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绥解读“养老金并轨”改革决定
来源:北京晚报 2015-01-15 清华教授杨燕绥解读“养老金并轨”改革决定—— “政策将引导公众晚退休” 昨日下午,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养老金并轨这一争议话题,终于走出关键一步。 然而“决定”之后,仍有诸多问题尚待解答,无论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还是“职业年金”,都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疑问 “我今年退休,15年的养老保险能视同缴费了吗” 张家林(化名,60岁,北京市公务员,2015年4月将正式退休):我们这种基层单位,退休都是按部就班的,没有什么特殊性。虽然规定改了,我也没什么特别担心的,因为养老金并轨说了挺长时间了,同事也讨论过,最担心的一拨人,是那些四五十岁的,他们担心两头够不着,利益受到损害。我这种“老人”就不太担心,这次文件里也说了,“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之前公务员退休,工资是和工龄无关的,这么一改,就和工龄有关了,我想,工龄大于平均工龄的人,可能还会涨一些,因为不是说低于平均工龄的都不能降低吗。说白了就是并轨不会亏,没准钱还能多点。因为你要推进改革,得让要退休的人安心才行。 按照我这个级别,现在退休应该可以拿5000出头,...
2015/02/15
详情
胡鞍钢:中国高校教师不应是西方话语的传声筒
来源:清华大学藤影荷声 2015-02-12 记者:李正穹 吴楚 “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具有的奉献精神和他们在授课中传递的正能量、建设性是占主流的,他们是埋头苦干、辛勤耕耘的‘沉默的绝大多数’。”2月9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在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专访时说。 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群体作为高校重要有机组成,其思想政治觉悟及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直接影响高校学生能否“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中国青年网记者专门就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宣传工作等问题约访胡鞍钢,他欣然答应并表示,这一问题“很有深入谈一谈”的必要。 胡鞍钢1985年开始从事国情研究,1996年开始在清华大学授课。在他看来,高校一直以来都存在争夺领导权和话语权问题,对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群体而言,无论教学还是科研,都要把握“与中国兴盛同行”的政治方向和学术道路,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基于中国国情、中国道路、中国制度和中国创新,在自觉自信中“传道授业解惑”。针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课缺乏学生吸引力的现象,胡鞍钢也提出“增加课程四个含金量”、“最好成为中国问题专家”、“思政课应聘任最好老师主动担任”等建议。 ...
2015/02/15
详情
朱旭峰:中国智库建设的十大“关键词”
来源:光明日报 2015-02-04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近期,中办、国办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在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过程中,我们应深刻理解中国智库建设的十大“关键词”。 关键词一:专业 专业性是智库区别于其他政策参与者的本质特征。作为政府决策“外脑”,智库的职能就是在决策过程中向治国理政者提供专业政策分析和决策咨询。随着党和国家面对的内、外部决策事项日益复杂,决策者越来越需要来自专业智库的智力支持。智库的专业性意味着如下几点:首先,专家对自己的研究领域有长期积累。其次,专家应甘于坐冷板凳,对非热点问题进行扎实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对国家决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战略知识储备。最后,专家应对政策问题有跨专业的认识。政策问题之所以复杂,就是因为其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因此,智库里应既有跨专业的通才,也有很多关注相同政策问题但又来自不同学科的专家。 关键词二:影响 传统观点认为,智库要发挥其影响力,必须和政府之间建立直接渠道,以便将研究成果向政府决策者输送。因此一直有中国智库“只...
2015/02/15
详情
杨燕绥:深度人口老龄化下的五大预警
来源: 《国家治理》周刊 阅读提示: 中国人口统计数据显示,2010 年中国老年赡养比约为8:1,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的比例将迅速降为5:1,2030 年为3.5:1;2050 年为2:1,老年赡养负担接近德国和日本,较英国和美国严重。 如果老年人口持续低收入和低消费,服务业的发展将因缺乏购买力而停滞,产业结构转型和人口结构变化将难以实现同步和互相匹配,从而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衡量人口老龄化需要研究实际赡养比 国际社会界定一个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有两个标准:一是进入老龄化,即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联合国标准)。按照这个标准,美国在1965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在2001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二是进入深度老龄化,其老年人口赡养比达到5:1(学术标准),即五个劳动人口(15~64岁)供养一个65岁以上的老人。基于这个比例,养老金税率可以定为10%;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为90%,用于养孩子和买房子;养老金的替代率是工资收入的50%,用于养老和医疗,即“10:9:5最低赡养率”。这个比例是两代人均可以接受的,而且是边界值,一旦老年人口赡养比变为4:1甚至3:1等,则养老金税率上升,养老金替代率下降,一系列社会问题将随...
2015/01/27
详情
于安:法治政府的建设与保障机制
来源:新华文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法治中国建设问题上,提出了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战略。这个以系统化、统一性为特征的法治发展新战略,是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方略以来在法治建设方针上提出的一个新命题,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了新路径。 一、法治政府建设的本土依据 2004年国务院印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时提出了建设法治政府的十年目标,但是在目标期到来的2014年尚未见到对这一重大承诺的结果报告。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目标,但至今尚未完成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规划。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在法治中国建设部分对法治政府建设留出了一个相当大的空间。法治政府建设中的艰难性和不确定性,表明法治政府的道路探索远没有终结。 法治政府的中心问题是政府活动的合法性,政府活动取得合法性取决于多种因素。除普遍性、公平性、可预见性等形式特征外,更重要的是关于政府权力的根据和来源,政府与社会成员的关系,以及关于社会公平的各种主张。法治政府没有一成不变的既有模式。 在公民权利与国家职能的关系上,一个本土化的中国依据是公民个人的法律权利并不...
2015/01/21
详情
齐晔:何时突破雾霾之困?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中国经济时报社 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委员。1994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环境科学与森林学院及雪城大学哲学博士;1995年3月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完成博士后研究;其后在康奈尔大学理论中心任研究员;1996—2003年,执教于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环境科学、政策与管理系,建立生态系统管理实验室。2001年入选教育部与李嘉诚基金会特聘教授,2004年入选清华大学“百人计划”特聘教授。研究领域:资源环境政策与管理;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理论等。 APEC来了,蓝天来了 灰霾迷雾困锁京城,对于生活在北京这个规模巨大的都市的人来说早已司空见惯。尽管习以为常,在特殊情况下,雾霾仍会成为一个巨大的挥之不去的心病。2014年秋就是一个特殊的情况。 秋天是北京最美的季节。十月又是这个季节的巅峰。人们习惯用“金秋十月”描述这个一年中最令人心旷神怡的季节。但2014年的10月却令人沮丧。从10月9日开始,浓重的雾霾便笼罩了整个城市,久久不肯散去。10月18日,数以万计来自世界各地的马拉松爱好者早早来到这个古老都市,期待一年一度被称为“北马”的盛会。...
2015/01/21
详情
齐晔谈“中美应对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合作的联合声明”
来源:清华CIDEG 编者注 2014年11月,中美签署了有关应对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合作的联合声明,两国各自公布了最新的气候变化应对及长期碳减排计划。联合声明提出,美国计划于2025年实现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26%~28%的全经济范围减排目标,并将努力减排28%。而中国计划在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并计划到2030年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 同时,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作为碳排放大国,今后中国将主动承担与自身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相符的国际义务。5年前,哥本哈根大会令不少人大呼“失望”。各国代表经过马拉松式的辩论后,达成了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即将在明年举行的巴黎大会,也因此被寄予厚望。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CIDEG研究员齐晔,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阐述了他对于中美联合声明的理解,清华CIDEG特将观点转载如下: 诚意在 困难存 齐晔教授在采访中谈到中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对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我国经济转型有着积极意义,但不可盲目乐观,中国要达成目标仍需努力。 “中美联合声明提高了巴黎大会期间达成协议的可...
2015/01/20
详情
殷成志荣获清华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文科外语组二等奖
12月29日下午,由教务处、人事处和校工会联合举办的清华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总结颁奖会在主楼327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韩景阳,副校长杨斌在会上颁奖并致辞。会议由校党委常委、工会主席王岩主持。 韩景阳首先代表学校感谢青年教师的积极参加、感谢各部门的辛勤工作、感谢评委专家的培训和付出。她指出,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教学大赛为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她希望青年教师更好地总结参赛的教学经验,把参赛的成果和认识扩展到全课程,带动全校青年教师钻研教学、投入教学,教学大赛要成为宣传队、播种机,以点带面,使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杨斌在讲话中对参赛教师的积极投入表示感谢并提出了“三个一”:推荐一本好书《让大脑自由》、一个工具《思维导图》以及一个做法。希望青年教师的教学要以参与者为中心,探索教课、教学和教育的不同,不要把教学作为一个流量,而要作为一个存量和积累,增加与学生的交流,实现教学相长。 会上,人事处处长王希勤宣读了获奖教师名单。自动化系韩芳明、土水学院纪晓东、计算机系贾珈、自动化系王焕钢、航院陈群、化学系严清峰、电子系陈健...
2015/01/12
详情
胡鞍钢: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彰显了中国特色的决策机制
来源:前线网 2015-01-05 胡鞍钢 从党的十八大到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国的重大决策是一个不断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过程,是一个可观察、可识别、可预期的过程,显示了中国特有的先民主、后集中、再民主、再集中的共识决策过程,显示了一个不断总结和集中人民微创新、基层小创新、地方中创新的经验智慧汇集过程,显示了一个不断指导并推动全党全国再创新的全过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诞生经历了三个阶段,花了三年的时间,彰显了中国特色的决策机制。 第一个阶段是起草党的十八大报告阶段。习近平为报告起草组组长,李克强、刘云山为副组长,经过近一年时间才完成,在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上正式通过。报告首次提出了21世纪上半叶“五位一体”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在第三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中,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包括了依法治国目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在第五部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特别在第四小节提出全...
2015/01/08
详情
胡鞍钢:中国经济规模超越美国开启新时代
来源:海外网 2015-1-5 2014年12月7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在《名利场》(Vanity Fair)上发表了题为《中国世纪》(Chinese Century)的文章,根据世界银行“国际比较项目”(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按照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的最新GDP数据显示,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在我看来,中国GDP超过美国,既是发展之必然,也是预料之中的历史大事件。它不仅影响世界历史,而且也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南方国家迅速崛起和加速现代化的新时代。从更准确的意义上看,不只是“中国世纪”,而是“中国引领南方共同崛起的时代”。 那么,到底如何看待中国GDP超过美国的历史“大事件”?这不得不提到著名的世界经济史学家,已经过世五年的安格斯?麦迪森(1926-2010),他是最早的预言者。 1998年,麦迪森在他的《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Chinese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the Long Run, OECD Development Centre, Paris, 1998)一书中,从世界现代经济发展历史长河和未来趋势大胆预言:中国可能会在未来数十年中继续其追赶发达国家的过程。他首次采用购买力平价方法,预测1995-...
2015/01/08
详情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