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2019.05
博士生学术训练营||2019年春定量操作研习俱乐部 第17期
性别视角下的社会科学 一、文章来源[1] Archibong B , Annan F . Disease and Gender Gaps in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Niger's 1986 Meningitis Epidemic[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7, 107(5):530.[2] Wei, Shang-Jin, and Xiaobo Zhang, 2011a, “The Competitive Saving Motive: Evidence from Rising Sex Ratios and Savings Rates in China,”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19 (3): 511- 564. 二、主要内容 1. 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存在着男女性别之间人力资本投资不平衡的问题,特别是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相较于男性人力资本投资更低,对于女性的人力资本投资可能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第一篇文章使用了尼日尔1986年流行性脑膜炎的爆发作为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流行性脑膜炎爆发前后男性与女性受教育年限之间的差别。2. 中国家庭储蓄率高且不断上升,这与强调生命周期因素、预防性储蓄动机、金融发展或习惯形成的传统解释不太相符。第二篇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竞争性储蓄动机:随着性别比例的上升,中国有儿子的父母在婚姻竞争下增加储蓄,以提高儿子对婚姻的相对吸引力,储蓄的压力会波及到...
30
2019.05
博士生学术训练营(总第12期) | 下期预告暨2019春季定量俱乐部招募
12月26日晚18点,博士生学术训练营——定量操作研习俱乐部课程在公共管理学院620会议室按时召开。本期课程主题为空间计量,主讲人为公共管理学院17级博士生张瑾,组员为18级博士生林顺浩和18级博士生王雪纯。研工组组长陈思丞老师出席并主持本期课程。 在本次授课中,主讲团队张瑾等人从四个方面对空间计量进行了由浅入深的细致讲解,分别是空间计量方法的概况、空间统计分析——基于ESDA技术、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基于Geoda和Stata的操作等四个方面。为了让参与的同学更好的理解空间计量,主讲团队提前准备了6篇论文作为案例,以及相应的Geoda 资料和Stata 资料。 为了让大家进一步学习空间计量的知识,主讲团队推荐了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的、保罗·埃尔霍斯特的《空间计量经济学:从横截面数据到空间面板 》一书作为辅助学习材料。 关于为什么要使用空间计量模型,主讲团队从三个方面进行回答:一是传统计量中 Gauss-Markov 假设样本数据的观测值遵循恒定的变化规律,且在不同观测量之间具有不变的一致性。显然在实际中但凡涉及空间区位差异的数据,都不能完全符合这个假设;二是空间异质性;三是空间依赖性。 在依次完成空间计量方法的概况、空间统计分析与空间计量经济...
30
2019.05
博士生学术训练营||2019春定量操作研习俱乐部 第16期
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一、文章来源[1] King G, Pan J, Roberts M E. How Censorship in China Allows Government Criticism but Silences Collective Expression[J].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2013, 107(02): 326-343.[2] Jiang J, Meng T, Zhang Q. From Internet to social safety net: The policy consequences of online participation in China[J]. Governance, 2019: 1–16. 二、主要内容 King et al(2013)首次大规模、多源头分析了网络审查机制。在政府发现、评估和审查之前,研究人员从中国1400个不同的社交媒体网站自动定位、下载和分析上百万的社交媒体信息。通过计算机辅助的文本分析方法,King等对比了在85个不同话题领域中受审查和未受审查的信息。和以往研究不同的是,对国家、领导人和政策进行批评的信息并非最有可能受到官方审查和删除。作者发现审查机制的目的是删除描述、加强和激发群体性事件的信息。政府进行网络审查的目的是预见正在发生或者有可能在未来发生的群体性事件。 电子技术的进步推进了治理的现代化,在过去的20年间,世界范围内多个国家的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建立起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平台来与民众保持沟通。在日本...
25
2019.03
人物 | 舒全峰:做有温度的研究——清华大学蒋南翔奖学金获得者专访
编者按: 舒全峰,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5级博士生,从事公共政策、乡村治理、精准扶贫研究。已在《管理世界》、《公共管理学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提交内参报告10余件,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批示。曾获得教育部博士生国家奖学金、清华大学优秀学生干部、第7届华人公共管理学者研讨会优秀论文奖等40多项荣誉,入围2018年清华大学研究生特等奖学金候选人,最终获得清华大学蒋南翔奖学金。 知乎上曾经有一个数万人参与的热门话题:念了半辈子书的博士如果比不上工作好的大专生赚得多,生活幸福感会如何?舒全峰看到后,在朋友圈写下了这么一段感想:博士这类知识分子的幸福感本就不是以挣得多少为标准,而是要有对社会和历史的担当,通过做有温度的研究去引领知识理论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这种幸福感才真正是妙不可言的。 他是这么想,更是这么做的。 初心:非实践无以立志 2014年寒假,彼时从事科技政策研究的硕士生舒全峰前往深度贫困地区的滇桂黔石漠化山区...
13
2019.03
明德为公,问道海外|公管学院赴印尼实践支队参访印尼劳工部并作主题宣讲
编者按 2月21号上午,在清华大学东南亚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问道印尼”实践支队参访印尼劳工部,并围绕“中国劳动关系法律调整模式的转变“进行主题宣讲。宣讲结束后,双方就中国与印尼两国劳动法差异、国内就业形势、社会保障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印尼劳工部督察Fahrurozi发言 Chapter1 印尼劳工部督察致欢迎词,他介绍了印尼劳工部的基本情况,并对实践支队队员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印尼劳工部督察Fahrurozi发言 清华大学公管学院学生事务办公室主任刘近文老师随后发言,她回顾了公管学院与印尼劳工部友好交流的历程,并代表支队表达了对印尼劳工部工作人员的亲切问候。 公管学院刘近文老师发言 公管学院包堉含博士作主题宣讲 Chapter 2 经过前期与印尼劳工部的沟通,参访当天,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8级博士生、“问道印尼”实践支队成员包堉含受邀在印尼劳工部报告厅就中国劳动法律关系调整模式进行主题宣讲。 实践支队成员包堉含作主题宣讲 包堉含同学首先从历史的角度,将建国后的中国社会划分为4个阶段,计划经济...
13
2019.03
明德为公,问道海外|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印尼开展全球胜任力实践纪实(三)
编者按 2月19日-20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问道印尼”实践支队先后走访了位于印尼雅加达的中冶海外印尼公司和由公管学院2010级院友张思尧(LUKMAN KOSIM)所在的PT.SURYA LAUTAN SEMESTA清关公司。通过对中冶海外印尼公司的调研,实践支队对中资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快速发展的历程、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机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通过访谈院友张思尧,实践支队对海外华人在印尼的创业环境、创业历程有了更真实的了解。 走访中冶海外印尼公司 Chapter1 2月19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问道印尼”实践支队走访了中冶海外印尼公司,与公司总经理槐联国以及公司其他管理人员就中资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的机遇和挑战、企业社会责任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槐联国总经理首先向支队成员介绍了中冶海外印尼公司的基本情况、发展历程及业务模块。中冶印尼公司成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是中国中冶在印尼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作为最早来到印尼的中资企业之一,公司早期以轴承、冶金备件等的贸易为主,此后在印尼资源及配套项目、房建、市政、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独具优势。 中冶海外印尼公司总经理槐联国介绍公司情况 槐总经理分享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一方面从国内向印...
13
2019.03
明德为公,问道海外|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印尼开展全球胜任力实践纪实(四)
编者按 2月21日,在清华大学东南亚中心办公室大力支持下,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问道印尼”实践支队参访了印尼四海一家公益基金(United in Diversity Foundation,简称UID),与基金会首席执行官Indira Baheramsyah女士、高级管理人员Shoby Lawalatta女士就基金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探讨。次日,在清华大学东南亚中心的紧密对接下,实践支队来到了印尼万隆理工学院,与工商管理学院相关领导就印尼国家发展历史和学校办学特色进行了交流和学习,随后参访巴查查兰大学SDG研究中心,调研该中心的整体运作情况。 参访四海一家公益基金(UID) Chapter1 2月21日,公管学院印尼实践团参访了四海一家公益基金(UID)。UID作为一个非营利组织,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政策进程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基金会首席执行官Indira Baheramsyah女士首先向团队成员介绍了UID的整体工作与组织愿景,UID的领导团队由印尼商界、政府和民间社会的领袖组成,旨在激励商界、政府和民间三个部门的领导者为印度尼西亚打造一个新的、积极的民族认同体。UID领导团队在2017年随印尼总统佐科到访中国,并与邱勇校长会谈,达成了合作意向,协助建设了清华大学东南亚中心。 Indira Baheramsyah女士介...
26
2019.02
新书讯 | 国际投资争端的全球治理
书讯 国际投资争端的全球治理高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12月版 作者 高臻,1989年生于上海市,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法学学士,牛津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后转入耶鲁大学法学院)。曾在《读书》、《公共管理评论》、《国外理论动态》、《澎湃新闻·思想市场》等期刊媒体发表论文、译作等数十篇。 前言 与国际贸易体系由WTO领导的多边化特征不同,国际投资体系没有整合一体化的组织和制度设计,而是以一种更为碎片化的形式展现。但在争端解决的问题上,绝大部分国际投资协定同意采用ISDS(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仲裁(也被叫作“国际投资仲裁”)机制来处理投资者与东道国政府之间的投资争端。应该说,ISDS仲裁机制的诞生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对全球治理的需要。而本文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在国际投资争端领域,通过ISDS仲裁机制,建立一套被各国所普遍接受的、统一的全球治理的规则和标准是否是可能的?如果可能,它是如何被制定的?如果不可能,这一体系又是如何实现治理的?本文以质性研究为主,通过对国际投资争端治理体系中国家和仲裁庭之间互动的刻画来分析和展现国际...
21
2019.02
明德为公,问道海外|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印尼开展全球胜任力实践调研
编者按:为深化青年学子对“一带一路”倡议和可持续发展等重大议题的认识,促进青年学子对国际组织、驻外使馆、海外企业等机构就业形势的了解,锻炼青年学子全球胜任力,近日,由清华大学公管学院学生事务办公室主任、研工组常务副组长刘近文,博士生李论、马挺、包堉含、刘星宇,硕士生李宛译、柳馨、黄翔眉、周吴桂子9人组成“问道印尼”实践支队在印度尼西亚顺利进行实践调研。此次实践旨在打造“明德问道”系列海外实践品牌,将公共部门就业引导的范围扩展到海外机构,以“明德为公”的精神,问学子海外发展之“道”,问青年全球胜任力之“道”。 驻印尼大使馆:初识印尼国情 Chapter1 2月18日上午,“问道印尼”实践支队全体成员首先拜访了中国驻印尼大使馆,与中国驻印尼大使馆政治处主任王世焜、外交官尹思言进行了亲切交流。 ▲王世焜、尹思言介绍印尼基本国情 王世焜主任首先简要介绍了印尼的人口、社会、宗教、经济等基本情况,然后就中印关系双边合作等内容和支队成员进行了交流互动。 支队成员针对外交官职业选择与发展等问题与王世焜主任进行了互动交流...
28
2018.12
博士生学术训练营(总第10期) | 上期总结暨下期断点回归预告
12月12日晚18点,博士生学术训练营——定量操作研习俱乐部课程在公共管理学院620会议室按时召开。本期课程主题为倾向得分分配与合成控制法(PSM&SCM),主讲人为公共管理学院17级博士生靳天宇,组员为17级硕士生王英伦和18级硕士生雷柳。研工组组长陈思丞老师出席并主持本期课程。 在课程开始前,陈思丞老师对前期的定量俱乐部课程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并给予充分肯定,提出未来将在定量俱乐部内部实施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从而进一步强化俱乐部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得定量俱乐部课程质量在原先优秀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在本次授课中,主讲团队靳天宇、王英伦、雷柳等人采用方法介绍与案例引入相结合的方式,依次对倾向得分匹配(PSM)和合成控制法(SCM)进行了由浅入深的细致讲解。 主讲人介绍到,在当前的社会学研究中,倾向值匹配(PSM)可以有效的解决样本选择偏误带来的内生性问题,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普适的统计研究方法,并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对于OLS,PSM在模型设定上有一定优势;且当两组协变量差异很大的情况下,OLS一般不能得到稳健的估计结果。而PSM通过匹配,在...
28
2018.12
博士生学术训练营(总第11期) | 上期总结暨下期断点回归预告
12月19日晚18点,博士生学术训练营——定量操作研习俱乐部课程在公共管理学院620会议室按时召开。本期课程主题为断点回归,主讲人为公共管理学院17级博士生耿瑞霞,组员为15级博士生王蔚和18级博士生陈晓阳。研工组组长陈思丞老师出席并主持本期课程。 在本次授课中,主讲团队耿瑞霞、王蔚、陈晓阳等人采用方法介绍与案例引入相结合的方式,依次对全局非线性、局部线性、精确RD、模糊RD进行了由浅入深的细致讲解。 关于断点回归(RDD),主讲人将其概括为升级版的OLS+dummy,在讲解完成“全局非线性和局部线性”和“精确RD和模糊RD”后,主讲团队依次解读了“义务教育法与教育回报率(刘生龙)”、“转移支付的“粘蝇纸效应”(刘畅等)”、“养老金与农村劳动供给(张川川)”、“限行政策与北京空气质量( 曹静等)”4篇论文,作为课堂案例,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所学概念。最后,以“拐点回归”和“一键导出所有回归结果”两个彩蛋结束了本期课程。 通过两个小时的学习,同学们不仅全方位的掌握了RDD思想以及程序,也学习到了如何进行定量研究的研究设计,掌握了基本的编程语言和思路,以及如何在变量关系明确前...
28
2018.12
博士生学术训练营|第四期总结暨第五期预告
12月5日晚18点,定量操作研习俱乐部第四期课程在公共管理学院620会议室按时召开,主讲人为公共管理学院17级博士生范承铭,组员为16级李论和17级苏冬。研工组组长陈思丞老师出席并主持本期课程。 在本次授课中,主讲人范承铭依次对因果推断与反事实、双重差分法(DID)、双重差分法Stata实现、三重差分法(DDD)等知识点进行讲解。 在反事实这一章节,主讲团队引入两个案例:经典研究案例——垃圾焚烧厂的设立对周边地价的影响;生活中的例子——请她看电影。通过案例的介绍,不仅吸引了大家注意力,同时,也帮助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点。 对于本次课程,主讲人总结,定量不是套路,需要大家在体验中进行学习。课程结束后,同学们对课程内容积极进行讨论,并且踊跃提问发言,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大家在交流中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收获颇丰。第四期课程圆满落幕,敬请期待定量俱乐部第五期课程。 第五期预告 下期预告时间:12月12日(周三)晚18:00-20:00地点:公共管理学院620会议室主题:匹配与合成控制法主讲人:靳天宇组员:王英伦、雷柳 小组成员介绍 靳天宇 靳天宇,本科毕业于清...
26
2018.12
博士生学术训练营 | 定量操作研习俱乐部第二讲预告
定量操作研习俱乐部第二讲旨在学习和交流社会科学尤其是经济学研究中常用的工具变量(Instrumental Variables)方法。本期主讲人为公管学院博18汪海建、公管博18王健骁和公管博18包堉含。本次授课将介绍工具变量的适用场景、原理、关键概念、估计方法(包括2SLS、DIF-GMM、SYS-GMM)、实际应用案例以及如何构造好的工具变量,从而初步掌握工具变量方法。 下面让我们来一睹主讲人的风采吧! 汪海建 汪海建,河北沧州人。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15年推免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技术经济学与数量经济学。2018年进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一带一路、创新与经济发展等。 王健骁 王健骁,男,1996年4月出生。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获工学学士学位。2018年直博推免进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攻读公共管理博士学位,主要关注科技政策、政策文献量化、能源政策等相关问题。 包堉含 包堉含,云南曲靖人。2016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和法学院;2018年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管理系,同时结业于北...
26
2018.12
博士生学术训练营|定量操作研习俱乐部第一堂课
为提高学院学生定量研究方法操作水平,充分发挥朋辈互助效应,学院研工组于本学期组建定量操作研习俱乐部,以“同学讲授、小组研习”的俱乐部形式开展定量操作研习活动。本学期定量操作研习俱乐部共24人,分为8组,每组设1名主讲人,2名组员,俱乐部成员于每周三18点到20点展开研习活动。 11月14日晚18点,定量操作研习俱乐部在公共管理学院620会议室开启首次课程,主讲人为公共管理学院14级博士生何明帅,组员为17级博士生陈相凝、18级博士生孔媛。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楠副教授出席本次课程并参与讨论,俱乐部全体成员及近40名同学参与课程,研工组组长陈思丞老师主持本次俱乐部课程。 定量操作研习俱乐部第一堂课 陈思丞老师在发言中表示,本次俱乐部活动初心是为方便学院同学,帮助同学解决研究中的定量操作技术困难。同时,也希望通过俱乐部活动形成学院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的良好氛围,定量操作研习俱乐部作为研工组未来一系列学术活动的开端,将会成为公共管理学院的特色活动之一,充分发挥服务同学的本质。 陈思丞老师发言 首次俱乐部课程主题为“事件史分析”,主讲人何明帅从事件史分析概述、离散时...
26
2018.12
博士生学术训练营|第二期总结暨第三期预告
11月21日晚18点,定量操作研习俱乐部第二期课程在公共管理学院620会议室按时召开,本次课程旨在学习和交流社会科学尤其是经济学研究中常用的工具变量方法。主讲人为公共管理学院18级博士汪海建,组员为18级博士王健骁和包堉含,研工组组长陈思丞老师出席并主持本次俱乐部课程。 在课程开始前,陈思丞老师对上周定量操作研习俱乐部的首期课程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希望俱乐部课程可以越办越好,也希望这种平等交流、共同进步的学习模式可以在公管学院持续传承下去。 在本次授课中,主讲人汪海建依次对工具变量的应用场景、原理、估计方法(包括2SLS、DIF-GMM、SYS-GMM)、实际应用以及如何获取好的工具变量进行讲解。 在课程结束后,同学们积极对课程内容进行讨论,主讲人也对同学们的疑惑一一进行了回答,第二次课程圆满落幕。 下期预告时间:11月28日(周三)晚18:00-20:00主题:结构方程模型主讲人:张楠老师 主讲人介绍 张楠,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工程物理系工学硕士,美国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访问学者;曾挂职北京市朝阳区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任助理,现兼任...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