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鞍钢:中国将由个人封闭决策转变为集体开放决策
2012年11月15日07:31 来源:《新京报》 “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读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这句话,有助于更深理解中国道路的未来前景。中国道路的核心是什么?能不能继续坚持走下去?持续30多年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还有多少成长空间? 昨日,党的十八大代表、清华大学中国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进行解读。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老路逐步退出 新京报:你如何理解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所提出的不走老路和邪路? 胡鞍钢:中国一直是在探索新路的。最初走的老路代表着封闭和僵化,这与当时封闭性的状态也有关系。 直到1978年,两种思路在政治博弈过程中,新路取胜,中国开始了新路。这其实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在这之后,老路开始逐步退出。中国道路走起来是比较曲折的。当老路退出后,就又有了邪路,从国际上看,其实就是里根主义和撒切尔主义,在这过程中也有曲折。 这次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90多年奋斗、积累的根本成就。在这条道路的指引下,我们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新京报:作为一名当代中国问题的研究者,你对中国之路如何理解? 胡鞍钢:我对中国之路的定义是“中国特...
2012/11/15
详情
崔之元:美国将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7日 14:45来源:开放时代 作者:崔之元 日前《开放时代》杂志组织了系列文章,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文系摘编自此系列文章中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崔之元撰写的《从欧美金融危机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文链接,原文已发表于《开放时代》2012年第9期,英文版将在2012年11月“Modern China"发表,周小庄译。 今年是中国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二十周年。然而,大多数西方的评论家,无论其立场是左还是右,都认为中国越来越像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多只是起到一个装饰意识形态门面的作用。 1992年的一天午夜,江泽民给时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的陈锦华打了一个电话,要求他深入研究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以反驳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观点。 时至今日,中国已经是一个复杂的“混合经济”,一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争论的焦点是如何从理论上来做出说明。我将从美国金融危机谈起,看看美国“暂时国有化”的经验教训是否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的“社会主义市...
2012/11/15
详情
邓国胜:党的十八大报告释放中央改革社会组织双轨制信号
2012-11-14 07:15:54 新京报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汪玉凯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邓国胜 北京市社科院科社所所长 杨奎 宋贵伦 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创新是近两年持续升温的“热词”,彰显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30年后,公众对社会体制改革的期待。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着墨颇多,用了两个段落近500字阐述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北京市委社会工委书记宋贵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党的十八大报告为近年来各地方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创新的探索,明确了往前推进的方向。对于报告的部署如何具体落实,昨日,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几位社会政策、公共管理专家以及NGO组织的管理者。 报告摘要 关键词·改善民生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关键词·四个加快 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
2012/11/14
详情
胡鞍钢:数据显示北京人类发展指数全国第一
2012年11月12日07:31 来源:《北京晨报》 作为生态之都,在全球率先提出办绿色奥运;作为幸福之都,人类发展指数位居全国第一……昨天,出席党的十八大北京团代表、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接受本报记者采访。他认为,本次大会最大的亮点、最大的创新就是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报告中,成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分析了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并根据自己的长期研究提出,北京可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先行一步,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幸福之都:北京的人类发展指数全国第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胡鞍钢说,最近发布的一项数据显示,北京的人类发展指数(HDI)超过0.80达到0.834,这是极高的人类发展指数,十年前这个数字是0.763,这也算是高的了。北京的HDI已经位居全国第一,一般认为,达到极高人类发展指数就迈入发达国家门槛了。 为什么北京地区生产总值不是全国第一,但人类发展指数却超过其他大城市?胡鞍钢说,我们可以看一些关键指标,首先是北京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全国最高,约为12.0年;北京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80.8岁,整个美国在2010年预期寿命只有78.6岁。他说,衡量一个地区的幸福感有主观指标,可以问所...
2012/11/13
详情
胡鞍钢:生态文明建设北京先行一步
2012年11月12日 15:08:38 来源: 北京晚报 昨天,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接受了记者专访,他对北京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北京已经先行一步,北京的发展体现了五位一体。 胡鞍钢表示,北京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我们应该关注这些指标: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为11.5%,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率为7.9%;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2.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6%;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长率已经超过经济增长……”这一系列指标可以证明,北京已经进入小康社会。 然而,这种活力对北京来说也是一种压力。胡鞍钢说,对北京而言,大量新生劳动力在北京工作,对北京的资源和环境会带来巨大挑战。胡鞍钢认为,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希望北京为全国、全世界作出示范效应,使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处处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其实北京在申办奥运会时,就率先提出建设成为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提出并践行‘绿色北京’,这些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生态文明。”胡鞍钢说,十八大后,北京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提出更详细的设想。不仅要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更重要的是把北京的现代化建设和生态文...
2012/11/13
详情
胡鞍钢:北京提前迈入小康 环境破坏不容忽视
2012年11月12日 16:58:20 来源: 法制晚报 图为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 胡鞍钢 北京市农科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 孙素芬 摄/张伟 昨日,十八大代表、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和北京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孙素芬分别接受采访。胡鞍钢表示,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北京多项指标实现国内最高,提前迈入小康社会。孙素芬认为,农业的生态功能更加重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 “发展体现了五位一体” 昨日,十八大代表、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表示,北京今年前三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为7.5%,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多项指标实现国内最高,提前迈入小康社会。他对北京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北京已经先行一步,发展体现了五位一体。 胡鞍钢认为,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为11.5%,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率为7.9%;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2.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6%;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长率已经超过经济增长。 北京的产业结构过去是在转型,现在是升级。随着要素价格,如土地、劳动力、社保、房租的上升,正朝着...
2012/11/13
详情
胡鞍钢:北京已进入小康社会
2012年11月12日07:00 北京青年报 多项指标将排名世界第一 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长率已超经济增长——— “北京已经进入了小康。一系列指标可以证明,一个是人类发展指数全国第一,北京已经达到极高的人类发展指数,达到高就是小康社会,极高就是发达国家门槛。”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生态建设 北京第一 小康社会 20年前,年轻的胡鞍钢曾在肯尼迪机场感慨,什么时候中国也有超大规模的机场? 如今,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已是世界第二大机场,两三年后将跃升世界第一。 昨日,党的十八大代表、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表示,虽然北京今年前三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仅为7.5%,低于全国其他省份,但北京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仍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多项指标实现国内最高,提前迈入小康社会。此外,地铁里程数、旅游人次、科技人员数、高等教育人口数等多项指标将达到“世界第一”。 他对北京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北京已经先行一步,发展体现了“五位一体”。 ■关键词:经济增长 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长率已经超过经济增长 记者:北京今年前三季度的经济增长率7.5%,您如何评价这个数字? 胡鞍钢:北京今年...
2012/11/12
详情
对话十八大代表、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始终如一朝既定目标不懈奋斗在世界大国中独一无二
2012年11月08日 12:05:09 来源:新华网 11月7日,十八大代表、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接受新华网记者独家专访。新华网记者 杨理光摄 对话嘉宾:十八大代表、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 胡鞍钢 对话记者:新华网记者 黄庭满 既要珍惜和用好战略机遇期,还要创造战略机遇期 黄庭满:党的十八大是我国发展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从历史阶段来看,新世纪头二十年是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未来五年,我们要如何用好这个“战略机遇期”,请您谈谈看法。 胡鞍钢:新世纪头二十年是中国发展的一个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认为,不仅是“大有作为”,而且还是“大有希望、大有贡献”。我们用“天时、地利、人和”来判断这个战略机遇期。我1995年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挑战和机遇并存”。到十六大以后,又加上了“尽管挑战和机遇并存,但是机遇大于挑战”。经过了国际金融危机,我又加上了一句话,即“将挑战化为机遇的能力”。 所谓天时,是讲全球化,全球知识革命,以及正在...
2012/11/09
详情
胡鞍钢:中国责任越来越大
来源:大公报 2012-11-8 据中新社北京七日消息:中共十八大代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认为,中国将很快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体,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2020年前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经济发展方式也会得到根本性改变,从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中国将发展成为世界人力资源强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成为绿色发展创新国、引领国和最大贡献国,迈向共同富裕型小康社会。 “相应地,中国在全球承担的责任也会越来越大,从而将改变200多年来,全球由欧美长期垄断、长期主导的世界不公平秩序。所以,这不仅有中国意义,还有国际意义。” 与此同时,伴随着中国经济复兴,也必然推动、带动和驱动文化复兴,这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重要标志之一。21世纪,中国将为世界形成多元化、多样化的文化和文明作出重大文化贡献,进而推动中国成为文化强国。 “这次大会是21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共中央部署2020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的大会,也是中央领导集体新老交班、新老接班、新老交替的大会。”中共十八大前夕,胡鞍钢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这次将同10年前一样,实现新老交替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把由毛泽东奠基...
2012/11/09
详情
清华教授(胡鞍钢)解读:党承诺社会主义因素将惠普所有人
2012-11-09 08:22:00 来源:北京晨报 [提要] 十八大代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昨天就胡锦涛总书记的党代会报告接受了记者采访,称报告回答了当今中国最核心的两个问题――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和如何建设现代化。“报告回答了当今中国最核心的两个问题: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如何建设。 十八大代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昨天就胡锦涛总书记的党代会报告接受了记者采访,称报告回答了当今中国最核心的两个问题――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和如何建设现代化。他认为,报告“五位一体”的新提法大大丰富了原有的现代化理论体系。 两大核心问题 胡鞍钢代表表示,从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即可看出两个关键词:“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报告回答了当今中国最核心的两个问题: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如何建设。”胡代表说,报告对我国国情总体判断是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最大的国情和实际,多年来并未根本改变。 提出“五位一体” 胡鞍钢...
2012/11/09
详情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