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清华大学校长李路明会见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名誉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下简称“清华公管学院”)全球学术顾问委员会(Global Advisory Board, GAB)委员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
会见时,李路明对斯蒂格利茨此前多次访问清华和为推进双方学术交流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并介绍了清华大学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和学科研究的进展。期待未来进一步加强在师生交流、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共同为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斯蒂格利茨表示,很高兴再次来到清华并与师生交流。希望未来深化与清华学术交流与合作,持续为推进科学和教育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与斯蒂格利茨会谈后合影
清华公管学院院长、教授朱旭峰,美国联博资产管理公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纪沫、斯蒂格利茨教授执行助理Caroline Feehan,清华大学国际处副处长姜永镔以及公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钟玮等出席与校长会见。
会见结束后,斯蒂格利茨到访清华公管学院,并在学院报告厅作题为“产业政策的复苏与新保护主义”的学术讲座。该讲座系“2025 年清华公管学院GAB委员‘师生对话’(GAB-Student Dialogue)暨‘Meet SDGs’高端讲坛第十期”。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出席活动并发表致辞。纪沫、Caroline Feehan,以及清华公管学院教授崔之元,副院长、副教授钟玮,副教授沈群红,副教授张鹏龙等来自院内外的百余名师生参加活动。活动由朱旭峰主持。

薛澜致开幕词
在开幕致辞中,薛澜高度赞扬斯蒂格利茨在全球经济治理、社会公平及可持续发展领域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作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斯蒂格利茨与清华大学及公管学院保持着深厚的友谊。他不仅在理论研究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并在担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及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期间,成功将经济理论与政策实践紧密结合,为推动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公平做出了重要贡献。薛澜强调,斯蒂格利茨长期积极支持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尤其在推动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中国政府和经济学界的广泛认可与高度评价。此外,斯蒂格利茨通过学术交流与政策咨询,持续助力公管学院的国际化建设及全球公共政策领域的深入研究。
朱旭峰代表清华公管学院对斯蒂格利茨时隔7年的再次到访表示热烈欢迎。斯蒂格利茨自2019年起一直担任清华公管学院GAB委员,这充分体现了他对推动学院发展的长期承诺与大力支持。朱旭峰表示,在全球经济转型加速的时代背景下,产业政策的回归与新保护主义的兴起给全球经济治理带来了重要挑战,也对各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命题。期待此次讲座能激发学院师生对全球经济格局及公共治理领域的更深层次思考。朱旭峰代表清华公管学院向斯蒂格利茨颁发GAB委员聘书。

朱旭峰为斯蒂格利茨颁发聘书

斯蒂格利茨作主旨演讲
随后,斯蒂格利茨发表主旨演讲,从二战后建立的基于规则的国际贸易体系开始,到经历过新冠疫情、气候变化与地缘政治冲突等多重危机与挑战的今天,深入剖析了全球经济治理在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多重挑战。他指出,当前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存在显著缺陷,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面临着产业政策、经济安全和技术主权等方面的不平等,而国际合作的缺乏将严重阻碍全球经济增长,影响技术发展。因此,斯蒂格利茨呼吁,国际社会应构建更加公平包容的国际贸易治理新框架,以实现效率与公平、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有效平衡。
斯蒂格利茨特别强调,全球经济治理的未来有赖于各国政府、高校与国际组织之间的深度协作。其中,高校作为经济治理研究与技术创新的关键平台,不仅承担着推动学术进度的重要职责,还肩负着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及国际领导力的下一代人才的使命。世界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经济治理迈向更加公平、可持续与包容的新时代。
演讲结束后,斯蒂格利茨与崔之元、张鹏龙等在场师生进行互动交流,围绕产业政策在理论与实践中的差异及成因、绿色贸易协定、技术共享、人工智能面临的挑战及其政策干预等多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互动,现场讨论气氛热烈。

朱旭峰主持活动

崔之元(左上),张鹏龙(左下)等与会师生问答环节

活动现场
供稿丨国际合作与交流办、清华SDG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