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清华公管学院社会所师生党员研讨“中国之治:历史与当下”——社会所党支部与人文学院、校机关部分党支部开展联合党日活动纪实

2020-11-01

阅读:

  10月29日,清华公管学院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研究所党支部(以下简称“社会所党支部”)联合人文学院出土文献研究保护中心教职工党支部、校机关人事处党支部开展以“中国之治:历史与当下”为主题的党日活动。活动在蒙民伟人文楼举行。三个党支部70多位师生党员参加活动,公管学院党委书记彭宗超、人文学院出土文献中心主任黄德宽、校人事处处长王宏伟参加活动。
  黄德宽在主题发言中介绍了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简称“清华简”)的整体情况,并结合三次经史典籍的重大发现,讲解“清华简”的发现、保护和研究对重新理解中国文明史的重大意义,解读了“清华简”中关于治国理政思想(“中国之治”)的渊源和内涵。
  王宏伟从跨学科和人事工作的角度分享了对中华传统文化与治国理政关系的认识与思考,指出“清华简”中丰富的治理思想对当代国家治理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彭宗超做《学习的心得体会》主题发言。他以书中三篇重要讲话《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和《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例,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蕴含的丰富传统文化内涵,提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治理思想可以和当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指出“中国之治”的优秀思想文化要素跨越了数千年绵延不绝,我们应该精心学习、善于应用。
  社会所党支部教师郑振清、刘求实、曹峰等也从社会治理、社会组织发展、应急管理等角度介绍自己对“中国之治”的历史文化维度的认识和体会。其他两个支部的多位同志结合各自专业和工作做了学习发言。
  最后,三个支部的参会同志分批至出土文献研究保护中心的地下库房参观“清华简”实物。出土文献中心支部书记程浩主持交流,副教授魏栋在库房现场讲解了“清华简”的保护情况。
  2008年以来,“清华简”的发现和研究已成为当今海内外人文社科学界关注的前沿领域,其中关于古代中国治理的丰富思想随着竹简保护和解读的进展不断得到传播。近年来,围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强调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
  剖析和阐释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治理思想,是社会组织、社会治理研究领域乃至整个公共管理学科的重要课题。社会所党支部师生将与出土文献中心及有关单位进一步开展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为解码“中国之治”的丰富内涵贡献力量。同时,本次活动也是社会所党支部组织生活会与支部师生教学研究相结合的又一个基层支部工作创新,有助于同步提高师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和学术能力。
 

三个支部的联合党日活动现场

 


  
 “清华简”中的治国理政思想(左);彭宗超报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学习心得(右)

 

  主题党日活动结束后,社会所党支部接着召开本支部的党员大会,进行支部换届选举。支部书记郑振清代表上一届支委会向党员大会报告工作,总结过去三年的各项支部活动及其经验,反思不足之处。随后,支部选举产生新一届党支部支委
 

社会所党支部召开支部党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

 

 

(供稿:社会所党支部)

电话: (86)10-62783055

传真: (86)10-62782605

关注我们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SPPM公管教学

  • 清华公管干部教育中心

  • 清华·公管校友会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