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招聘信息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5年度秋季博士后招聘

2025-07-12

阅读:


申请博士后的基本条件:

*具有博士学位和学历、品学兼优、身心健康、年龄在35岁以下(不含35岁);

*申请者获得博士学位年限一般不能超过三年;

*申请者必须保证录用后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

*申请者如属在职人员,经我院录用的博士后入站后人事关系必须转入我校;

*不招收企业博士后。

合作导师

联合合作导师

所属研究所/机构

拟从事的

研究内容或研究计划(必填)

招聘要求(内容含所需专业、学位、学历要求等资格条件)

招聘人数(明确数量)

联系人及联系人邮箱和办公电话(可提供方便合作导师第一时间了解申请人简历的联系途径)

赵静长聘副教授


政治与公共政策所

1.依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展算法社会影响及治理、新兴技术监管与治理、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等相关研究。

1.经济学、管理学、公共管理领域相关领域博士学位获得者。

2.拥有较强的数理统计或计量分析能力,较好的学术成果(提供2篇代表作,公开发表的论文或 工作论文均可)。

3.有良好的中英文写作与交流能力,有国家级科研项目工作经历优先。

1

联系人:陈老师

邮件:chenyun0422@mail.tsinghua.edu.cn

办公电话:15521120609

赵静长聘副教授


政治与公共政策所

1.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清华大学双高计划项目等,开展公共政策基本理论研究,聚焦经济政策、科技与环境政策、社会政策领域比较分析


1.经济学、公共管理、政治学等相关领域博士学位获得者。

2.具备扎实的学术功底,拥有较强的数理统计或计量分析能力,较好的学术成果(提供2篇代表作,公开发表的论文或 工作论文均可)。

3.有良好的中英文写作与交流能力,有国家级科研项目工作经历优先。

1

联系人:陈老师

邮件:chenyun0422@mail.tsinghua.edu.cn

办公电话:15521120609

薛澜文科资深教授

梁正教授

政治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1.新形势下中美科技关系现状、问题、发展方向与应对策略研究;

2. 贸易保护背景下全球贸易、投资、技术规制体系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研究;

3. 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及其影响研究,全球产业链分工重整及其动因和影响研究;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动向、影响与对策研究

4. 数据跨境流动与数字贸易、投资问题,数字经济领域中国企业国际化合规问题研究

1. 预期于2025年 6月之前取得博士学位,或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三年;

2. 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为经济学、科技与创新管理、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关系、科学计量学、标准化管理、知识产权管理、公共管理或公共政策等;对国际科技合作特别是中美科技关系,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全球产业分工与价值链,数字经济全球化,数字贸易、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国际贸易与投资管制政策,技术性规制措施等问题有专门研究,在本学科高水平期刊上有论文发表者优先;

3.能够专职全时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独立科研能力较强;

4.具备较强数理统计或计量分析能力,从事过相关课题研究者优先;

5.有海外学习背景者优先。

1名

顾老师,电话62797212,邮箱cistp@tsinghua.edu.cn

薛澜文科资深教授

梁正教授

政治与公共政策所/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1.作为骨干成员参与科技部、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委托任务和研究项目

2.作为骨干成员参与科技政策中心承担高端智库课题研究工作

1.预期于2025年 6 月之前取得博士学位;

2.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为科技与新政策、科技与创新管理、科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公共管理或公共政策等;博士学位论文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实践与政策研究,对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与实践,开放科学与开源创新、科技创新战略规划、科技与创新政策体系,科技体制改革,科技计划与项目管理,科研机构组织与管理,产学研融合创新等问题有专门研究;

3.能够专职全时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独立科研能力较强;

4.从事过相关课题研究者,在本学科高水平学术期刊上有论文发表者优先;

5.有海外学习背景者优先。

1~2

顾老师,电话62797212,邮箱cistp@tsinghua.edu.cn

薛澜文科资深教授

梁正教授

政治与公共政策所/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

1. 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现状与挑战,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体系构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全球治理机制研究;

2.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及应用带来的经济社会影响及其治理问题,特别是伦理规范、产业规制、政府监管、技术应对及相关政策问题研究;

3. 人工智能安全风险及其治理问题研究;

1.预期于2025年 6月之前取得博士学位,或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三年;

2. 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为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科技与创新管理、教育政策与管理、科学社会学、伦理学、技术哲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教育经济学、服务经济学;公共管理或公共政策、法学(合同法、劳动法)等;数据安全、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安全,对人工智能、具身智能、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等新兴技术,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分享经济、零工经济等新兴业态及相关治理问题,特别是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人工智能伦理规范指引、法律法规与标准制定、产业市场规制、政府组织变革、公共服务创新、劳动就业变化、科研教育影响,人工智能技术监测、风险防范、安全预警与治理手段等问题有专门研究,在本学科高水平期刊上有论文发表者优先;

3.能够专职全时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独立科研能力较强;

4.具备较强数理统计或计量分析能力,从事过相关课题研究者优先;

5.有海外学习背景者优先。

2-3名

顾老师,电话62797212,邮箱cistp@tsinghua.edu.cn

薛澜文科资深教授

梁正教授

政治与公共政策所/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

1. 算法、数据、模型等新型AI资产定价研究,融合技术成熟度与商业潜力的新型定价模型与无形资产评估体系开发;

2. 金融AI应用的监管挑战研究与监管技术/工具开发,如“黑箱”模型的合规框架构建,监管沙盒中的算法可靠性测试方法与工具;

3. 智能金融背景下AI对个人金融行为的影响、商业模式创新与治理措施研究

4. 人工智能差异化治理模式对金融行业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中美欧在AI监管上的差异及其对金融市场与技术发展的影响,各国在AI标准制定中数据治理、消费者保护、市场稳定等方面的差异及其对金融市场的资产证券化、国际化、自由化的影响,以及国际协调机制的可行性研究

1. 预期于2025年 6 月之前取得博士学位;

2. 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为金融学、经济学、国际金融、金融工程、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对招聘研究方向有浓厚兴趣和专门研究;

3.能够专职全时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独立科研能力较强;

4.从事过相关课题研究者,在本学科高水平学术期刊上有论文发表者优先;

5.有海外学习背景者优先。

1名

顾老师,电话62797212,邮箱cistp@tsinghua.edu.cn

周绍杰教授

胡鞍钢文科资深教授、王洪川副教授

国情研究院

教育经济与政策;教育发展战略;比较教育学;人工智能与教育发展等

1.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

2.要求扎实的学术功底,在相关领域具有研究基础,较好的研究成果(提供2篇代表作,包括公开发表的论文、工作论文或研究报告),独立科研能力较强;

3.请优先与联系人王老师邮件沟通报名意向。

1

联系人:王老师

邮件:whc@tsinghua.edu.cn

办公电话:010-62783139

周绍杰教授

王洪川副教授

国情研究院

1.人工智能与医疗卫生;

2.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与治理

3.健康经济学

4.医学社会学


1.国内外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公共卫生等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

2.具备较强实证分析能力(定性或定量均可),一定的研究成果(提供2篇代表作,公开发表的论文或工作论文均可),独立科研能力较强。

3.请优先与联系人邮件沟通报名意向。

2

联系人:王老师

邮件:whc@tsinghua.edu.cn

办公电话:010-62783139

周绍杰教授

王洪川副教授

国情研究院

1、基本公共服务与治理;

2.社会公平与治理;

3.数智驱动的社会政策;

4.智能公共服务与治理。

1.国内外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地理学等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

2.具备较强实证分析能力(定性或定量均可),较好的研究成果(提供2篇代表作,公开发表的论文或工作论文均可),独立科研能力较强。

3.请优先与联系人邮件沟通报名意向

1

联系人:王老师

邮件:whc@tsinghua.edu.cn

办公电话:010-62783139

薛澜文科资深教授


戴亦欣长聘副教授

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1.科学决策、科学化管理机制研究

2.科技创新政策分析研究

3.作为骨干成员参与科技政策中心承担高端智库课题研究工作

1.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为科技与创新政策、科技与创新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对科技政策工具组合设计、政策效果评估、科学知识在决策中的作用机制等问题有专门研究;

2.具备扎实的学术功底,拥有较强的数理统计或计量分析能力,较好的学术成果(提供2篇代表作,公开发表的论文或 工作论文均可);在公共管理学科高水平期刊上有论文发表者优先。

3.有良好的中英文阅读、写作与交流能力,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优先。

2

联系人:顾老师

邮件:cistp@tsinghua.edu.cn

办公电话:010-62797212

薛澜文科资深教授



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1.开展面向基础研究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科技创新政策研究,针对我国三类基础研究的资助和支持体系开展效果评价与优化研究,基于复杂场景驱动,探索促进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政策治理体系。

2.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高端智库重点研究等项目,形成政策建议和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1.信息资源管理、公共管理、计量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方向;

2.拥有国内外大学的相关学科博士学位;

3.具有较强的信息收集与大数据处理能力,较强的科学思维,较强的理论基础、较好的研究成果、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和较高的英语水平;能够专职全时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

联系人:顾老师

邮件:cistp@tsinghua.edu.cn

办公电话:010-62797212

张芳副教授

苏竣教授

清华大学科教政策中心

数字化绿色化协同机制研究、人工智能和能源、智能社会治理

1.经济学、管理学、环境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相关领域博士学位获得者。

2.具备扎实的学术功底,拥有较强的数理统计或计量分析能力,较好的学术成果(提供2篇代表作,公开发表的论文或 工作论文均可)。

3.有良好的中英文写作与交流能力,有国家级科研项目工作经历优先。

1

联系人:郭老师

邮件:cstep@tsinghua.edu.cn 

办公电话:010-62795573

孟庆国教授


清华中国电子数据治理工程研究院

数据要素、数据治理、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数字经济治理等研究

1.符合清华大学博士后招收要求,必须全时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

2.年龄在35周岁以下;

3.已有博士学位且博士毕业三年以内;

4.具有管理学、经济学及相关理工学科专业背景,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资源管理、数据科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学科毕业生优先,有数据要素、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等相关研究背景和经历者优先;

5.有较好的科研基础并具备良好的中英文写作能力,有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的经历和潜力;

6.具备独立科研能力、学术志趣和上进心,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身心健康,态度积极,作风严谨,工作认真。

2

田老师,jennytinna@tsinghua.edu.cn

孟庆国教授


清华大学计算社会科学与国家治理实验室

计算社会科学、公共政策决策仿真、数据智能、人工智能与数字治理

1.符合清华大学博士后招收要求,必须全时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

2.年龄在35周岁以下;

3.已有博士学位且博士毕业三年以内;

4.具有管理学、经济学及相关理工学科专业背景,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资源管理、数据科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学科毕业生优先,有数据要素、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等相关研究背景和经历者优先;

5.有较好的科研基础并具备良好的中英文写作能力,有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的经历和潜力;

6.具备独立科研能力、学术志趣和上进心,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身心健康,态度积极,作风严谨,工作认真。

2

田老师,jennytinna@tsinghua.edu.cn

孟庆国教授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数字政府、数字中国、数字时代的公共治理等

1.符合清华大学博士后招收要求,必须全时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

2.年龄在35周岁以下;

3.已有博士学位且博士毕业三年以内;

4.具有管理学、经济学及相关理工学科专业背景,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资源管理、数据科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学科毕业生优先,有数据要素、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等相关研究背景和经历者优先;

5.有较好的科研基础并具备良好的中英文写作能力,有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的经历和潜力;

6.具备独立科研能力、学术志趣和上进心,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身心健康,态度积极,作风严谨,工作认真。

2

田老师,jennytinna@tsinghua.edu.cn

孟庆国教授

孟延春副教授

政府管理与创新研究所

1. 城市治理与城市更新研究

2. 区域发展与发展规划研究

1. 城市更新、城市治理、发展规划、区域发展、城市规划、城市地理、城市社会学、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等相关专业博士;

2. 受过良好的研究方法训练,能够独立开展学术研究和承担科研项目;

3. 具有相关中英文期刊发表经验,有良好的沟通和中英文写作能力。

1

mtc@tsinghua.edu.cn

孟庆国教授

李晓东教授

清华大学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

网络空间治理研究,数据治理研究,人工智能治理研究,数字经济研究,数字文明研究等互联网治理领域若干问题

1.符合清华大学博士后招收要求,必须全时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

2.年龄在35周岁以下;

3.已有博士学位且博士毕业三年以内;

4.专业领域为计算机科学、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学、新闻传播学、经济学、社会学等,拥有交叉学科背景者优先;

5.具有较强的研究创新能力和课题组织能力,英语听说读写流利;

6.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责任心、进取心强。

3

邵老师,shaojingfang@tsinghua.edu.cn

孟庆国教授

陈思丞副教授

政府管理与创新研究所/计算社会科学与国家治理实验室

中国特色政策执行模式研究、大数据与三农政策评估、中国特色绩效管理机制研究

1.具有公共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经济学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和学历;

2.具有较好的科研基础并具备良好的中英文写作能力,有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的经历和潜力;

3.具备独立科研能力,上进心和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身心健康,工作积极有责任心;

4.熟练掌握大数据分析和因果推断等相关研究方法者优先。

1

陈老师,scchen@tsinghua.edu.cn

孟庆国教授

张楠教授

政府管理与创新研究所/清华大学计算社会科学与国家治理实验室

1. 研究方向为数据治理、政策智能、大模型相关

2. 大数据驱动的政策多维解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面向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问题,开展基于文本挖掘、社会网络分析、系统仿真等方法的研究探索

1. 具有管理学及相关理、工学专业背景,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交叉学科背景毕业生优先;

2.有大数据发展与治理、政策智能、大模型、数字政府研究背景和经历者优先;

3.有较好的科研基础并具备良好的中英文写作能力,有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的经历和潜力;

4.具备独立科研能力,上进心和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身心健康,工作积极有责任心

3

nanzhang@tsinghua.edu.cn

彭宗超教授

蓝煜昕副研究员

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研究所/公益慈善研究院

社会组织与基层治理相关学术和政策研究

1.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等相关领域博士学位获得者。

2.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社会治理相关质性研究经历,并取得过较好的学术成果(提供公开发表的论文代表作)。

3.具有良好的中英文写作与交流能力,有国家级课题研究及相关领域政策研究经历者优先。

1

联系人:老师

邮件:jingxue@mail.tsinghua.edu.cn

办公电话:010-62771789

王庆新教授

蓝煜昕副研究员

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研究所/公益慈善研究院

华人家族传承与公益慈善相关行动研究

1.社会学、管理学、历史学、政治学等相关领域博士学位获得者。

2.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质性研究经验开展过公益慈善或家族企业相关研究,并取得过较好的学术成果(提供公开发表的论文代表作)。

3.具有良好的中英文写作与交流能力,有国家级课题研究及相关领域政策研究经历者优先。

1

联系人:老师

邮件:jingxue@mail.tsinghua.edu.cn

办公电话:010-62771789

蒙克长聘副教授

史迈助理研究员

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研究所/公益慈善研究院

企业慈善、数字公益的相关学术和政策研究

1.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等相关领域博士学位获得者。

2.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具有组织理论方面知识背景,并取得过较好的学术成果(提供2篇公开发表的论文代表作)。

3.具有良好的中英文写作与交流能力,有国家级课题研究及相关领域政策研究经历者优先。

1

联系人:史老师

邮件:shimai@tsinghua.edu.cn

办公电话:010-62771789

过勇教授


清华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

1. 纪检监察理论

2. 廉政学

1.管理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相关专业博士;

2.具有扎实的学术功底,接受过良好的研究方法训练,有较好的研究成果(请事先电子邮件提供2篇代表作,已发表论文或工作论文均可);

3.有较强的中英文写作、定性或定量数据分析与团队协作能力;

4.具有较强的研究创新能力和课题组织能力,能独立承担课题研究工作。

2

联系人:安老师

电话:13910771716

邮箱:thudis@tsinghua.edu.cn

唐啸长聘副教授


国情研究院

1.行政管理:使用定量和质性研究方法开展对地方政府行为和绩效管理的实证研究。

政治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博士;具备较强的政治和管理科学理论功底;具有规范的计量能力或质性研究能力;具有相关中英文期刊发表经验,有良好的沟通和写作能力。

1

联系人:唐老师

邮件:tangxiao@tsinghua.edu.cn

办公电话:010-62797250

唐啸长聘副教授


国情研究院

2.数字治理:结合大数据、机器学习、正式模型或行为实验等方法,开展新兴技术条件下数字政府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政治学、经济学和计算科学等相关方向的博士;具有较强的研究方法论基础,具备机器学习、数理模型建构或实验等技术基础;具有相关中英文期刊发表经验,有良好的沟通和写作能力。

1

联系人:唐老师

邮件:tangxiao@tsinghua.edu.cn

办公电话:010-62797250

苏竣教授


清华大学科教政策研究中心

拟开展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社会影响研究;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的理论方法体系研究。

1.具有公共管理、社会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学科的博士学位和学历。

2.具有良好的中英文写作能力。

3.具备较强的研究能力和课题组织能力。

4.有丰富田野调查经历者优先。

3

联系人:王老师,电话:010-62795573,邮箱:cstep@tsinghua.edu.cn

苏竣教授


清华大学科教政策研究中心

拟开展政策工具量化、政策组合与政策过程等课题研究

1.具有公共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及相关学科的博士学位和学历。

2.具有良好的中英文写作能力。

3.具备较强的研究能力和课题组织能力。

4.有较强的数理模型构建、统计软件使用能力者优先。

2

联系人:王老师,电话:010-62795573,邮箱:cstep@tsinghua.edu.cn

苏竣教授


清华大学科教政策研究中心

拟开展基于中国政府治理实践的政策科学理论研究

1.具有公共管理、经济学、政治学及相关学科的博士学位和学历

2.具有良好的中英文写作能力。

3.具备较强的研究能力和课题组织能力。

1

联系人:王老师,电话:010-62795573,邮箱:cstep@tsinghua.edu.cn

朱俊明长聘副教授


政治与公共政策研究所

政策分析:使用微观计量经济学、实验方法或机器学习、大模型开展资源环境政策评估、政策过程研究

经济学或公共管理博士;经过严格的研究方法训练,具备开展研究所需的研究能力;具有相关中英文期刊发表经验,有良好的沟通、写作和独立开展研究能力。

1

junming@tsinghua.edu.cn

朱俊明长聘副教授


政治与公共政策研究所

减污降碳协同:结合环境核算、环境影响评价、大数据、GIS或综合评估模型等方法,开展减污降碳协同管控研究

环境科学与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管理等相关方向博士;经过严格的研究方法训练,具备较强的统计分析能力;具有相关中英文期刊发表经验,有良好的沟通、写作和独立开展研究能力。

1

junming@tsinghua.edu.cn

朱旭峰教授


科技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

 科技发展与治理、科学家群体研究、科技伦理等

对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生命科学等相关新型科技领域政策、伦理和法律问题有研究基础,有独立发表论文经历。

1-2


朱旭峰教授

于永达教授

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区域城市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1.集聚 “AI+大模型”优势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应用方向,突出前沿技术与政策研究的交叉融合

2.1 学科专业:人工智能、数据科学

详细描述:大模型开发 精通Transformer/BERT架构调优;具有城市多模态数据(文本/图像/时空)融合建模经验


2.2 学科专业:能源经济、城市规划

详细描述:比较优势,竞争优势 城市创新要素集聚 集聚优势 低碳经济 系统研究城市集聚优势理论体系和方法,成功案例

可持续性评估 -了解SDGs指标体系和生命周期评估(LCA);- 使用过LEAP/TIMES等能源系统模型

3.海外留学背景优先 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者优先

1-2

联系人:于老师

邮件:yuyd@tsinghua.edu.cn

办公电话:010-62788612

朱旭峰教授

于永达教授

中国公共领导力研究中心

公共管理与领导能力提升

1.学科:公共管理 领导力 管理科学与工程

详细描述:构建公共管理领导力的完整体系 突出研究愿景领导力 战略领导力 组织领导力 政府绩效领导力 沟通领导力 发展领导力 冲突领导力 集聚优势领导力


2.学科:人工智能

详细描述:NLP、多模态学习 大模型开发(掌握图神经网络(GNN),来构建全球领导力知识图谱);政策智能体(Policy Agent)开发 AI驱动的领导力诊断; 集聚算法(产业要素集聚度计算)

3.海外留学背景优先;开发过政策计量工具优先

1

联系人:于老师

邮件:yuyd@tsinghua.edu.cn

办公电话:010-62788612

王亚华教授


中国农村研究院

乡村振兴与农业强国

具有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的博士学位。

具有涉农政策相关博士论文研究基础或科研经历者优先。

具有良好的中、英文专业政策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写作能力者优先。

1-2

联系人:张老师

邮件:zhangfeng0114@tsinghua.edu.cn

办公电话:010-62772591

王亚华教授


中国农村研究院

和美乡村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具有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的博士学位。

具有涉农政策相关博士论文研究基础或科研经历者优先。

具有良好的中、英文专业政策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写作能力者优先。

1-2

联系人:张老师

邮件:zhangfeng0114@tsinghua.edu.cn

办公电话:010-62772591

邓国胜教授


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研究所

1.数字公益

2.社会组织与志愿服务国际化研究

3.企业社会责任、ESG领域研究

1.在互联网公益、数字技术在公益慈善领域的应用等领域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和论文发表

2.在社会组织研究领域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和论文发表

3.在企业社会责任、ESG领域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和论文发表

1



1


1


联系人:韩老师

联系电话:18811346319

邮箱:hanxw@tsinghua.edu.cn

张鹏龙长聘副教授


国际发展与全球治理研究所/国情研究院/农村研究院

国际贸易或农村经济方向的研究

1.经济学、管理学相关领域博士学位获得者。

2.具备扎实的学术功底,拥有较强的数理统计或计量分析能力,较好的学术成果(提供2篇代表作,公开发表的论文或 工作论文均可)。

3.有良好的中英文写作与交流能力,有国家级科研项目工作经历优先。

1

联系人:张老师

邮件:zhangpenglong@tsinghua.edu.cn

巫永平教授

李应博教授

台湾研究院

1.两岸经济科技关系与融合发展

2. 中美战略科技产业竞争视角下两岸关键产业链治理

1.经济学、管理学相关领域博士学位获得者。

2.具备扎实的学术功底,拥有较强的数理统计或计量分析能力,较好的学术成果(提供2篇代表作,公开发表的论文或 工作论文均可)。

3.有良好的中英文写作与交流能力,有国家级科研项目工作经历优先。

1

联系人:王老师

邮件:wangpeng1997@tsinghua.edu.cn

办公电话:010-62772452

周源长聘副教授

郝吉明院士

清华大学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

参与郝吉明院士为项目负责人的重大项目,开展绿色发展理念、环境治理、区域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性新型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等若干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问题、技术途径及政策建议等。

公共管理、环境管理和政策、生态文明等方向;拥有国内外大学的相关学科博士学位;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较好的研究成果、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和较高的英语水平;能够专职全时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

联系人:周老师、杜老师

邮件:cieds@tsinghua.edu.cn

zhou_yuan@mail.tsinghua.edu.cn

办公电话:010-62798538

薛澜文科资深教授

周源长聘副教授

清华大学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

参与薛澜教授为项目负责人的重大项目,开展新兴产业发展战略与治理体系研究,针对新兴产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优化其创新体系和区域发展布局,并提出治理体系建设新模式。参与中国工程院重大战略咨询、国家社科重大课题、国家高端智库重点研究等项目,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系列丛书的编制工作等。

公共管理、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工程等方向;拥有国内外大学的相关学科博士学位;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较好的研究成果、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和较高的英语水平;能够专职全时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

联系人:周老师、杜老师

邮件:cieds@tsinghua.edu.cn

zhou_yuan@mail.tsinghua.edu.cn

办公电话:010-62798538

薛澜文科资深教授

周源长聘副教授

清华大学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

参与薛澜教授为项目负责人的重大项目,开展高校科技管理研究,聚焦高校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中定位、高校有组织科研模式、高校与地方协同新型创新载体建设等课题,参与科技部、工程院与学校合作组织的长城工程科技论坛咨询研究和科研体系咨询研究,形成政策建议和相关研究成果。

公共管理、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工程等方向;拥有国内外大学的相关学科博士学位;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较好的研究成果、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和较高的英语水平;能够专职全时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

联系人:周老师、杜老师

邮件:cieds@tsinghua.edu.cn

zhou_yuan@mail.tsinghua.edu.cn

办公电话:010-62798538

周源长聘副教授

唐杰教授

清华大学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

拟运用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复杂网络、技术挖掘等理论与方法,开展重大关键工程科学技术的前沿识别、体系评估、路径分析与未来预见等研究,参与中国工程院重大战略咨询、国家高端智库重点研究、长城工程科技会议等项目。

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工程、工程管理、科技管理等方向;拥有国内外大学的相关学科博士学位;

具有较强计算机编程与模型构建能力,熟悉Python、Java等编程软件等的使用;能够专职从事博士后的研究工作。

2

联系人:周老师、杜老师

邮件:cieds@tsinghua.edu.cn

zhou_yuan@mail.tsinghua.edu.cn

办公电话:010-62798538

周源长聘副教授


清华大学公管学院政治与公共政策所

开展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影响机制与政策评估等实证研究,拟运用计量经济学、社会网络等方法,从制度逻辑、资源观、产业组织理论等视角出发,探析创新扩散、创新合作、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等问题。参与国家社科重大课题、中国工程院重大战略咨询、国家高端智库重点研究、长城工程科技会议等项目。

创新管理、计量经济学、政策评估、管理科学与工程、产业经济学等方向;拥有国内外大学的相关学科博士学位;

具有较强的中英文写作能力和数理模型构建能力,熟悉Stata等统计软件的使用;能够专职从事博士后的研究工作。

2

联系人:周老师、杜老师

邮件:cieds@tsinghua.edu.cn

zhou_yuan@mail.tsinghua.edu.cn

办公电话:010-62798538

吕孝礼 长聘副教授



政府管理与创新研究所


面向巨灾峰值需求的宏观管理与政策问题研究

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稀缺场景的价值和伦理考量、生产能力储备问题研究等议题

支撑学院种子基金项目

1.具有良好的学术功底,接受过良好的研究方法训练,有较好的研究成果(请事先电子邮件提供2篇代表作,已发表论文或工作论文均可);

2.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为危机管理、应急管理、风险治理、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社会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公共管理、工业工程、计算机等相关学科;

3.有较强的中文或英文写作、定性或定量数据分析、团队协作能力;

1

010-62773557

luxiaoli@tsinghua.edu.cn


吕孝礼 长聘副教授



政府管理与创新研究所


危机研判与决策、群决策、专家决策支持、专长提取

 

 

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突发事件协同研判与决策机制研究)


1.具有良好的学术功底,接受过良好的研究方法训练,有较好的研究成果(请事先电子邮件提供2篇代表作,已发表论文或工作论文均可);

2.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为危机管理、应急管理、风险治理、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社会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知识社会学、公共管理、语言学(机构话语分析/制度性谈话/言语行为)、工业工程、计算机等相关学科;

3.有较强的中文或英文写作、定性或定量数据分析、团队协作能力;

1

010-62773557

luxiaoli@tsinghua.edu.cn


吕孝礼 长聘副教授



政府管理与创新研究所/行为与大数据实验室


情景模拟演练评估与即时反馈等应急管理议题

 

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突发事件协同研判与决策机制研究)


1.具有良好的学术功底,接受过良好的研究方法训练,有较好的研究成果(请事先电子邮件提供2篇代表作,已发表论文或工作论文均可);

2.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为危机管理、应急管理、风险治理、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社会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公共管理、语言学(机构话语分析/制度性谈话/言语行为)、工业工程、计算机等相关学科;

3. 有较强的中文或英文写作、定性或定量数据分析、团队协作能力;

1

010-62773557

luxiaoli@tsinghua.edu.cn


吕孝礼 长聘副教授



政府管理与创新研究所


应急指挥中心研究,例如:应急指挥员、情报分析师等工种能力专业化建设及赋能试点探索

资深指挥员专长提取

面向未来的应急指挥中心建设


1.具有良好的学术功底,接受过良好的研究方法训练,有较好的研究成果(请事先电子邮件提供2篇代表作,已发表论文或工作论文均可);

2.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为危机管理、应急管理、风险治理、知识社会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社会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公共管理、语言学(机构话语分析/制度性谈话/言语行为)、工业工程、计算机等相关学科;

3.有较强的中文或英文写作、定性或定量数据分析、团队协作能力;

4.了解应急实务工作,对田野工作具有浓厚兴趣,具备开展调研的能力。

1

010-62773557

luxiaoli@tsinghua.edu.cn


吕孝礼 长聘副教授



政府管理与创新研究所/行为与大数据实验室


针对制度性互动场景中的纠纷和矛盾开展多模态分析

重点针对执法记录仪、接警电话语言等数据开展分析

 

支撑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文科专项课题“基于多模态分析的制度性互动冲突机理研究”


1.具有良好的学术功底,接受过良好的研究方法训练,有较好的研究成果(请事先电子邮件提供2篇代表作,已发表论文或工作论文均可);

2.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为危机管理、应急管理、风险治理、知识社会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社会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公共管理、语言学(机构话语分析/制度性谈话/言语行为)、工业工程、计算机等相关学科;

3.有较强的中文或英文写作、定性或定量数据分析、团队协作能力;

4.了解应急实务工作,对田野工作具有浓厚兴趣,具备开展调研的能力。

1

010-62773557

luxiaoli@tsinghua.edu.cn


周绍杰长聘教授


国情研究院

国际治理

1.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国际治理等相关专业;国内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获得者(或即将完成博士论文答辩);

2.学术功底扎实,较好的研究成果(提供2篇公开发表的论文或工作论文均可),独立科研能力较强;

3.有良好的中英文写作与交流能力。

1

联系人:阮老师

邮件:ruanpj@mail.tsinghua.edu.cn

办公电话:010-62772199

周绍杰长聘教授


国情研究院

中国式现代化

1.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

2.要求扎实的学术功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规划、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等相关领域有研究基础,较好的研究成果(提供2篇代表作,公开发表的论文或工作论文均可),独立科研能力较强;

3.有良好的中英文写作与交流能力。

1-2

联系人:阮老师

邮件:ruanpj@mail.tsinghua.edu.cn

办公电话:010-62772199

周绍杰长聘教授


国情研究院

教育研究与政策;比较教育学

1.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

2.要求扎实的学术功底,在比较教育、教育经济、教育发展与政策等相关领域具有研究基础,较好的研究成果(提供2篇代表作,包括公开发表的论文、工作论文或研究报告),独立科研能力较强;

3.有良好的中英文写作与交流能力。

1

联系人:阮老师

邮件:ruanpj@mail.tsinghua.edu.cn

办公电话:010-62772199

周绍杰长聘教授


国情研究院

社会保障、养老服务体系


1.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人口学等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老龄化、养老服务体系、人口研究;国内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获得者(或即将完成博士论文答辩);

2.学术功底扎实,具备较强数理统计或计量分析能力,较好的研究成果(提供2篇公开发表的论文或工作论文均可),独立科研能力较强;

3.有良好的中英文写作与交流能力。

1

联系人:阮老师

邮件:ruanpj@mail.tsinghua.edu.cn

办公电话:010-62772199

周绍杰长聘教授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民生与健康政策研究中心

医药卫生政策;药物经济与政策


1.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卫生经济、药物经济与政策;国内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获得者(或即将完成博士论文答辩);

2.学术功底扎实,具备较强研究能力,提供2篇公开发表的论文或工作论文均可;

3.有良好的中英文写作与交流能力。

1

联系人:阮老师

邮件:ruanpj@mail.tsinghua.edu.cn

办公电话:010-62772199





一、申请材料递交程序:
1.登录
清华大学招聘网查询要应聘的招聘信息https://jobs.tsinghua.edu.cn/project/qhdx/pages/recruit_new/?FM_SYS_ID=qhdx#/post按照系统要求,完整填写应聘信息,提交后视为正式申请。
2. 发送
简历(pdf)推荐信(pdf,专家签字)、应聘汇总表(excel)(文件命名为“应聘博士后+本人姓名+(简历/推荐信/汇总表))到sppm-recruitment@tsinghua.edu.cn对应招聘信息联系人邮箱,邮件主题为“本人姓名+2025秋季博士后应聘+合作导师”。未完整提交以上材料的应聘人不列入面试候选人,视为无效申请。

二、招聘时间安排

截止时间:以清华大学招聘网站发布以上招聘信息的截止日期为准。过期不再接受应聘申请,欢迎关注学院下一批次招聘信息。

面试通知:通过初选者将邮件通知面试,未通过的应聘人选不再另行通知,申请材料恕不退还。

面试时间:预计2025年9月份

三、根据面试结果,由面试专家择优遴选出符合清华大学水木学者应聘条件的“水木学者”候选人,候选人可以进入下一轮的水木学者推荐程序。

四、联系邮箱:sppm-recruitment@tsinghua.edu.cn


电话: (86)10-62783055

传真: (86)10-62782605

关注我们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SPPM公管教学

  • 清华公管干部教育中心

  • 清华·公管校友会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