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公共管理教材《中国传统治理思想经典导读:和光同尘》正式出版
弘扬中华传统经典治理思想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文化自信中国传统治理思想经典导读:和光同尘王 名 著ISBN:9787302618683 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年作者简介 王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研究所所长,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明德公益研究中心理事长,《中国非营利评论》主编。民政部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副会长、中国社会治理研究...
2022/11/24
详情
薛澜教授出席COP27气候过冲主题边会
导语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于11月6-18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当地时间11月17日下午,气候过冲委员会(Climate Overshooting Commission) 在COP27法国角举办了题为”降低温升可能超过1.5℃的风险“的COP27边会。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苏世民书院院长、公管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薛澜作为气候过冲委员会委员出席 。气候过冲委员会在法国角组织COP27边会 此次会议由气候过冲委员会...
2022/11/22
详情
观点 | 苏竣:探索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中国道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中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近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科教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苏竣受邀在《科技日报》撰文,围绕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行论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十四五”...
2022/11/17
详情
《人民政协报》专访丨王名:我国慈善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1月15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接受《人民政协报》记者专访,并发表专刊文章《我国慈善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文章全文“我国慈善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访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人民政协报》(2022年11月15日) 记者 赵莹莹 记者: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党的二十大报告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了全党全国...
2022/11/16
详情
【文科高质量发展大家谈】鄢一龙:创新中国学术概念,向世界阐述中国道理
11月10日,清华大学2022年文科工作会议在建华楼举行。在上午的主题研讨环节中,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鄢一龙以“创新中国学术概念,向世界阐述中国道理”为题作主题发言,以下为发言全文:创新中国学术概念向世界阐述中国道理鄢一龙 很高兴有这么样一个机会跟大家分享我这十多年来学术探索的体会和一些思考建议,主要有以下六点: 一、因实践创新之树,收获学术创新之果。实践是活的历史进程,实践之树常...
2022/11/14
详情
董煜接受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媒体采访——进博会将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助推作用
人民日报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内容来源:人民日报 2022年11月04日 “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进博会将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助推作用。”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介绍,进口高品质、多元化的商品和服务,有助于吸引更多资源要素,有效促进国际循环的质量水平提升,助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建设统一大市场,构建更加连通、更高水平的全球贸易体系;加强数字经济...
2022/11/14
详情
明德学术 |《“祀与戎”》及其应用 我院蒙克副教授等在《社会学研究》发文
近期,我院蒙克副教授与研究团队在《社会学研究》上发表《天命观下中国早期家产官僚制的形成》一文,以量化历史的视角和方法,探索战国时期中国官僚制产生和发展的理念基础,对话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一、研究基础 《“祀与戎”:中国东周时期定量历史数据集》 本文采用了量化历史的研究方法。具体而言,其基础是笔者和研究团队从2019年以来构建的《“祀与戎”:中国东周时期定量历史数据集》。这一数据集量...
2022/11/11
详情
观点丨鄢一龙:中国式现代化将如何开创新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一份对中国未来5年产生决定性影响,对中国未来30年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历史里程碑式报告。报告最核心内容之一,在于系统设计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 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
2022/10/21
详情
《每日经济新闻》专访丨陈玲:削减传统能源类企业碳排不应操之过急
数字化转型如何推动零碳制造?转型潮中传统制造业是否会被淘汰出局?转型过程中如何平衡经济与社会效益?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相关问题,独家专访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玲。采访实录“我国在数字化+低碳化上有先发优势,削减传统能源类企业碳排不应操之过急” 在陈玲看来,疫情后中国经济率先恢复活力,能源消费总量还将...
2022/10/13
详情
我院巴西籍教授福鑫在China Daily发表文章谈美国产业政策调整与中国应对举措
近年来美国产业政策出现调整,一改过去数十年来“自由放任”的状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意欲动用政策手段打压中国,同时增强自身供应链韧性,重夺产业和创新领导地位。近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巴西前旅游部部长Alessandro Golombiewski Teixeira在China Daily上发表文章On the tech attack,探讨美国产业政策调整与中国应对举措。On the tech attack图源 China Daily In an attempt to save its...
2022/10/10
详情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