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2023.05
优博微展2022|王英伦:科层组织中的信息失真:基于中国环境治理的实证研究
优博微展2022|王英伦:科层组织中的信息失真:基于中国环境治理的实证研究
12
2023.05
优博微展2022|王友奎:官员激励、环境压力与数字时代地方政府组织声誉建构
优博微展2022|王友奎:官员激励、环境压力与数字时代地方政府组织声誉建构
02
2023.01
2022年北京市优博巡展——魏钰明:《智能治理与公众认同:城市大脑的社会合法性研究
2022年北京市优博巡展——魏钰明:《智能治理与公众认同:城市大脑的社会合法性研究
13
2022.05
1204公共管理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2021年度报告
.
21
2021.12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级博士生谢晓虹获得行政长官社区服务奖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级博士生谢晓虹获得行政长官社区服务奖
21
2021.12
杜娟 | 2283封邮件和10000个小时——清华大学一二·九奖学金获得者
杜娟 | 2283封邮件和10000个小时——清华大学一二·九奖学金获得者
04
2021.03
【优博微展2020】李萌|碳不平等的测度与机制: 基于贸易隐含碳视角的分析
【优博微展2020】李萌|碳不平等的测度与机制: 基于贸易隐含碳视角的分析
21
2020.10
清华公管成功举办2021级学术研究生招生在线宣讲会
8月21日下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功举办2021级学术研究生招生在线宣讲会。宣讲会由学院院长助理、教学办主任慕玲主持,学院党委书记彭宗超教授、副院长王亚华教授、学位分委员会主席程文浩教授、副院长朱旭峰教授分别就学院发展及未来前景、学院教学项目总体情况、学术硕士和博士项目以及国际双硕士学位项目进行介绍。宣讲会邀请公管学院2020届博士毕业生郭施宏和硕士毕业生李宛译分享在公管学院的学习体会和收获,本次招生宣讲会累计吸引了近万人次在线参与。 慕玲老师主持在线宣讲会 彭宗超教授从学院概况、发展成绩及未来规划三个方面对公管学院进行了全面介绍。他指出公管学院秉承“明德为公”的院训,人才培养以德领能选育英才,教学科研以公致远泽被天下。2020年是公管学院建院20周年,公管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各方面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面对新形势、新环境、新挑战,清华公管将继续做好中国公共管理走向世界的窗口和桥梁,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读懂中国。 彭宗超教授介绍学院发展 王亚华教授对学院的教学项目作了总体介绍,包括博士项目、学术硕士项目、MPA/EMPA/MPA-EMBA项目、本科辅修项目、国际项目以及证书项目,共计...
21
2020.02
清华公管开学第三天②:博士生课程《国家与社会》的在线教学
清华公管开学第三天②:博士生课程《国家与社会》的在线教学
21
2020.02
清华公管开学第三天①:博士生课程《定量研究方法II》的在线教学
清华公管开学第三天①:博士生课程《定量研究方法II》的在线教学
08
2019.07
优秀毕业生代表舒全峰发言:以梦为马 不负昭华
舒全峰 2015级博士毕业生 ——在2019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亲友,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我是2015级博士毕业生舒全峰,十分荣幸能够在今天跟大家一起迎接我们毕业生的新时代,越临近毕业越忙,好在等忙完今天的事,又可以接着忙明天的事了。 感谢几年来清华大学给我们提供的最顶级的教育资源和最优秀的师资团队,“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学生的点滴成长正是得力于老师们在课堂内外的谆谆教导;感谢公管学院一直以来对学生培养的高标准和严要求,让我们不少人在这个“清华最难毕业院系”里多享受了几年美好的学生时光;也感谢学院兢兢业业的保安小哥和保洁阿姨们,为我们提供了最安全、整洁和舒适的学习空间。在全球数十亿人中能与大家同为清华社区的一员,是我们共同的荣耀;能得到老师同学们的帮助和指导,是我一生的荣幸。 对于今天的绝大多数人来说,从我们穿上学位服的这一刻开始,意味着严格意义上的求学之路即将结束,但是,人生的学习旅程才刚刚开始。过去几年,清华大学和公管学院教给了我们什么?我们又将背上怎样的行囊踏上未来的人生旅程?很荣幸能够跟大家...
08
2019.07
知识促发展,践行新时代 | 公管学院玉溪实践支队深入开展走访调研活动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自6月26日实践启动会以来,公管学院玉溪支队深入生产、服务一线,开展系列走访调研活动,在调查中学习、在研究后发声。同学们珍惜机会、立足岗位、转变身份,以七大课题为载体,通过在不同单位跟班工作、分组调研等形式,切实了解地方发展需求、学习基层治理经验,努力在公共服务实践中实现学术研究助力地方发展。 “智慧城市”课题小组首先与市委政研室、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人员进行座谈,在熟悉玉溪市智慧城市建设情况的基础上,依次走访政务大厅、城管局、华为云等单位和企业,对玉溪市智慧城市数据架构、决策机制、政企合作模式等进行了深入调研,直面智慧城市建设前沿问题与核心矛盾,并在总结、对比中探寻可能的解决途径。 “智慧城市”课题小组在政府服务大厅调研 “战略性新兴产业”课题小组在对历史资料文本研究的基础上,访谈市科技局主要领导,对市科技体制改革、科技成果转化、财政资源约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与支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课题小组计划通过对一手数据、往来文件等资料的搜集整理,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对既有措施进行实证评估,进而厘清结构性问题背后的逻辑。 “战略性...
30
2019.05
博士生学术训练营||2019年春定量操作研习俱乐部 第18期
环境污染与监管的定量分析 一、文章来源[1] Malhotra, N., Monin, B., & Tomz, M. (2019). Does Private Regulation Preempt Public Regulati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13(1), 19-37. [2] Monogan, J. E., Konisky, D. M., & Woods, N. D. (2017). Gone with the Wind: Federalism and the Strategic Location of Air Polluters.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61(2), 257-270. 二、数据和代码下载文章1:https://dataverse.harvard.edu/dataset.xhtml?persistentId=doi:10.7910/DVN/ARIQT2 文章2:https://dataverse.harvard.edu/dataset.xhtml?persistentId=doi:10.7910/DVN/EBF7XW 三、主要内容 Malhotra et al (2019)主要探讨了美国企业应对政府环境监管的一种“抢先(Preempt)”策略:环境污染企业通过主动实施较为温和的自我监管,规避政府可能出台的更为严厉的监管政策。以往研究商业权力的文献主要关注商业利益集团的游说(lobbying)对美国政府决策的影响,而“抢先(Preempt)”策略则是企业“以退为进”影响政府决策的另一种方式。通过对六种环保议题(食品塑料包装、转基因食品、新型杀虫剂、风力涡轮机导致鸟类死亡、鱼类过度捕捞、...
30
2019.05
博士生学术训练营||2019春定量操作研习俱乐部 第14期
文本挖掘技术在比较政治学中的应用 文章来源[1]Pan, J., & Chen, K. (2018). Concealing Corruption: How Chinese Officials Distort Upward Reporting of Online Grievance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12(3), 602-620.[2]Pan, J. (2017). How Chinese officials use the Internet to construct their public image. Political Science Research and Methods, 1-17. 主要内容本次分享将首先介绍文本挖掘技术,特别是无监督机器学习方法的基本思路,并对R语言的基本操作做一简要讲解。随后,将对斯坦福大学传播系助理教授Jennifer Pan的两篇使用文本挖掘技术研究中国政治的论文进行复制。最后,总结文本挖掘在比较政治学中应用的现状,并以一个研究设计为例,讲解研究者如何将主题模型与经典的计量模型方法相结合。01论文一 题目:信息上报中的扭曲行为 Concealing Corruption: How Chinese Officials Distort Upward Reporting of Online Grievances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地方政府迸发出巨大的活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央有能力收集下级官员行为的可靠信息。总的来说,网络参政议政是转型国家改善对下级官员监督的一种方法。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本文发现,...
30
2019.05
博士生学术训练营暨2019春定量操作研习俱乐部 第15期
官员晋升与政治激励 一、文章及数据来源 [1] Jiang Junyan, Making Bureaucracy Work: Patronage Networks, Performance Incentiv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017, 62(4): 982-999. 数据来源:蒋俊彦个人网站 https://www.junyanjiang.comdo-file来源:AJPS官网dataversehttps://dataverse.harvard.edu/dataset.xhtml?persistentId=doi:10.7910/DVN/XZ0IZE [2] James Kai-Sing Kung & Shuo Chen, The Tragedy of the Nomenklatura: Career Incentives and Political Radicalism during China’s Great Leap Famin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2011, 105(01):27-45. 数据及do-file来源:陈硕个人网站 http://ccs.fudan.edu.cn/research.htm 二、主要内容Kung & Chen(2011)关注到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不同省份的政治激进存在巨大差异的现象,其视野从意识形态和官员特征等传统归因拓展出去,探寻职业晋升作为一种政治激励。作者以“大跃进”期间过量粮食采购作为政治激进的衡量指标,发现省区间政治激进程度的差异根植于官员政治生涯激励的系统性模式,而政治激进作为政治忠诚的表现成为了特殊时期的主...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