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至22日,清华大学EMPA香港政务人才项目师生35人赴山东济宁开展专业实践。本次实践由山东济宁政德教育干部学院设计,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乡村振兴发展等主题,通过专题教学、实地调研、现场教学等形式,同学们深入学习儒家思想的历史智慧与当代社会治理实践。实践期间,师生参访孔子研究院、尼山孔子大学堂、泗水县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区及曲阜“三孔”文化区,聆听专题讲座。此次实践由清华公管学院EMPA香港项目主任潘洁、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EMPA项目主管肖楚璇、博士生卿宸带队。
开班式暨专题教学
4月21日上午,专业实践开班式在山东济宁政德教育干部学院举行。山东省济宁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庞建栋,山东济宁政德教育干部学院党委书记陈冲,院长白占德,清华公管学院EMPA项目主任潘洁出席并作开班动员。全体参与专业实践的学生参加开班式。

开班式
庞建栋作开班动员讲话。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标识和价值纽带。围绕三个核心问题,他作了如下阐述:首先,如何看文化和修养?文化与修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他表示,要在实践中检验所学,以实践促进修养。其次,如何看待文化与历史的关系?他指出,文化是历史的沉淀,在对待历史文化时,要既有敬畏之心,又有开放视野,将传统与当代对话,让历史为现实发展提供借鉴。最后,如何看待文化与创新?他强调,文化既是积累,更需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要坚持“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价值追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庞建栋讲话
潘洁致辞。潘洁代表清华大学公管学院致谢济宁市委市政府、统战部及政德教育干部学院对实践研修活动的高度重视和精心安排。清华大学始终以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人才为目标。专业实践是清华大学“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的重要载体,也是EMPA香港政务人才项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同学们既是清华大学的学子,更是连接香港与内地的重要桥梁。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深入了解祖国历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最后,潘洁在结语中表达了对参与实践的同学们的殷切期望,以本次济宁之行为契机,将儒家“知行合一”的精神融入专业学习,增强对国家的归属感,既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更做民族复兴的践行者。

潘洁致辞

陈冲主持开班式
开班式后,山东济宁政德教育干部学院李敬学教授作题为“坚定文化自信 铸牢大国之魂——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历史智慧”专题教学,系统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层联系,为同学们后续深入参访夯实理论基础。

李敬学作专题教学
现场教学
4月21日下午,师生一行来到孔子研究院。同学们详细了解了孔子研究院的发展历程及儒家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播的创新举措,深刻体会到了国家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与殷切期望。在研究院会议室,同学们认真听取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讲话精神的讲解,深刻把握“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思想内涵。

孔子研究院现场教学
随后,师生一行赴尼山孔子大学堂。在大学堂主楼前,大家共同瞻仰了孔子塑像,感受至圣先师的精神风范;进入大学堂,登大学之道,穿过七十二贤廊,参观寓意先哲智慧的“仁、义、礼、智、信”五厅。尼山孔子大学堂将传统儒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此行坚定了同学们以文化自信为根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

尼山孔子大学堂现场教学
4月22日下午,师生抵达孔庙、孔府进行现场教学。重点参观万仞宫墙、杏坛、孔氏家庙、重光门及戒贪图等建筑空间,现场聆听解说员对儒家“孝悌忠信”、家风家教及廉政思想的阐释,并在杏坛进行《论语》经典诵读与讨论。

曲阜孔庙、孔府现场教学
乡村振兴示范区调研
4月22日上午,师生前往泗水县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区,实地走访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泗水站、“田园综合体”、“农旅融合项目”及“乡村公共服务中心”,与当地乡村振兴管理者座谈交流,深入了解“一村一品”、“产业兴村”、“艺术粮仓”、“乡村直播间”等探索和经营模式。

泗水县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区调研

师生在济宁政德教育干部学院正德楼前合影
听听同学们怎么说?

吴子伦
济宁实践以“理论+实地”方式教学,深化了我对儒学的认识和对文化自信的理解。课堂上,老师系统地解构儒家思想体系;实地考察中,孔庙斑驳石柱的触感与《论语》诵读声交织,尼山孔子大学堂将“仁、礼、中庸”思想融入在当代建筑,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这种实践模式证明,文化传承并非复刻古制,而是守正创新。我将以济宁实践的经验,善用我国传统文化的力量,对内对外讲好中国故事。

姚勋雄
今次山东济宁的研修班,我学习了「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到访尼山圣境大学堂时,每处都似时光渡口,引我入两千年前的儒家世界,真是感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学习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文化自信的历史智慧;泗水龙湖湾乡村振兴印证了‘仁政’理念的实践;孔庙孔府现场教学,示范了将传统智慧转化为惠民利民的守正创新,让千年儒风真正‘活’在时代使命中。

陈冠宏
济宁之行让我深刻体会到儒家思想对现代公共治理的启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的智慧让我明白,治理既要靠制度保障,更需价值引领。漫步孔庙,千年古柏与斑驳碑刻无声诉说着"修身齐家"与"治国平天下"的内在联系。作为公管学子,我更加认识到: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必须扎根传统文化沃土,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这次研学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更坚定了我"知行合一"的学术追求。

徐胜程
在曲阜探寻儒家思想与当代治理的深层对话,深刻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我们的滋养。行走在泗水乡间,见到"和而不同"多元合作机制,青年创业者重构乡村经济注入新活力。儒家思想从未封存于古籍,是中华文明的内核基因,更是当代制度构建时不可或缺的哲理根基。通过此次学习,对"为政以德"的东方智慧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有了更深的体悟!
供稿丨教学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