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风采

首页 >> 教授风采 >> 正文

胡鞍钢:北京提前迈入小康 环境破坏不容忽视

2012-11-13

阅读:

2012年11月12日 16:58:20
来源: 法制晚报

    图为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 胡鞍钢

    北京市农科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 孙素芬 摄/张伟

  昨日,党的十八大代表、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和北京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孙素芬分别接受采访。胡鞍钢表示,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北京多项指标实现国内最高,提前迈入小康社会。孙素芬认为,农业的生态功能更加重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

  “发展体现了五位一体”

  昨日,党的十八大代表、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表示,北京今年前三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为7.5%,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多项指标实现国内最高,提前迈入小康社会。他对北京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北京已经先行一步,发展体现了五位一体。

  胡鞍钢认为,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为11.5%,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率为7.9%;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2.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6%;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长率已经超过经济增长。

  北京的产业结构过去是在转型,现在是升级。随着要素价格,如土地、劳动力、社保、房租的上升,正朝着较高的劳动生产力转变。但不管怎么转变,关键是人力资本平均水平不断提高,北京基本符合这一点。

  胡鞍钢介绍,北京已经进入了小康。一系列指标可以证明,一个是人类发展指数全国第一,北京已经达到极高的人类发展指数,达到高就是小康社会,极高就是发达国家门槛。一个是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全国最高,北京大概是12年。再有,平均预期寿命达到80.8岁。从北京看,下一步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问题,正如胡锦涛报告中指出,一些地区可以先行一步,在创意和创新,在建设世界级大城市方面大有作为。据《北京青年报》

  “也要更加注重生态效益”

  北京是一个大型现代化城市,在北京,农业的生产功能越来越被弱化,而最主要是生态功能。

  孙素芬认为,不得不承认,改革开放三十年间,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确实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也不容忽视。曾听到一个朋友感慨,30年前他从来没想到现在的物质生活能改善这么大,但也从来没有想到,生态环境变成这样。

  这样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前些年我们在注重经济发展的时候,也忽略了对于生态文明的保护。现在从国家层面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给予足够的重视。要求我们不能只追求经济效益,也要更加注重生态效益。

  孙素芬说,城乡差距确实客观存在,我认为缩小差距的一个重要方面还是要加大农业科学的创新。

  要加强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培训,我们重视的一般是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但是成人教育中最缺的是农民教育。全国农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是8年,但是美国这个群体受教育年限是18年,差距很大。一半的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主力。北京要发展世界水平的城市,也需要适合世界城市发展的新型农民。

  从整个国家来讲,农业必须要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如果农民不具备科学文化素质,农业科学家研究的好成果消化不了,直接影响到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还影响到农业生产效率。我们要非常重视农业问题,农业问题是根本,如果一个国家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何谈其他的问题呢?(记者 王婷婷)

(来源: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2-11/12/c_123945164.htm


电话: (86)10-62783055

传真: (86)10-62782605

关注我们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SPPM公管教学

  • 清华公管干部教育中心

  • 清华·公管校友会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