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清华大学2020年中国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大赛硕士生组选题报告入选名单

2020-07-01

阅读:

   截止2020年6月19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共收到来自全国87所高校的105支硕士生队伍报名,其中有75个支队的选题报告顺利通过专业评审,可以进入实地调研阶段。选题报告入选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序号
选题报告名称
学校
1
地摊经济不“地瘫”,人间烟火再温暖——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山东省济南市与山东省临沂市的民生保障视角
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2
党组织优势如何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以新冠疫情防控中广州市大源村的“大党委”制为例
华中师范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3
“枫桥经验”在传染病防控中的实践——基于深圳大学城的社区化防疫案例分析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4
战疫中的科研力量:协同治理视角下高校应急科研攻关成果如何迅速走入寻常百姓家? ——以北京化工大学科研团队为例
北京化工大学
5
亮码=晾码?码上加码?战“疫”健康码何以陷入困境——以山东省青岛市为例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6
突发性公共卫生危机下防疫物资的配置路径研究——以口罩为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东北大学
7
疫情防控治理大局缘何困在了“最后一公里”——基于晋江“毒王”事件的思考与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
8
邻里警务:社区警务效能提升中的协同治理机制探究——基于苏州工业园区的社区警务实践
苏州大学,苏州大学文正学院
9
红十字会,路在何方?:危机情境中公益组织信任生态的反思与重构
南京农业大学,广西师范大学
10
成效与难题并存:后疫情时代垃圾分类政策该走向何方?——以上海市荣华居民区、云台一居民区、梅陇三村居民区为例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11
从“万家相迎”到“百步为营”:疫情防控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决策研究——以武汉百步亭社区“万家宴”风波为例
武汉大学
12
“借风唤花醒,聊赠一枝春”:战“疫”背景下,如何发挥好社会组织在基层应急管理中的独特作用?------以苏州市 W 社区为例
苏州大学
13
“疫”战“数”决:“精密智控”如何赋能复工复产? ——以“一图一码一指数”在浙江嵊州市应用为例
山东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
14
基层社区防控何以可为?—基于湖北省黄冈市三个小区对比案例分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
15
从“统一调度”到“对口支援”:重大危机情境下地方行政“宕机”现象何以破解?
中山大学,中南大学
16
政治信任、领导者决策与集体选择——地方易地搬迁扶贫中的“为”与“不为”
武汉大学,太原理工大学
17
粤港跨境防疫政策的困境与探索--以深圳湾口岸为例
香港城市大学
18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公民信息收集与保护问题研究——以杭州市“健康码”为例
中国人民大学
19
当落实疫情防控责任的政策工具遇到社区自我保全的社会生态 ——“加减执行、协同共计”下河南“网红村”防疫逻辑研究
福建农林大学
20
从防疫土味奇招看农村基层组织背后的责任与担当 ——以村干部“硬核”喊话为例
江南大学,南京审计大学
21
“引得进,何以稳得住”:后疫情时期下如何建设社区经济韧性?——基于老县镇“锦屏模式”的个案分析
陕西师范大学,四川大学,郑州大学,中山大学
22
传统习俗如何为疫情“让路”?潮汕地区基层组织的防疫困境及探索 ——以汕头市Y社区为例
汕头大学
23
降“谣”除“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谣言如何实现网络化治理?——从莆田市平息新冠疫情期间“抢购大米风波”说开去
福州大学
24
“看得见的手”发挥何种作用?复工复产竞跑中地方政府的作用与边界——基于温州市的调查分析
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温州大学,北京大学
25
透视物业服务“嫁接”养老服务的新模式——以江西省南昌市为例
华东交通大学
26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深度贫困县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27
当直播遇上扶贫:官员直播带货带来了什么?——以湘西永顺县“莓茶有点甜”助农活动为例
福建农林大学
28
境遇与选择:当智慧抗疫遭遇“跨界”冲突——江苏健康码的城际故事
江苏师范大学
29
“She for her”:组织灾害适应视角下互联网女性公益项目的困境与探索 ——以“姐妹战疫安心行动”为例
南京大学,浙江大学
30
又一“毛细血管经济”重走“江湖”:探析疫情背景下地摊经济引发的深思— —以成都市为例
西北工业大学,山西财经大学
31
无“码”寸步难行:疫情下智慧城市建设的“盲点”反思与探究
苏州大学
32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会救助困境的纾解路径探索——以新冠疫情防控中湖北脑瘫患者死亡为例
西北政法大学
33
乡村振兴政策性项目:何以失落? 以何落地? ——基于衢江区“新田铺田园康养综合体”项目执行实践分析
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大学
34
“有学上”还是“上好学”:乡村教育振兴路在何方?——基于南昌市湾里区乡村教育生态系统的观察
南昌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
35
疫情下的产业扶贫政策的困境与出路——以湖南省花垣县望高村为例
湖南农业大学
36
“疫情期间毕业生就业难?”:论智慧网络就业平台的打造与完善——以教育部“24365校园招聘服务活动”为例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37
从日常捐赠到应急捐赠,互联网募捐平台与监管部门的互动在如何影响互联网公益事业的发展——以腾讯公益平台和新浪微公益平台为例
北京师范大学
38
助力“地摊经济”,护航“人间烟火”——沈阳S早市“管”与“商”的牵手之道
东北大学,南京大学
39
合村并居的“喜”与“忧”——以山东省三市为例
山东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山西财经大学
40
“绣花针”如何织就“国门防疫网”:口岸防疫的精细化管理——以浦东国际机场实践为例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41
重构、失序与重组:空间视角下“村改居”社区治理研究
武汉大学
42
非营利组织如何参与到社区疫情防控——以北京市思诚基金会为例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43
以“网”抗疫:新冠疫情下“互联网+医疗”如何作为?——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例
四川大学
44
技术动员,何以燎原?——以W县电商抗疫为例
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
45
指导组参与地方疫情防控:科层运动化还是合作专业化?——以山西省平遥县为例
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46
“云健康”路在何方?后疫情时代“互联网+”医保监管政策困境及探索——以湖北省为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47
基于PSR模型的社区疫情应急管理经验、困境与优化路径探索——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48
“人间烟火气氤氲各地”地摊经济政策问题与管理困境——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为例
哈尔滨商业大学
49
如何守好国门?青岛市空港口岸新冠疫情联防联控案例解析
山东大学
50
有病不再“乱”投医:后疫情时代城市分级诊疗政策的改革之路——以山东省临沂市Y县为例
山东大学,清华大学
51
“假的,假的”政策执行是怎样炼成的?——组织分析视角下形式主义问题研究
中国科学院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
52
公共危机中的农村基层组织:现状、困惑与对策——以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白界镇土地海则村为例
西北政法大学,西安财经大学
53
“疫”“码”平川:杭州健康码何以跑遍全国?
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
54
疫情下的企业何以复苏?“共享员工”新模式巧解企业复产“用工难” ——以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为例
中国海洋大学
55
乡村振兴的“云”上之路:县长直播助农模式研究 ——以山东省商河县为例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56
起飞的口罩厂商如何平稳落地——医疗耗材生产厂家的新困境及探索 ——以河南省长垣市为例
华侨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57
层层加“码”与“码”不停蹄:防疫“健康码”的基层实践健康吗?——以H镇的防疫实践为例
湖南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
58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言论治理的反思与改进——以江浙沪政府的治理情况为例
华东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
59
技术赋能精细化治理的若干困境——以上海市“一网统管”助力疫情防控为例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60
大理“截胡”口罩:地方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困境的“破”与“立”
云南财经大学
61
分级诊疗的“第三条道路”——新冠肺炎背景下跨区域集中救治的辽宁经验
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
62
精准靶向定位破解复工复产,创新党建帮扶打造“余姚经验”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63
疫情背景下群团组织如何参与精准帮扶——以共青团“千校万岗”就业服务季活动为例
香港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纽约大学
64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基层信任感从哪儿来?—基于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战旗村的调研
四川大学
65
瑕瑜相互见:农村社区典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得与失——以河南省开封市为例
河南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伦敦大学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66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社区、社工、社会组织”如何联动?——以深圳侨香村社区为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
67
党建兴塘:乡村振兴下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以太仓新塘村为例
苏州大学
68
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治理的信任之困,疫情下何以破局?——以苏州市蝴蝶妈妈社工服务社为例
苏州大学
69
“疫”起“黔”进:跨越山海的对口帮扶攻坚战——基于东西扶贫协作的“穗毕”样本
华南理工大学
70
政策效果怎么样?乡企一波三折的“复工之路”——以安徽省H县L镇工业园区为例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71
“谣言使人如此疯狂?”新冠疫情下舆情应急管理困境与探索——以“双黄连口服液抢购事件”为例
四川大学
72
高位嫁接:社会力量有效参与乡村振兴的机制探索——以南平“圆梦村”社会试验为例
福建农林大学
73
社区缘何突破危机困境:“互动式”政策执行的尝试 ——以深圳市怀德社区“新冠”疫情防控为例
华南师范大学
74
为何村集体发展的风险不可共担,收益却需共享——以陕西省袁家村为例
中国人民大学
75
咖啡里“跑”出来的示范村——德阳市高槐村的乡村振兴实践
清华大学
 

电话: (86)10-62783055

传真: (86)10-62782605

关注我们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SPPM公管教学

  • 清华公管干部教育中心

  • 清华·公管校友会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