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0日下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学院”)主办、国际发展与全球治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国际所”)承办的第81期公共管理学术前沿讲座在公管学院620会议室举行。伦敦大学学院政治学系/公共政策学院全球政治学教授、伦敦大学学院全球治理研究所所长汤姆·皮格勒姆(Tom Pegram)作题为“以危机为视角解读全球治理”的讲座。公管学院教授崔之元出席讲座并作点评,公管学院副院长、国际所所长、长聘副教授高宇宁主持讲座,来自全校各院系30余位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汤姆·皮格勒姆(Tom Pegram)作主题讲座
讲座以“危机”概念的词源学溯源为切入点,阐释了其双重本质属性:在客观层面表现为实体性的破坏或威胁,在主观层面则体现为政治主体对特定议题的命名与优先级建构。在此基础上,皮格勒姆教授进一步区分了偶发性危机与结构性危机两种类型——前者犹如急性病症,具有突发性、时限性及局部影响等特征,可通过精准干预实现管控;后者则类似慢性顽疾,深植于系统结构之中,具有长期性、系统性等特点,需要结构性改革方能化解。
皮格勒姆教授借助新冠疫情和乌克兰战争案例,深入分析了危机的多维度特性,以及在危机认知与应对过程中,话语框架与实际事件相互交织所呈现出的复杂局面。研究显示,乌克兰战争已从最初认知的地缘军事冲突,逐步显现出重构国际权力格局、暴露全球供应链脆弱性、催化能源武器化等深层影响,这种认知框架的动态演变印证了危机本质的话语建构特征。
在全球化视野下,皮格勒姆教授探讨了“元危机”(Meta-crisis)命题:当代各种表面孤立的危机现象,是否共同指向全球治理体系的系统性失灵?通过对不同文明传统中危机认知范式的比较研究,他强调危机既是分析工具更是政治实践,呼吁国际社会在跨文明对话中探寻全球治理的新范式,为构建更具韧性与公平性的世界秩序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智慧。

崔之元进行点评
崔之元教授对皮格勒姆教授关于“多危机”概念的起源、资本主义系统内部一致性以及中国气候政策的潜在改革方向进行了深入点评。

高宇宁主持讲座
皮格勒姆教授与崔之元教授还就“多危机”概念、“地球边界框架” 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在提问交流环节,与会师生围绕西方自由主义的替代方案、国际组织的内部危机、全球治理中的危机与机会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提问交流

会议合影
供稿丨国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