近200家,经过专题调研、数据收集、实力比较,契合度甄别、活跃度搜索、贡献度分析,以及分项权重的设置、指标数据的集成,最后形成,这也是中国大学智库机构的第一份百强榜单。 报告认为,我国大学智库百强呈现出“三大方阵”:一是国家高端智库。全国首批25个国家高端智库中有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等6个大学智库。二是大学智库前“30强”。其中,清华大学5个,中国人民大学3个,北京大学3个,复旦大学2个,中山大学2个,浙江大学2个。三是中国大学智库“百强”。这些智库类型主要集中于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
2018/01/23
详情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