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2025年亚洲公共管理学会年会(AAPA)在清华大学启幕

2025-10-22

阅读:

2025年10月17日至19日,以“亚洲公共管理:新世纪廿五年与未来之路”(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Asia: The First Quarter of the 21st Century and Beyond)”为主题的2025年亚洲公共管理学会(Asian Association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AAPA)年会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清华公管学院”)召开。本届年会由AAPA与清华公管学院联合主办,也作为清华公管学院成立25周年活动之一,汇聚了来自全球60余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近200位专家学者。与会者齐聚清华园,在深度交流与思想碰撞中,回望亚洲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绘就未来发展的崭新蓝图。

与会人员合影

10月18日下午,年会开幕式隆重举行。开幕式由清华公管学院院长、AAPA副主席朱旭峰教授主持。他指出,过去二十五年,亚洲公共管理经历了快速且深刻的变化。面向未来,我们不仅需要系统审视亚洲治理体系的结构性变革,也需明确各类机构在全球互联格局下提升应对能力的敏捷性路径,从而携手描绘公共服务发展的清晰未来。朱旭峰进一步表示,时值清华公管学院建院二十五周年,学院与AAPA联合主办本届年会,旨在借此学术盛会回顾发展历程、重申学院使命,为公共管理领域前行凝聚智慧、注入动能。

朱旭峰主持开幕式

会议特邀AAPA主席、印度尼西亚加查马达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系教授Agus Pramusinto与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苏世民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薛澜分别致欢迎辞。

Agus Pramusinto致欢迎辞

薛澜致欢迎辞

Agus Pramusinto在致辞中指出,AAPA聚集了亚洲公共管理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学会通过讨论治理挑战、建言公共政策、增强机构能力及构建合作生态,推动亚洲公共管理向更加开放、数据驱动的方向转型,以构建一个具有适应性、创新性并能持续增进公共福祉的现代治理体系。

薛澜代表中国公共管理学界对与会人员致以热烈欢迎,并对清华公管学院建院二十五周年表示祝贺。他充分肯定了学院在推动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引领公共治理实践创新以及促进国际交流与全球合作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并深刻阐释了本届会议主题所承载的时代内涵。他呼吁学者们以此为契机,深化交流互鉴,加强跨国比较研究与务实合作,共同探索面向未来的公共管理发展新路径。

开幕式的主旨演讲环节由日本明治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主任与教授、AAPA司库Masao Kikuchi主持。

Masao Kikuchi主持演讲环节

美国公共行政学会国际委员会主席、AAPA前主席、国际行政科学学会前主席、韩国延世大学荣休教授Pan Suk Kim发表了题为“穿越动荡:碎片化世界中亚洲公共行政的演进与责任”(Navigating Turbulence: The Evolution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Asian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a Fragmented World)的主旨演讲。他指出,当前国际格局的基调正由合作转向竞争,导致全球治理呈现碎片化,并与各国间深度的相互依存形成复杂张力。面对这一地缘政治现实,他呼吁亚洲公共管理学者必须坚守思想独立性。他进一步强调,亚洲公共管理已步入从“追赶者”向“引领者”转型的关键阶段,为此,各国学者应立足全球最佳实践,着力构建兼具韧性与前瞻性的治理体系。

Pan Suk Kim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与教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董事郑永年,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亚洲公共政策发表了主旨演讲,题为“人工智能时代亚洲公共政策的三重挑战”(Three Challenges for Asian Public Policy in the Age of AI)。郑永年首先表达了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深切关切。他指出,以深度伪造为代表的AI技术正在冲击社会信任与事实认知的基础,未来政策研究必须思考如何在AI主导的信息环境中捍卫独立判断与人类基本价值。他强调,东亚地区凭借开放政策、制度创新与稳定治理,实现了从贫困到富裕的“群体性崛起”。展望未来,他提出亚洲应继续推进“单边开放”以保持增长动力,将制度创新与本土实际紧密结合,并坚持“智识自主”,在全球知识体系中保持独立性与创造力。

郑永年发表主旨演讲

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公共行政学院院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公共政策教授Andrew Podger以“21世纪亚洲公共管理:成就与挑战”(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Asia in the 21st Century: Achievements and Challenges)为题发表演讲,回顾了亚洲公共管理在本世纪以来取得的显著成就,包括亚洲各国在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改善以及民主参与程度深化等方面。同时,他也指出了当前全球范围内出现的“公共行政倒退”现象,并建议通过“再平衡”改革重塑政府能力与廉洁形象。他强调,亚洲国家应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互鉴,共同提升治理效能。此外,他重申民主原则与法治精神的重要性,倡导建立开放、建设性的跨国对话机制,以推动公共管理的持续进步。

Andrew Podger发表主旨演讲

加拿大卡尔顿大学荣休校长讲席教授、哈马德・本・哈利法大学公共政策学院创始院长、国际比较政策分析学会副会长Leslie A. Pal,围绕“21世纪的公共行政:经验、设计与多样性”(21st Century Public Administration: Experience, Design, Diversity)主题,分享了其对当代公共管理的深刻洞察。他指出,亚洲是全球公共管理创新发展中的引领力量。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时代变革,他提出应以“经验—设计—交付”为框架,重塑公共管理体系:在教学中,应推动体验式学习成为核心,以实习实践、项目制课程与国际交流逐步替代传统课堂模式;在研究中,需强化田野调查与实证接触,弥补人工智能难以替代的“经验维度”;在政策设计上,要坚持以用户为中心,打造简洁、公平且彰显人文尊严的公共服务;在服务交付中,则需促进协同创新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构建区域性公共部门创新平台,实现理论、实践与技术的有机联动。

Leslie A. Pal发表主旨演讲

除参与主旨演讲的嘉宾外,论坛还汇聚了其他多位全球公共管理领域的杰出代表。出席嘉宾包括:中国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AAPA前主席吴建南,菲律宾大学迪利曼分校国家公共行政与治理学院荣誉教授、AAPA前主席与战略顾问Alex B. Brillantes Jr.,韩国成均馆大学国际事务副校长、东亚合作中心主任、治理研究生院与公共行政学系教授Rosa Minhyo Cho,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经济研究大学副校长与教授Constantin Marius Profiroiu,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公共政策与行政学院院长与副教授Jennifer Stewart,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公共管理中心主任与副教授Jue Wang,以及菲律宾瓦伦苏埃拉市立大学公共行政与治理学院院长、研究生院院长Michville A. Rivera。

此外,来自菲律宾、韩国、加拿大、罗马尼亚、日本、泰国、新加坡、印度、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多所高校及机构的学者代表也一同出席了开幕式,其中包括澳门大学、布加勒斯特经济研究大学、成均馆大学、菲律宾发展学院、卡尔顿大学、金达尔全球大学、南洋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瓦伦苏埃拉市立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朱拉隆功大学、清迈大学等。

10月18日至19日,会议在开幕式后围绕公共管理重要议题密集开展了24场平行论坛,中外参会者聚焦各细分领域展开系统研讨。现场交流热烈,观点交锋频现,在思想碰撞中为亚洲公共管理的过去与未来凝聚了共识,开拓了思路。



供稿丨国际合作与交流办

电话: (86)10-62783055

传真: (86)10-62782605

关注我们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SPPM公管教学

  • 清华公管干部教育中心

  • 清华·公管校友会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