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公管学院成立发展委员会并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
为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服务学校全面创新和综合改革大局,推动“双一流”建设,构建学校与社会各界更加紧密合作的桥梁和纽带,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决定聘请具有较高社会声誉和影响的各界人士担任委员,成立发展委员会。 2017年4月28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立发展委员会并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首任院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副主任陈清泰,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邓卫,清华公管学院院长薛澜,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公管学院党委书记过勇,公管学院发展委员会十余位委员(全体委员名单附后)出席会议。 图为发展委员会成立仪式现场。 图为邓卫致辞。 发展委员会成立仪式由清华公管学院副院长朱旭峰主持。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邓卫发表致辞。他表示,公管学院是清华大学文科院系方阵中的排头兵,在清华人文社科的学科布局中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作为文科体系中的高峰之一,公管学院有条件、有基础成为清华新百年发展征途中的突出亮色,让高峰更高。同时也希望公管学院总结建设道路和发展经验,为学校文科的整体发展提供参考,让高峰更多。他相信发展委员会的成立将为公管学院的未来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希望委员会成为凝聚社会各界力量、...
2017/04/30
详情
【校庆系列活动】清华公管举行首届MPA-发展规划研究生班入学十周年座谈
四月的清华,温暖宜人、充满生机。4月29日下午,清华公管学院“首届MPA-发展规划研究生班入学十周年座谈会”在学院302会议室举行。首届MPA-发展规划研究生班的18名同学回到母校,共话同窗情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副司长岳修虎、福建省厦门市副市长孟芊,以及公管学院院长薛澜,校党委常委、院党委书记过勇,副院长彭宗超和杨永恒等出席座谈会。 薛澜简要回顾了MPA-发展规划方向的背景及历史,对国家发改委及杨伟民副主任推动MPA-发展规划方向设立所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谢。他指出,MPA-发展规划方向的设立,是学院MPA教育密切结合国家需求的创新举措;发展规划已经成为中国国家治理的重要政策工具,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经验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所认可;开展发展规划领域的人才培养对于推进发展规划编制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图为薛澜院长讲话。 首届MPA-发展规划研究生班班长、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刘亭发表感言。他代表全班同学感谢清华大学和国家发改委在10年前推动设立MPA-发展规划研究生班,为同学们提供难得的学习机会;他还结合自身从事区域和城市化规划的经验,谈了发展规划研究生班的学习对...
2017/04/30
详情
清华公管学院与日内瓦大学社科学院签署硕士交换项目备忘录
4月20日下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日内瓦大学社会科学学院(Geneva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硕士交换项目签约仪式在清华公管学院302会议室举行。 清华公管学院院长薛澜与日内瓦大学社科学院院长Bernard Debarbieux共同签署了硕士交换项目合作备忘录,致力于培养从事可持续发展实践的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并培养通晓国际事务的中国人才,向联合国等国际机构输送更多毕业生,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该交换项目将向我院2017级英文国际发展公共管理(MID)硕士生、中文学术硕士生和中文MPA硕士生同时开放,入选该项目的学生将于第三学期到日内瓦大学进行交换。备忘录签署完毕后,双方代表重点讨论了未来可持续发展公共政策双硕士学位项目(PP-SDG)的联合培养方案。 图为薛澜(左)与Bernard Debarbieux(右)共同签署两院硕士交换项目备忘录。 图为薛澜(左一)、彭宗超(左二)、Francois Grey(左三)、Bernard Debarbieux(右一)、 朱旭峰(右二)、巫永平(右三)。 清华公管学院学位分委员会主席兼PP-SDG项目主任巫永平、副院长彭宗超、副院长朱旭峰、副教授殷成志、教学办公室副主任李素风、国际合作与交流办公室PP-SDG项目主管史姝婷,清华-日内瓦...
2017/04/26
详情
清华公管学院列入清华大学“十三五”学科建设首批启动单位
4月20日上午,清华大学“十三五”院系学科建设启动仪式在工字厅藤影会议室举行。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出席仪式,并向建筑学院、环境学院、航天航空学院、化学系、公管学院和美术学院颁发了学校对于“十三五”学科建设任务书的批复意见。此仪式的召开标志着清华大学“十三五”院系学科建设正式启动。学院彭宗超副院长出席了启动仪式并领取了批复意见。 启动会上,尤政介绍了学校“十三五”期间以院系为主导的学科建设思路:学校将学科建设自主权下放院系,由院系统筹规划建设任务和使用建设经费,学校侧重交叉平台和公共平台的组织建设,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希望首批批复的6个院系能够按照任务书的规划,切实落实各项建设任务,统筹用好学科建设经费,在“十三五”期间进一步提升学科水平,扩大学科的影响力。随后,尤政宣读了学校对6个院系学科建设的批复意见并颁发给院系负责人。 图为尤政介绍“十三五”期间学科建设思路。记者苑洁摄 2016年9月,学科规划与建设办公室开始组织院系根据学科规划编制《“十三五”院系学科建设任务书》,并由校领导带队对各院系的学科建设工作进行调研。院系提交任务书后,学校组织相关部处就院系的各项资源需求进行了一一对...
2017/04/24
详情
中财办副主任韩俊解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4月14日晚,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韩俊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报告厅作了题为《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若干问题》的学术讲座。农研院副院长何宇鹏主持讲座。农研院副院长魏唯、王亚华等出席讲座。 图为韩俊演讲。侯晓军摄 韩俊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介绍了政策制定的背景,并就脱贫标准,精准帮扶与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发,贫困人口能扶必扶、应保尽保政策,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资金投入保障、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析。 韩俊表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就是要克服过去贫困瞄准的软肋,把真正的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弄清楚,把“两不愁、三保障”分解成若干看得见的现象来进行多维度判断,从而提高识别精准度,这也符合国际上多维贫困理念及其运用。 韩俊指出,集中力量解决不同类型贫困地区的共性制约和突出问题,必须继续推进开发式扶贫,加快破除发展瓶颈制约,努力改善贫困人口发展环境,提高贫困人口脱贫的稳定性、可持续性。 图为何宇鹏主持讲座。侯晓军摄 现场互动环节,韩俊认真解答了现场听众的热烈提...
2017/04/18
详情
2017年首届行政管理本科第二学位招生政策说明会顺利举行
4月13日下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首届行政管理本科第二学位招生说明会在学院大厅举行。说明会由清华公管学院副院长彭宗超主持,院长薛澜,党委书记过勇,副书记谢矜,第二学位项目主任王亚华,学院教师于永达、刘志林、张严冰等出席。说明会吸引了全校各院系数十名同学参加。 图为彭宗超副院长主持说明会。 说明会上,薛澜院长从学科背景、学院建设、发展历程、师资力量、科研成果、国际合作、人才培养等角度全面系统介绍了学院的总体情况,并与同学们分享了学院发展的辉煌历程。薛澜指出,清华公管学院以建设“扎根中国、国际视野、清华特色”的国际一流公共管理学院为目标,有长远系统的学科布局与发展规划,学院拥有一支具备国情意识与国际视野的卓越师资队伍,现职教授全部拥有国内外一流大学教育背景,具有海外学习和研修经历,在项目设置中,清华公管学院坚持将国家战略需求与学术探索目标相结合,重视学科交叉研究,致力于建设高端、专业的智库群。薛澜强调,此次开展本科第二学位教育,意在培养具有公共管理专业意识、知识素养与应用能力的清华复合型本科人才,非常欢迎全校各院系的同学积极报考。 图为薛澜院长讲话。 王亚华项目主任详细介绍...
2017/04/15
详情
丹麦前首相赫勒·托宁-施密特女士访问清华公管学院并作主题演讲
3月24日下午,清华公益慈善大讲坛第三期《全球发展:中国的角色和青年的作用》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主办,国际救助儿童会支持,邀请国际救助儿童会首席执行官、丹麦前首相赫勒·托宁-施密特女士就《全球发展:中国的角色和青年的作用》做主题演讲。 图为国际救助儿童会首席执行官、丹麦前首相赫勒·托宁-施密特女士。 赫勒·托宁-施密特女士自2016年1月起担任国际救助儿童会首席执行官。在加入救助儿童会之前,赫勒女士一直在公共领域服务,她于2011年到2015年期间担任丹麦首相,是丹麦历史上首位女首相。在演讲中,赫勒·托宁-施密特女士介绍了国际救助儿童会及其相关工作,国际救助儿童会是一家国际非营利组织,在包括中国的全球120多个国家开展工作,为全球6000万儿童提供教育、医疗、扶贫等方面的帮助。赫勒·托宁-施密特女士提到,尽管总体来看,过去三十年儿童工作成绩斐然,但目前全球范围内仍有上亿儿童处于极端贫困状态,中国也依然有4000万儿童处于贫困状态。面对严峻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应对,抓住每一次机会帮助儿童,以确保每个儿童的权益和未来可持续发展。围...
2017/03/29
详情
公管学院教师赴牛津大学出席第二届中英公共部门创新学术研讨会
3月6~7日,由英国牛津大学布拉瓦尼克政府管理学院(Blavatnik School of Government)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英公共部门创新研讨会在英国牛津召开。英国牛津大学布拉瓦尼克政府管理学院院长林奈莉(Ngaire Woods)教授及清华公管学院院长薛澜教授分别致开幕词。 本次研讨会聚焦“更优政府”(Better Government)主题。林奈莉教授、薛澜教授及清华公管学院副院长朱旭峰教授分别主持了“诚信政府建设”、“政府有效监管”和“公共管理前沿”三个分论坛。清华公管学院副院长杨永恒教授,蓝志勇教授,郑振清副教授、周源助理教授、吕孝礼助理教授;牛津大学中国中心主任Kyle Jaros教授,牛津大学科技与国际发展中心主任傅晓岚教授,牛津大学布拉瓦尼克政府管理学院Bo Rothstein教授、Stefan Dercon教授、Pepper Culpepper教授、Julien Labonne副教授、Thomas Hale副教授、Nik Kirby博士、Ruth Dixon博士等出席会议并发表观点。 在“诚信政府建设”分论坛,杨永恒教授阐释了感知透明度对于市民满意度的作用机制,提出了感知透明度对于市民满意度的“双刃剑”效应,并用中国医疗服务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Nik Kirby博士剖析了“诚信”(Integrity)的概念,并提出了...
2017/03/14
详情
清华公管学院博士生赵小凡获得2016年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
来源:《新清华》第2059期 赵小凡 1987年出生于山东济南。高中毕业于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2005年赴美国斯坦福大学留学,获环境工程专业理学学士学位、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理学硕士学位。2010年~2011年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最高等奖学金,在该校农业与资源经济系攻读博士生课程。曾任世界资源研究所可持续能源研究员,清华大学气候政策研究中心分析师。现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的环境与节能政策。 在2016年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获得者中,来自公共管理学院的赵小凡引人注目。她是一位“妈妈博士生”。 加入清华前,赵小凡连续获得了美国斯坦福大学学士、硕士学位,通过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博士资格考试。然而一年后,赵小凡做出了一个在别人看来有点冒险的决定——退学伯克利,回国发展。 选择我是一个很“任性”的人,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从斯坦福到伯克利、再到清华,从环境工程到农业与资源经济、再到环境政策,赵小凡做了一个又一个选择,尽管专业横跨工科、经济、政策多个领域,但她始终走得充实而坚定。 2011年离开伯克利时,周围人都笑她傻,读得好好的为什么要离开?但赵小凡笑言自己...
2017/03/13
详情
清华公管学院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签署合作备忘录
3月3日上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合作签约仪式在清华公管学院302会议室举行。 清华公管学院院长薛澜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国别主任文霭洁(Agi Veres)共同签署了两机构合作备忘录。两机构未来将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学术交流、建立全球网络并践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等领域展开合作。 图为薛澜(左)与文霭洁(右)共同签署两机构合作备忘录。 清华公管学院副院长杨永恒、朱旭峰,副教授高宇宁、殷成志,研工组副组长、院友办副主任张秀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谷青、黎明、郑元、金绮莉等出席签约仪式。 图为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现场。 供稿:国际合作与交流办公室
2017/03/10
详情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