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鞍钢:“中国贡献”是世界之福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3-8 胡鞍钢 世界对中国两会的关注,开始超过对美国总统国情咨文的关注。这显示了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的重大变化。 如何看待和评价中国宏观经济?有比较才有鉴别。这需要国际视角和国际比较,一方面中国已经深深地大规模地融入世界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二大经济体,深刻地影响世界经济;另一方面世界经济也前所未有地影响中国经济,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也不会独善其身,还需要时时应对来自国际上不可预见的外部冲击。 从世界角度看,国际金融危机已经长达5年,国际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充满变数,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在延续,欧美日三大经济体仍处在各种经济危机之中。如欧盟的主权债务危机和高失业危机,经济增长率几乎零增长或负增长,正在经历第一个“失去十年”;美国经济有所增长(2%左右),失业率居高不下,拖而不决的财政悬崖又转化为联邦政府开支自动削减,连美国白宫都认为“直接扼杀经济增长和就业”;日本的持续经济低迷、通货紧缩以及负债累累、已经在技术上破产的中央政府,被视为典型的“日本病”,正在经历第三个“失去十年”。 与欧美日这般萧条危机景象相反的是朝...
2013/03/13
详情
于安:怎样的机构改革才能塑造善治政府?
来源:21世纪网 http://epaper.21cbh.com/html/2013-02/27/content_60326.htm?div=-1 记者 王尔德 从2月26日起至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将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建议人选将成为会议的主要议题。 “将要启动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是新一轮换届型行政机构改革。每一届新政府都进行机构改革已经成为惯例,所以更值得关注的是每一次机构改革的主题或者思路。”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政府研究所所长于安认为,从目前媒体报道的信息来看,改革方案仍然以所谓大部门制为中心,以协调政府各部门关系为主题。虽然我们会看到一些经过拆合造就的新部门,但是在改革思路上仍属因循2008年上一届中央政府机构改革的陈旧之举,缺乏应对发展环境新变化的创新设计和进取风格。 于安分析说:现在没有充分可靠的实证信息可以证明以下两点:第一,以大部制为特点的改革已经达到了改革目的,例如提高了行政效率;第二,大部门制是改善行政部门之间关系的主要方法,而可以不再考虑其他方式。在他看来,大部制只是解决部门之间关系的方式之一,一个作...
2013/03/01
详情
杨永恒:公共服务外包 政府仍是责任主体
来源:《人民日报》2013年1月23日 公共服务外包实质上是在公共服务领域引入市场机制,有助于促进良性竞争,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降低公共服务的成本。 但必须明确,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能,政府采用外包方式委托第三方来提供公共服务,只是转移了公共服务的任务,并不转移公共服务的责任。公共服务外包后,政府仍然是公共服务的责任主体,对公共服务提供负有终极责任。 公共服务外包后,政府必须认清自己的责任主体地位,并根据提供方式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角色,从公共服务的直接提供者转变为公共服务的监管者。政府职能部门要从主要管理下属事业单位向管理社会服务需求转变。在管理方式上,政府也要从以往的行政化方式向经济和法律方式转变。政府与外包企业之间也不是一种行政隶属关系,而是基于外包合同的市场经济关系和法律契约关系。 完善政府监管体系,首先必须明确公共服务的标准和规范,并明确纳入外包合同。在监管体系建设上,要建立集政府例行监督、公众监督和社会监督为一体的多元化监管体系,尤其是要建立公众监督机制,邀请公众参与对外包企业的监督。在考核外包企业的绩效时,也可以引入公众评价机制。 在公共服务外包中,如果出现服务质量不合格现象,政府应严格按...
2013/03/01
详情
薛澜:深度行政体制改革可先行
深度行政体制改革可先行 薛澜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3-2-27 在需要改革的各个领域中,包括经济改革、政治改革、社会改革、法制建设等等,特别需要做的而且比较可行的方案是以深度的行政体制改革作为突破,辅之以一定程度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法制建设。同时,把很多经济体制改革没有完成的具体措施进一步推进落实。 行政体制改革应当是整体系统改革 行政体制改革应当是整体系统的改革,我们以前的思路主要是机构改革。但是如果没有整体系统的思路,机构改革效果往往不明显。行政体系改革包括公务员/干部体系改革,政府职能改革,政府运行资源配置的改革,地方政府体系改革,等等。 首先,我们的公务员/干部体系需要有比较大的改革,把政务官和事务官区分开来。二者在行政体系中的作用和激励是不同的。政务官主要针对有政治抱负的公务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也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如个人隐私的公开等等),是政府人员中的少数。而事务官主要是针对尽忠职守的职业公务员,有专门的行政管理能力和稳定的职业发展路径,是政府人员中的绝大多数。二者较好地把一个行政体系中创新与稳定的因素结合起来。 第二个问题是政府职能问题。总体来讲,我...
2013/02/28
详情
胡鞍钢:中国赶上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动期
第四次工业革命即绿色革命已经来临。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党章中,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宣言书—— 中国赶上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动期 来源:北京日报 2013-2-25 胡鞍钢 第四次工业革命即将来临 18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历史上先后发生了三次工业革命,发源于西方国家及衍生国家,并由他们所创新所主导。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开创的“蒸汽时代”(1760-1840年),标志着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了“电气时代”(1840-1950年),使得电力、钢铁、铁路、化工、汽车等重工业兴起,石油成为新能源,并促使交通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的交流更为频繁,并逐渐形成一个全球化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开始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更是开创了 “信息时代”(1950-),全球信息和资源交流变得更为迅速,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到全球化进程之中,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进一步确立,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也达到空前的高度。第三次信息革命方兴未艾,还在全球扩散和传播。 前三次工业革命使得人类发展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代,与此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能源、资源消耗,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生态成本,急剧地扩大了人与自然...
2013/02/28
详情
杨永恒:文化融入生活才具有生命力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3-1-14 姜天海 文化的作用在于“以文化人”,公共文化资源与服务主要是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文化的作用不仅是满足人们娱乐休闲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解决人们思想和精神层面的需求。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杨永恒说,文化的作用在于“以文化人”,公共文化资源与服务主要是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公共文化机构的定位、资源配置、服务和管理必须立足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只有真正融入人民群众生活的文化才具有长期、旺盛的生命力。 《中国科学报》:在您看来,公共文化资源包括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杨永恒:我国的公共文化资源主要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和文化馆(站)等由文化行政部门管理的公益性文化机构,另外还有科技馆、青少年宫和工人俱乐部等分散在其他部门的公共文化资源。 文化的作用不仅是满足人们娱乐休闲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解决人们思想和精神层面的需求。公共文化资源及其所提供的服务要保障人们的基本文化权益,包括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主要内容。通过这种文化参...
2013/02/21
详情
学者胡鞍钢的追求
《光明日报》(2013年02月04日09版) 薄薄的一个册子,封面上写着《中国集体领导体制》,著作者的名字是胡鞍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 这是即将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胡鞍钢新作的内容提要——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作为世界最大的执政党创新了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国特色的‘集体领导体制’。不过这一制度的产生、建立、发展和完善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了一个典型的长期的制度创新、制度学习、制度变迁的‘试错’过程:它发源于毛泽东(来自他1956年的政治创意),恢复重建于邓小平,逐渐成形于江泽民,不断完善于胡锦涛。” 书中的观点,吸引了与会者的目光。“胡鞍钢又一次对中国改革实践作出了国情研究的快速反应。”这念头,在与会者的脑中划过。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举办的“国家未来与学者责任”暨胡鞍钢教授系列著作学术研讨会,是一次酝酿许久的学术活动。 “作为中国学者,我们应该自觉意识到我们是拥有十几亿人民、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学者。我们的学术追求是什么,学术的...
2013/02/05
详情
对话思享者 胡鞍钢:国家未来与学者责任
主持人:今天(2013年1月29日)在这里召开“国家未来与学者责任”暨胡鞍钢教授系列著作学术研讨会。虽然今天我们规模不大,但是都是高端学者,大家谈的一定会非常深入。下面就请胡鞍钢教授讲话。 胡鞍钢:首先谢谢中国人民大学和人民大学出版社,我们这几本书,不仅出中文版,也和世界最大的科技出版社合作同时出版英文版,等于人民大学出版社也在输出版权,通过科技出版社,我们这本书不仅进入中国的大学图书馆,还可以进入世界著名的大学图书馆和重要的学术机构。这方面,我们合作还是长期的,而且我们也有信心能够同时继续出版中英文著作,而且全世界正在关注我们这些研究。结合今天的会议主题,国家未来与学者责任,我想就如何为党的“十八大”做出知识贡献,具体案例谈一些体会。 胡鞍钢:什么是中国学者的责任?作为中国学者,我们应该自觉意识到我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南方国家的学者,更不是霸权意义上的北方国家学者,而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中国人民走向社会主义大道,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学者。因为我这一年都到国际上参加顶级学术研讨,我清晰地知道自己的身份。我们学术追求是什么,学术的责任是什么,学术的舞...
2013/02/04
详情
胡鞍钢:学者应成为国家未来“瞭望者”
中新社北京1月28日电(记者 孙自法)知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教授28日在北京表示,作为中国学者,应当成为国家未来的“瞭望者”、国家战略的“谋划者”、国家智库的“担当者”、国家治理的“监督者”,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看得更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当天下午在北京举行“国家未来与学者责任”暨胡鞍钢教授系列著作学术研讨会,胡鞍钢与会并作上述表示。 “中国既是我们学术创新、学术思想的来源,更是我们实现学术追求、承担学术责任的大舞台、大天地。”他说,中国学者应以“知识为民,知识报国”为宗旨,秉持“急国家之所急,想国家之所想,还要想国家之所未想”的理念,追求“与中国兴盛同行,与中国开放相伴,与中国变革俱进”。 胡鞍钢介绍说,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作为一个大学的思想库,其专长就是国情研究与国策研究,主要在3个层次开展系统研究、跟踪研究和长期研究: 一是中国发展道路和中国发展理论方面的研究,强调理论性、历史性、实证性;二是中国战略和中国发展规划方面的研究,包括国家五年规划、国家中长期专项规划、国家长远发展设想等,强调...
2013/01/31
详情
程文浩:中基透明指数表明,我国六成基金会信息披露不合规
2012年12月26日 17:39:56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电(记者谢良)由国内35家基金会共同发起设立的基金会中心网26日在京发布“中基透明指数2012排行榜”,据“中基透明指数”显示,全国有63%的基金会合规性指标披露不合格,反映出信息披露不合规。 据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程文浩在发布会上介绍,“中基透明指数”由60个客观评估指标组成(包含40个合规性指标和20个倡导性指标),满分129.4分,合规分48.8分。 程文浩说,为对应我国《基金会管理条例》等制度要求,“中基透明指数”设置的40个合规性指标,分别是完整版基金会年度工作报告及其包含的39个具体指标。 他说,“中基透明指数”的数据统计主要来源于基金会根据民政部门要求填报的2011年度年检文件和基金会网站。 程文浩说:“只要基金会在任何公开渠道披露年度工作报告全文、年报中项目支出合计占公益支出80%,‘中基透明指数’分值就可以达到48.8分。” 而据“中基透明指数2012排行榜”显示,全国2213家入榜基金会中有1384家基金会分...
2012/12/27
详情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