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5至28日,亚太住房研究网络(Asia-Pacific Network of Housing Research, APNHR)2025年年会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顺利召开。本届年会以“迈向韧性与包容:适应亚太地区的多重挑战”为主题,吸引了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逾130位专家学者,共同就住房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与新策略展开深入探讨。

与会人员合照
大会开幕式于6月26日上午举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朱旭峰教授首先致欢迎辞,他表示学院非常荣幸能承办此次国际会议,并指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的公共事务人才,此次盛会旨在为全球学者提供交流平台,共同探索如何构建更具适应性的住房政策,共创可持续的城市未来。
随后,亚太住房研究网络主席、香港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主任何深静教授致开幕辞。何深静介绍了APNHR的最新发展,强调了本次会议主题的时代性和紧迫性,鼓励与会者共同探索应对亚太地区多重挑战的创新路径,以期实现城市住房系统的韧性与包容。
开幕式由亚太住房研究网络副主席、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志林主持。

从左至右:朱旭峰、何深静、刘志林
第一场主旨报告由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助理教授朱金主持。澳大利亚住房研究中心主任、阿德莱德大学教授Emma Baker以“住房可负担性:驱动挑战,创造解决方案”为题发表主旨演讲,强调研究者应超越单纯提供证据,主动驱动变革以应对住房可负担性危机。新加坡国立大学荣休教授蔡明发(Beng Huat Chua)深入探讨了后殖民国家独特的形成背景,并以新加坡为例,剖析了住房在构建后殖民国家认同和公民身份中的核心作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土地利用与住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城市规划系教授田莉聚焦中国老旧住区面临的挑战,提出超越传统商业化和福利化模式,探索社区自治更新的新路径。

Emma Baker、蔡明发、田莉、朱金
本次会议共举办三场圆桌论坛,从实务、学术和期刊发表三个角度为与会者提供新观点。
第一场圆桌论坛由香港大学建筑学院执行副院长Kelvin Wong教授主持。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总经济师、中国房地产金融编委会主任冯俊深入分析了中国住房市场的发展现状、政策调整及其对行业的影响,为与会者提供了中国视角下的宝贵参考。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房屋局局何永贤(Winnie Ho)介绍了香港特区政府在解决高密度城市住房问题方面的政策举措,详细阐述了香港在公共房屋建设、过渡性住房项目以及与社会服务机构合作方面的努力。韩国首尔市政府住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Jongdae Jung分享了韩国首尔市在应对住房挑战创新方法,着重介绍住房保障、城市更新以及适应人口结构变化方面的策略,旨在为其他亚洲城市提供了借鉴。

从左至右:Kelvin Wong、冯俊、何永贤、Jongdae Jung
第二场圆桌论坛由新加坡管理大学经济学Celia Moh讲席教授Sock Yong Phang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教授陈杰在发言中重新定义了住房概念,强调住房不仅是简单的物理空间,更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东京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Yasushi Sukenari教授深入剖析了日本社会从“晚期住房所有权”向“后住房所有权”的转变。香港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名誉教授Rebecca Chiu分享了香港在公共住房领域与志愿部门合作的创新经验。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院院长吴璟教授强调了跨学科研究的巨大潜力,提出将住房研究与宏观技术变革相结合,以更全面地理解家庭行为和城市发展。

陈杰教授、Yasushi Sukenari、Rebecca Chiu、
吴璟、Sock Yong Phang
第三场圆桌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卢婷婷主持,并邀请了Housing Studies编辑、密歇根大学邓岚教授,Journal of Housing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联合主编、代尔夫特理工大学Queena Qian教授,Housing Theory and Society主编、图尔库大学Hannu Ruonavaara教授,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Sciences联合主编、伦敦大学学院Jung Won Sonn教授,以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using Policy亚洲编辑、香港大学朱金教授共同参与。各位期刊编辑深入探讨了住房研究论文在国际期刊发表的关键要素与挑战,并为与会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发表建议。

从左至右:卢婷婷、Hannu Ruonavaara、Queena Qian、Jung Won Sonn、邓岚、朱金
本次学术会议会期2天,共组织28个平行分论坛,与会学者围绕亚太地区的包容性住房建设、住房政策过程、住房韧性挑战、住房市场动态、住房福祉与生活质量、住房更新及治理复杂性、社会住房治理与政策创新、数字时代的住房研究与实践、住房与公平正义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相关领域的资深学者对每篇宣读的论文进行了细致的点评,与会学者就上述议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

平行论坛图集
大会第二场主旨报告由中国政法大学公共事业系副主任、讲师马璐瑶主持。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城市与区域事务中心主任、汉弗莱公共事务学院教授Edward Goetz深入探讨了投资者对私人租赁住房市场日益增长的所有权,以及这种趋势对当地住房可负担性、社区结构和未来住房研究方向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比利时鲁汶大学教授Manuel Aalbers分析了租赁住房金融化演进的最新阶段,揭示了资本流动、金融工具和全球市场力量如何重塑租赁住房的本质。

Edward Goetz、Manuel Aalbers、马璐瑶
大会闭幕式由刘志林教授主持。刘志林在致辞中肯定了所有参会者在会议期间积极且热烈的讨论,并向全程参与会议承办工作的教师和学生志愿者表达了由衷的感谢。
何深静教授致闭幕辞。她表示,此次会议不仅是一场学术盛宴,更是全球学者交流的重要契机,并期待在未来能够有更多合作,共同推动亚太地区住房研究的持续发展。

刘志林(左)、何深静(右)
6月28日,本次大会还特别安排了会后实地考察活动,为与会者提供深入了解北京城市发展和住房实践的机会。路线一前往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带领参会者了解北京内城城市更新中平衡现代化发展与传统文化传承的努力与挑战。路线二则将参观燕保·百湾家园,实地了解公共租赁住房的设计理念、运营管理模式及居民居住体验。参会者均表示实地考察让他们对北京的住房政策和城市发展有了更直观和深刻的认识,期待未来更多关于北京案例的研究和讨论。

法源寺考察、燕保·百湾家园考察
本次亚太住房研究网络年会共邀请了来自16个国家的超过130名学者参会,其成功举办不仅推动了亚太地区住房研究的深入发展,也为全球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分享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未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将继续深化与亚太住房研究网络的合作,共同推进住房政策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国际合作,为推动全球住房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

大会合照
供稿丨APNHR会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