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序更替,华章日新。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即将迎来建院25周年的重要时刻。四分之一世纪,是时间的刻度,更是一代代公管人以智慧与热忱回应时代命题、以理论与实践铸就学术丰碑的壮丽史诗。廿五载风华,桃李已芬芳。自学院创立以来,离退休教职工以卓越的学识与热忱的奉献,陪伴学院一路成长。他们作为学院初创时期的开拓者和引路人,为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用智慧与汗水深耕不辍,以坚实的努力与担当深刻诠释“明德为公”之精神。在清华公管学院迈向世界一流公共管理学院的征程中,我们始终对离退休老师们怀着最深切的敬意与感恩。
2020年10月20日,在学院建立20周年前夕,王书贵、杨明、马晓鹏、黄波、何焕荣、林酌存等六位热心院友共同发起捐赠正式成立了“益壮基金”,以“感恩前辈、激励后人”为初心,为学院离退休教师关怀工作注入了温暖而持久的动力。

时任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赵劲松为捐赠校友颁发证书
(上排左起:杨明、王书贵;下排左起:何焕荣、黄波、马晓鹏)
一、基金初心:凝聚院友力量,传承尊师传统
“益壮基金”的诞生,源于院友对母校师长的深切感恩。作为基金主要发起人之一,1997级院友王书贵曾深情表示:“基金的成立只是一个开始,希望这份关爱能延续下去,并逐渐发展壮大。”六位捐赠院友以实际行动践行“明德为公”的院训,为基金注入首批“种子资金”,开启了学院离退休教师关怀工作的新篇章。
益壮基金由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规范管理,主要用于三大领域:
· 荣休关怀:为荣休教师颁发荣休奖金,致敬其职业生涯贡献;
· 生活支持:提供节日慰问金、困难补助金,解决老教师实际需求;
· 精神陪伴:举办学术交流、座谈联谊等活动,搭建老教师与学院的情感桥梁。
二、温暖实践:从物质关怀到精神慰藉的全方位支持
(一)致敬荣光:让荣休仪式充满仪式感
基金成立后,学院为荣休教师举办庄重的荣休仪式,颁发定制纪念品与荣休奖金,感谢他们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数十年坚守。2021年春季学期离退休教师座谈会上,学院还特别征求老教师意见,在院馆四层规划“荣休教师共享办公室”,为老教师返院学术交流提供专属空间,让“退而不休”的学术传承成为可能。
(二)四季关怀:让节日充满家的温度
· 春节慰问:每年新春前夕,学院领导班子带队上门走访,为老教师送去暖心慰问,详细了解老教师的生活近况与健康需求。2025年春节,彭宗超书记、朱旭峰院长等专程拜访方惠坚、施祖麟、胡鞍钢等老教师,传递学院的牵挂。
· 重阳相聚:每年举办重阳节座谈会,老教师们共话院史、建言献策。2023年座谈会上,施祖麟教授感慨:“学院的关怀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这种感恩文化值得代代相传。”2024年重阳节茶话会更增设“居家养老安全知识科普”环节,将关怀落到实处。

2023年重阳节离退休教师座谈会
· 日常帮扶:针对生活困难或患病的老教师,基金及时提供困难补助金,解决医疗与生活难题,让老教师无后顾之忧。
(三)精神传承:让智慧延续育人力量
基金支持举办“资深教师座谈会”“学术人生”等活动,邀请荣休教师分享治学经验与学院发展故事。侯世昌教授在座谈中勉励师生“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施祖麟教授呼吁“从公共管理角度讲好中国故事”,老教师的智慧与情怀通过基金搭建的平台,持续滋养着学院的育人土壤。
三、院友心声:一颗种子,一片森林
“益壮基金的第一笔捐赠只是‘种子’,我们期待更多院友加入,让这片森林茁壮成长。”2000级院友黄波的发言道出了所有捐赠人的心愿。截至目前,基金已支持数十位荣休教师获得关怀,举办各类活动20余场,成为学院离退休工作的重要支撑。清华大学前党委书记方惠坚评价:“公管学院在关爱老教师方面走在前列,‘益壮基金’为兄弟院系树立了榜样。”
四、倡议同行:让关爱成为永恒的接力
二十五年风雨兼程,老教师们用岁月书写了清华公管的根基;未来征途漫漫,更需院友们以爱心延续这份温暖。在此,我们诚挚号召:
· 关注基金动态:通过学院官网、院友通讯了解基金使用情况与老教师故事;
· 参与捐赠行动:无论金额大小,每一份支持都将化为对前辈的敬意与关怀;
· 传递感恩之心:带动更多校友加入。
捐赠渠道:请关注院友办“益壮基金”专项捐赠活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捐赠。


2023年春季学期离退休教师座谈会合影
点滴微光,可成星海;寸草之心,能报春晖。 让我们以益壮基金为纽带,将院友的赤子之心、老教师的育人之情、学院的传承之责紧紧相连,共同书写“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温暖篇章。益壮基金,因您的慷慨而益壮;清华公管,因这份传承而长青!
清华公管学院离退休工作领导小组
供稿丨党政综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