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首页 >> 学术活动 >> 正文

清华-《财经》·现代政府与公共治理论坛2——“邻避”困境如何突围?

2014-09-15

阅读:

主    题:清华-《财经》·现代政府与公共治理论坛2——“邻避”困境如何突围?
时    间:9月18日(周四)13:30-17:00
地    点: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一层报告厅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财经》杂志
                    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 (CIDEG)
                    清华大学创新发展与公共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议    程:
13:30-14:00     签   到
14:00-14:20     致    辞:薛  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14:20-15:30 (上半场)主题对话:”邻避“困境的现状
                        主持人:贺涛, 《财经》杂志环科组记者
14:20-15:10      
                    对话嘉宾: 岳忠义,武汉垃圾焚烧厂事件亲历组织者
                           发言主题:垃圾非法焚烧的现状
                           张伯驹,北京自然之友公益基金会秘书长
                           发言主题:NGO视角下的“邻避”困境和出路
                           贾峰,中国国家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
                           发言主题:“邻避”背后的环境要素和其他
                           潘洁,前香港环境局副局长,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发言主题:邻避现象与反思
15:10-15:30 现场提问讨论
15:35-17:00 (下半场)主题对话:关于 “邻避”理论研究
                          主 持 人: 薛  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15:35-16:40
                   对话嘉宾: 单光鼐,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发言主题:利益兼顾或许是化解“邻避”困境的钥匙——以什邡事件为例
                           齐晔,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发言主题:如何认识“邻避”
                           胡象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发言主题:邻避情绪影响因素及其对策——以北京六里屯垃圾填埋场为例
                           徐建华,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发言主题:环境邻避运动中公众真的是非理性的吗?
                           彭宗超,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发言主题:邻避冲突与整体社会安全风险
16:40-17:00 现场提问讨论
17:00 论坛结束
关于论坛:
        中国正处于深刻而全面的转型时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市场经济发展至今,社会趋于利益多元化,全面深化改革客观上要求公域之治突破传统,建立符合实际的现代公共治理模式。为此,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财经》杂志社、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CIDEG)和清华大学创新发展与公共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共同发起清华-《财经》? 现代政府与公共治理论坛,针对特定主题邀请权威专家发表见解,为问题研究提供交流启发,为相关决策提供理论参考。届时,国内外公共管理学家、中央和地方的公共管理者、相关领域研究者将汇聚一堂,探讨现代公共治理在国内的发育现状、改革趋势和未来图景。
关于“邻避”困境:
        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多起基于“别在我家后院”观念的邻避运动甚至上升为冲突。所针对的项目包括垃圾焚烧处理厂、化工厂、殡仪馆等。这类项目的特点是对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居民健康、社区环境、或房地产价值等,有潜在的负面影响,而项目收益则主要体现在社区之外。成本和收益分布的不均衡,和潜在的危害及其不确定性,是导致公众抵制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真正解决对政府和项目发起人的信任问题、避免由于知识与信息的不对称引起的风险和成本的片面化、区域局部化考量、对邻避设施的情绪化评价和对风险规避倾向等等,是值得深入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电话: (86)10-62783055

传真: (86)10-62782605

关注我们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SPPM公管教学

  • 清华公管干部教育中心

  • 清华·公管校友会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