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2022.04
卓玛:做青藏高原上的一束“烛光”
从高原走出的卓玛第一次重返青藏是与支教的学生相见所遇的人们成为她心中的云朵和草原而卓玛成为了他人微亮的烛光第二次重返青藏是与家乡基层相接卓玛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前赴后继不啻微芒,造炬成阳“感恩与坚持”是贯穿在卓玛一路上的蜕变与进步也是不曾忘记的最真挚淳朴的初心卓玛,西藏昌都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级硕士。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卓玛曾赴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工作。2021年毕...
03
2022.01
清华公管学院2021级硕士生俞逸晨获评“2021年清华大学学生年度人物”
在乡村的泥土中深耕转眼间,我在南涧县西山村的泥土大地中深耕将近两年,回忆起驻村工作以来的点点滴滴不免思绪万千。能参与到南涧的脱贫攻坚工作中,虽步履艰辛但深感三生有幸,这将是我人生中最愉快、最难忘的一段经历,也是最宝贵、最值得珍藏的一段时光。克服困难,熟悉工作从接到学校选派的通知到实际踏上南涧的大地,不过短短两周。彼时手头上的工作已令我应接不暇,来不及提前充分了解南涧县情和西山村貌,就一路风程仆...
21
2020.10
清华公管成功举办2021级学术研究生招生在线宣讲会
8月21日下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功举办2021级学术研究生招生在线宣讲会。宣讲会由学院院长助理、教学办主任慕玲主持,学院党委书记彭宗超教授、副院长王亚华教授、学位分委员会主席程文浩教授、副院长朱旭峰教授分别就学院发展及未来前景、学院教学项目总体情况、学术硕士和博士项目以及国际双硕士学位项目进行介绍。宣讲会邀请公管学院2020届博士毕业生郭施宏和硕士毕业生李宛译分享在公管学院的学习体会和收获,本次招生宣讲会累计吸引了近万人次在线参与。 慕玲老师主持在线宣讲会 彭宗超教授从学院概况、发展成绩及未来规划三个方面对公管学院进行了全面介绍。他指出公管学院秉承“明德为公”的院训,人才培养以德领能选育英才,教学科研以公致远泽被天下。2020年是公管学院建院20周年,公管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各方面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面对新形势、新环境、新挑战,清华公管将继续做好中国公共管理走向世界的窗口和桥梁,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读懂中国。 彭宗超教授介绍学院发展 王亚华教授对学院的教学项目作了总体介绍,包括博士项目、学术硕士项目、MPA/EMPA/MPA-EMBA项目、本科辅修项目、国际项目以及证书项目,共计...
21
2020.10
【研究生教改研讨月】清华公管学院召开学术生培养委员会
9月9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术生培养委员会就学术研究生教育改革召开讨论会议。会议由学院副院长王亚华主持,出席会议的有学院党委书记彭宗超,教学办主任慕玲,学院学术生培养委员会刘志林、戴亦欣、吕孝礼、蒙克、张鹏龙等委员,以及教学办老师等10多人。此次会议是公管学院践行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研讨月”活动组织的系列讨论会之一,旨在通过交流研讨学术研究生的培养环节,推动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此次会议就博士生修业年限、博士生招生选拔机制、硕士生考核小组、专业博士设置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王亚华教授首先通报了学校关于研究生修业年限的规定,介绍了学校对硕士和博士生最长修业年限的具体要求,对学院目前各年级超修业年限博士生的情况进行了汇报,并介绍了学校关于创新成果和加强研究生论文质量的要求。根据相关要求,针对硕士生的学位论文需要设置考核小组,对硕士论文的中期完成情况进行质量检查,为此委员会就硕士考核小组的组成规则进行讨论并提出具体方案。教学办杨晓曚老师对学院目前的博士生招生选拔机制进行了介绍,随后委员会的老师围绕博士生招生方式进行了热烈讨论。 王亚华老师主持会议 在此次会议前,教学办对博士研究生和学术硕...
21
2020.02
清华公管开学第三天③:全校课程《大数据治理与政策》的在线教学
清华公管开学第三天③:全校课程《大数据治理与政策》的在线教学
12
2019.08
清华大学-日内瓦大学可持续发展公共政策双硕士学位项目介绍
清华大学—日内瓦大学 可持续发展公共政策双硕士学位项目介绍 一、 项目背景 联合国在2015年9月的联合国峰会上正式宣布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共17项, 从三个维度为可持续发展设定了宏伟目标,即通过善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包容与环境的可持续性。 为实现上述目标,培养更多未来能参与并胜任全球事务治理工作的高水平人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瑞士日内瓦大学社会科学院(the Geneva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 the University of Geneva)通过整合双方优势教育资源,共同设计建设了可持续发展公共政策双硕士学位项目(Master of Public Polic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简称(MPP-SDG),并于2018年正式启动。 二、 培养目标与特色 ● 高端定位 面向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全面提升学生分析与解决有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理念、知识与技能,培养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实践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 多元方向 两校课程设置既重视基础核心课程,也提供了覆盖可持续的人类发展、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未来城市与区域政策等多个方向的专业课程可供学生自主选择。 ● 全球视野 充分发挥双方国际化联合培养...
08
2019.07
知识促发展,践行新时代 | 公管学院玉溪实践支队深入开展走访调研活动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自6月26日实践启动会以来,公管学院玉溪支队深入生产、服务一线,开展系列走访调研活动,在调查中学习、在研究后发声。同学们珍惜机会、立足岗位、转变身份,以七大课题为载体,通过在不同单位跟班工作、分组调研等形式,切实了解地方发展需求、学习基层治理经验,努力在公共服务实践中实现学术研究助力地方发展。 “智慧城市”课题小组首先与市委政研室、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人员进行座谈,在熟悉玉溪市智慧城市建设情况的基础上,依次走访政务大厅、城管局、华为云等单位和企业,对玉溪市智慧城市数据架构、决策机制、政企合作模式等进行了深入调研,直面智慧城市建设前沿问题与核心矛盾,并在总结、对比中探寻可能的解决途径。 “智慧城市”课题小组在政府服务大厅调研 “战略性新兴产业”课题小组在对历史资料文本研究的基础上,访谈市科技局主要领导,对市科技体制改革、科技成果转化、财政资源约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与支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课题小组计划通过对一手数据、往来文件等资料的搜集整理,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对既有措施进行实证评估,进而厘清结构性问题背后的逻辑。 “战略性...
13
2019.03
明德为公,问道海外|公管学院赴印尼实践支队参访印尼劳工部并作主题宣讲
编者按 2月21号上午,在清华大学东南亚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问道印尼”实践支队参访印尼劳工部,并围绕“中国劳动关系法律调整模式的转变“进行主题宣讲。宣讲结束后,双方就中国与印尼两国劳动法差异、国内就业形势、社会保障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印尼劳工部督察Fahrurozi发言 Chapter1 印尼劳工部督察致欢迎词,他介绍了印尼劳工部的基本情况,并对实践支队队员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印尼劳工部督察Fahrurozi发言 清华大学公管学院学生事务办公室主任刘近文老师随后发言,她回顾了公管学院与印尼劳工部友好交流的历程,并代表支队表达了对印尼劳工部工作人员的亲切问候。 公管学院刘近文老师发言 公管学院包堉含博士作主题宣讲 Chapter 2 经过前期与印尼劳工部的沟通,参访当天,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8级博士生、“问道印尼”实践支队成员包堉含受邀在印尼劳工部报告厅就中国劳动法律关系调整模式进行主题宣讲。 实践支队成员包堉含作主题宣讲 包堉含同学首先从历史的角度,将建国后的中国社会划分为4个阶段,计划经济...
13
2019.03
明德为公,问道海外|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印尼开展全球胜任力实践纪实(四)
编者按 2月21日,在清华大学东南亚中心办公室大力支持下,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问道印尼”实践支队参访了印尼四海一家公益基金(United in Diversity Foundation,简称UID),与基金会首席执行官Indira Baheramsyah女士、高级管理人员Shoby Lawalatta女士就基金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探讨。次日,在清华大学东南亚中心的紧密对接下,实践支队来到了印尼万隆理工学院,与工商管理学院相关领导就印尼国家发展历史和学校办学特色进行了交流和学习,随后参访巴查查兰大学SDG研究中心,调研该中心的整体运作情况。 参访四海一家公益基金(UID) Chapter1 2月21日,公管学院印尼实践团参访了四海一家公益基金(UID)。UID作为一个非营利组织,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政策进程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基金会首席执行官Indira Baheramsyah女士首先向团队成员介绍了UID的整体工作与组织愿景,UID的领导团队由印尼商界、政府和民间社会的领袖组成,旨在激励商界、政府和民间三个部门的领导者为印度尼西亚打造一个新的、积极的民族认同体。UID领导团队在2017年随印尼总统佐科到访中国,并与邱勇校长会谈,达成了合作意向,协助建设了清华大学东南亚中心。 Indira Baheramsyah女士介...
13
2019.03
明德为公,问道海外|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印尼开展全球胜任力实践纪实(三)
编者按 2月19日-20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问道印尼”实践支队先后走访了位于印尼雅加达的中冶海外印尼公司和由公管学院2010级院友张思尧(LUKMAN KOSIM)所在的PT.SURYA LAUTAN SEMESTA清关公司。通过对中冶海外印尼公司的调研,实践支队对中资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快速发展的历程、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机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通过访谈院友张思尧,实践支队对海外华人在印尼的创业环境、创业历程有了更真实的了解。 走访中冶海外印尼公司 Chapter1 2月19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问道印尼”实践支队走访了中冶海外印尼公司,与公司总经理槐联国以及公司其他管理人员就中资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的机遇和挑战、企业社会责任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槐联国总经理首先向支队成员介绍了中冶海外印尼公司的基本情况、发展历程及业务模块。中冶印尼公司成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是中国中冶在印尼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作为最早来到印尼的中资企业之一,公司早期以轴承、冶金备件等的贸易为主,此后在印尼资源及配套项目、房建、市政、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独具优势。 中冶海外印尼公司总经理槐联国介绍公司情况 槐总经理分享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一方面从国内向印...
28
2019.02
清华公管学生赴韩国KDI School参加2019年NASPAA-Batten全球学生模拟大赛
2月23日,2019年NASPAA-Batten全球学生模拟大赛亚洲区比赛在韩国KDI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举行,本届大赛的主题为“全球移民与难民危机”。大赛在全球11个赛区同步举行,吸引了来自27个国家137所院校的585名同学参赛。清华公管学院由IMPA硕士项目主任郑振清副教授担任领队,由案例中心助理城玥负责组织协调,派出五名硕士生参赛,他们分别是MPA项目的中国学生王晨杰,IMPA-BRI项目的巴基斯坦学生Bushra Batool Zaidi,MPP-SDG项目的越南学生Lincoln Quang Duong,文莱学生Rasyidah Ibrahim和哥伦比亚学生Andrés Melendro Blanco。经过为期一天的激烈角逐,清华大学代表队成功进入最后陈述展示环节,表现优异。 清华大学同学模拟担任“第二世界”中Capalla国的五位领导人 大赛简介 NASPAA(全球公共管理院校联盟)每年组织面向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政策模拟大赛,致力于为全球高校MPA同学提供一个学习探索和思想交流的平台,引导学生使用科学的决策模拟工具,探索解决公共政策问题的有效方案,提高学生的系统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促进将模拟教学法向全球高校推广。这是NASPAA第五次举办比赛,也是其第三次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弗兰克·巴顿领导力与公...
21
2019.02
明德为公,问道海外|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印尼开展全球胜任力实践调研
编者按:为深化青年学子对“一带一路”倡议和可持续发展等重大议题的认识,促进青年学子对国际组织、驻外使馆、海外企业等机构就业形势的了解,锻炼青年学子全球胜任力,近日,由清华大学公管学院学生事务办公室主任、研工组常务副组长刘近文,博士生李论、马挺、包堉含、刘星宇,硕士生李宛译、柳馨、黄翔眉、周吴桂子9人组成“问道印尼”实践支队在印度尼西亚顺利进行实践调研。此次实践旨在打造“明德问道”系列海外实践品牌,将公共部门就业引导的范围扩展到海外机构,以“明德为公”的精神,问学子海外发展之“道”,问青年全球胜任力之“道”。 驻印尼大使馆:初识印尼国情 Chapter1 2月18日上午,“问道印尼”实践支队全体成员首先拜访了中国驻印尼大使馆,与中国驻印尼大使馆政治处主任王世焜、外交官尹思言进行了亲切交流。 ▲王世焜、尹思言介绍印尼基本国情 王世焜主任首先简要介绍了印尼的人口、社会、宗教、经济等基本情况,然后就中印关系双边合作等内容和支队成员进行了交流互动。 支队成员针对外交官职业选择与发展等问题与王世焜主任进行了互动交流...
21
2018.08
清华大学—日内瓦大学可持续发展公共政策双硕士学位项目介绍
清华大学—日内瓦大学 可持续发展公共政策双硕士学位项目介绍 一、 项目背景 联合国在2015年9月的联合国峰会上正式宣布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共17项, 从三个维度为可持续发展设定了宏伟目标,即通过善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包容与环境的可持续性。 为实现上述目标,培养更多未来能参与并胜任全球事务治理工作的高水平人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瑞士日内瓦大学社会科学院通过整合双方优势教育资源,共同设计建设了可持续发展公共政策双硕士学位项目(Master of Public Polic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简称(MPP-SDG),并于2018年正式启动。 二、 培养目标与特色 ● 高端定位 面向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全面提升学生分析与解决有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理念、知识与技能,培养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实践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 多元方向 两校课程设置既重视基础核心课程,也提供了覆盖可持续的人类发展、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未来城市与区域政策等多个方向的专业课程可供学生自主选择。 ● 全球视野 充分发挥双方国际化联合培养的优势,帮助学生建构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视...
21
2018.08
清华大学-华盛顿大学大数据下的公共与全球治理双硕士学位项目介绍
清华大学-华盛顿大学 大数据下的公共与全球治理双硕士学位项目介绍 一、 项目背景 为了进一步落实清华大学-华盛顿大学合作协议,更好地培养大数据条件下公共与全球治理领域的高水平国际化人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盛顿大学埃文斯公共政策与治理学院共同开设大数据下的公共与全球治理硕士双学位项目(MPA in Big data for Public and Global Governance,简称MPA-BDG),并将于2019年正式启动。 该项目致力于将公共管理理论知识与大数据专业技术有机结合,凭借一流的国内外师资队伍、完善的联合培养模式和国际化的交流平台,持续引领大数据条件下公共与全球治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未来发展。 二、 培养目标与特色 大数据下的公共与全球治理硕士双学位项目(MPA-BDG)充分利用两校两院优势,借助清华大学-华盛顿大学全球创新学院(GIX)平台,致力于培养具有大数据理解与分析能力,能够运用大数据推动公共政策的改革与进步,促进公共与全球治理水平提升的国际化专门人才。 主要特色: 1、 服务前沿:利用大数据技术推动公共决策与全球治理水平提升是如今国内外学术与实践的前沿热点问题之一。项目聚焦该领域培养国际化高级人才能很好地服务国内...
10
2017.10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8年公共管理学术硕士研究生全国统考招生简章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18年公共管理学术硕士研究生 全国统考招生简章 公共管理学术硕士(专业名称:公共管理,专业代码:120400)教育致力于培养掌握现代国际、国内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理论与方法、从事国际国内公共事务工作的高级专业应用型人才。 12月全国统考招生,除了普通学术硕士招生外,将以国际双硕士学位特别是以与日内瓦大学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公共政策(MPP-SDG)项目招生为主。 一、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必须在研究生入学前取得本科毕业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两年或两年以上(2016年8月31日前大专毕业),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含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但必须满足以下条件:a.在核心期刊上以第一或第二作者发表过文章;b.辅修过所报专业本科的全部主干课程;c.本人英语水平证明。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4...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