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澜教授:结合国家政策 着重培育人才
来源:中国MBA教育网 发展办整理 12月23日下午,金城峰会在兰州举行。专家学者齐聚黄河之畔,围绕“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路径,献策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教授应邀出席大会,并发表题为《创新驱动发展与十三五规划》的主旨演讲。会后,中国MBA教育网对薛澜教授进行独家专访,以下是总结性实录。 一带一路 领航起步 2016年金城峰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探讨甘肃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路径。薛澜教授表示,此次会议的听众主要是来自甘肃以及周边省份的企业家、研究管理的相关学者以及政府官员。通过这样一个平台,使大家深入了解“一带一路”整体构想、宏观背景、国家政策、具体措施,思考大政方针如何与西北地区的发展紧密结合。实现企业与研究机构等力量的密切联系,将对拓展视野、创新理念、挖掘措施起到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广阔前景 不负使命 薛澜教授认为MPA未来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中国现有公务员700余万,但是实际具有培养能力的院校只有200余所,如果平均每所院校每年可培养100人的话,每年也只有两万人多人,与700万公务员数量相比可谓杯水车薪。所以从未来发展来看,高层次公共管理...
2017/01/10
详情
杨燕绥:不能单怪药品回扣 医疗服务需要综合治理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我们的决策者和社会公众不要将眼光仅限于医药耗材的回扣问题,而忽略了基本医疗服务供给体制和医生劳务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 治理即指利益相关人之间长期合作与实现共赢的制度安排和实现过程。 医疗服务的利益相关人涉及患者、医生、医院、医药供给商、医疗保险,以及这些利益相关人之外的第三方,如技术支持机构、绩效评价的第三方机构。但目标只有一个,即维护人的健康。 这需要围绕人的健康建立综合型医疗服务治理机制(“三医联动”),防止陷入双方博弈的误区,以偏概全,从而进入死循环。目前,权威媒体揭露医生拿药品和耗材回扣的问题是个好事,这是中国医改原地打转和难以成功的冰山一角。但我们的决策者和社会公众不要将眼光仅限于医药耗材的回扣问题,而忽略了基本医疗服务供给体制和医生劳务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这样非但不能彻底解决回扣问题,反而可能进一步伤害广大医务人员和阻碍中国医药业的健康发展。 改革医疗服务供给体制刻不容缓 体制即指人财物的配置原则和制度安排,由此决定物权、话语权和领导关系。体制问题不能回避。为了实现人人享有合理的基本医疗服务,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三项原则,即可及性、安全性与可支...
2017/01/04
详情
促进文化法治的重要里程碑——杨永恒教授深度解读《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
编者按 12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该法将于2017年3月1日起施行,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保障措施、法律责任等分别作了详细规定。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杨永恒教授于《中国文化报》刊文,深入解读保障法的里程碑意义。 12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以下简称《保障法》),明确了政府在公共文化领域的保障责任,对于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保障法》的出台,不仅是现代国家治理在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而且对于促进文化领域的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突出体现在: 将公共文化建设纳入法治轨道,体现了“依法治国”的理念。 长期以来,公共文化服务缺乏制度化、系统化的法律法规,尤其是缺少一部统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整体工作的法律,导致政策落实不力。作为我国文化建设领域的基础性法律,《保障法》是对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领域实践经验和创新举措的提炼和总结,并以法律的形式...
2016/12/30
详情
胡鞍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成就
来源: 人民论坛11月下 核心提示: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构建基于共赢主义的新型国际关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治国理政取得显著成就,不仅影响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 【摘要】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构建基于共赢主义的新型国际关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治国理政取得显著成就,不仅影响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 【关键词】领导核心 治国理政 成就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抓大事、议大事、干大事,抓纲治国,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大进展,胜利完成“十二五”规划所确定的主要目标和重大任务,指标完成率为历次五年规划最高。从国际视角看,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特别是综合国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书写了新篇章,绘制了新蓝图 2015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
2016/12/16
详情
薛澜、胡鞍钢:央视《新闻联播》新的改革 新的跨越——创新:前所未有的撬动
来源:央视网 发展办编辑整理 习近平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实现两个“百年”的征程中,越是接近目标的时刻,越需要更长远的关切,越需要更决绝的选择。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来自劳动力、资金、土地等要素的驱动力已尽显颓态,只有将创新融入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中,才能让中国经济获得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2016年12月1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新的改革 新的跨越——创新:前所未有的撬动”专题报道,展示了当前国内的原创性研究,并采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薛澜教授、胡鞍钢教授等专家学者。 新的改革 新的跨越——创新:前所未有的撬动 薛澜教授 清华公管学院院长薛澜教授在采访中指出,“在国际竞争的领域里面来讲,能不能够去跟上去,能不能跨越发展的瓶颈,那最后其实拼的还是这个创新,我们现在处在这样一个关键历史时期。” 胡鞍钢教授 清华公管学院教授、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表示,“使得我们局部的创新变成整体的创新,使得从几个领域的创新,变成全面的创新,因此中国发展到今天这...
2016/12/16
详情
周源:以包容性发展应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冲击
来源:财经网(经周源老师修改审定) 发展办编辑整理 “世界面临着反全球化的变化,实际上还有另外一种重大的转变——新的技术、新的产业、新的业态。新的产业会冲击旧的产业。”12月10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周源在“三亚?财经国际论坛——变局下的包容成长”上如此表示。以下为周源副教授发言实录: 几位嘉宾讨论了世界面临的反全球化的变化,实际上还有另外一种重大的转变正在我们身边发生——新的技术、新的产业、新的业态。比如说大家都在用微信,但是三年前可能大家都还没有涉及到。比如说五年前,还没有共享经济的冲击,我们还都是在打出租,没有用Uber。比如说阿尔法狗击败了韩国的围棋选手。这实际上都是我们面临的新的技术,新的产业,以及新的业态给我们的带来的冲击。新的产业会冲击旧产业,会给我们旧的体制、机制带来一个大的改变。所以我们强调包容性的发展——能否包容新的环境和治理来应对这样的一种冲击,是需要好好的考虑和讨论的。 关键词:新技术和政策、颠覆、包容 第一点,新技术和政策。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在面临新技术的时候,比如我刚才举的例子——机器人,3D打印,进入这样的领域,在技术研发上进入前沿并朝着引领性发展...
2016/12/16
详情
胡鞍钢:2016年中国经济发展十大亮点(经济形势理性看)
来源:《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4日 07 版) 2016年,世界经济复苏依然缓慢且不均衡,国际贸易和投资疲弱,增长动力不足,受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剧、欧元区政治经济困局等影响,全球生产率降低、创新受阻,世界经济仍处于“低增长陷阱”。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可谓“风景这边独好”。2016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实现了“十三五”时期良好开局,经济发展呈现诸多亮点。 1 经济增长亮点:提前实现GDP翻两番目标 2016年,我国经济运行平稳,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在6.7%左右,与年初预期目标一致。这一速度符合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基本特征,为我国由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推进节能减排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条件。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在世界上仍属于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6...
2016/12/14
详情
胡鞍钢:成功走出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
来源:人民日报 发展办编辑整理 11月28日至29日,中宣部在苏州市召开治国理政论坛“新发展理念系列理论研讨会”第五场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坚持共享发展”。中央有关部门、社科研究单位、高校、思想理论工作“四大平台”、江苏省社科理论界部分专家学者以及部分地方负责同志百余人参加了研讨会。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就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展开论述。以下为胡教授在“坚持共享发展”理论研讨会的发言摘编,刊载于今日的《人民日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决策,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使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越走越宽广。 扶贫开发是循序渐进的“持久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开发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鼓励先富”阶段(1978—2000年),旨在成功跨越贫困陷阱。按照我国现行农村贫困标准衡量,197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为77000多万人。为了解决贫困问题,我国不断推进农村改革,实行“鼓励先富”发展策略。到2000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下降至46000多万人。总体上看,这一时期...
2016/12/08
详情
于安:实行PPP需要一个中国模式
实行PPP,一是尊重公法私法的划分,二是尊重有效的商业模式 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是实行PPP的法律基础。动摇了这一基础,企业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回报和财产属性就不清楚的了。PPP是公私合作,不是公私融合,更不是行政征收或者剥夺。我们讲政企分开,政府与社会分开,政府与公共事业分开,在法律上就是要把公法和私法分开。划分的作用之一,是限制公共机关不能够以社会需要的名义,无有条件地把私人或者企业的财产转变为公共的财产,或者无偿取得他们提供的服务。伙伴关系不仅仅是谈判地位的平等。通过PPP提供公共服务,不但要求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而且要给予商业性的回报,它的受益的水平还应当具有市场交易的合理性。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政企两个部门之间伙伴关系的基础,包括公共服务和商业回报两个方面。这里的公共服务仍然属于独立的公共系统,而不是完全市场化的,政府是公共服务的代表者。公共服务的这种独立是合作关系的前提。公共服务中的商业运行要受到一些限制,以保持公共服务的属性及其保障机制。这种限制是在一个复合型的框架内实现的。在这个框架中有作为提供者的企业、作为合作者的政府、作为服务对象的公共消费者,还有一个作为第三人的公众社会。...
2016/12/05
详情
薛澜:中国要真正形成现代化公共治理体系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16-11-28 2016年,对于中国而言是厚积薄发的一年,也是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的一年。在G20杭州峰会上,中国向世界发出倡议,推进结构性改革和全球经济治理。而中国经济自身也呈现出结构调整、新动能成长、企业效益改善等亮点。 当前的全球经济环境孕育着哪些机会?中国经济如何融入全球化,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就上述话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独家专访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他是卡内基梅隆大学工程与公共政策博士,主要研究公共政策与管理。薛澜认为,为了推进改革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要真正形成现代化的公共治理体系。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给全球带来机会 中国经济时报:世界经济在曲折中艰难复苏,不同经济体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近来出现一些反全球化和贸易保护的声音,这对全球经济的未来会有怎样的影响? 薛澜: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倾向,长远来讲对全球经济是非常不利的。现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各种信息、货物流通,最终结果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很多国家的百姓没有意识到,实际上自己是全球化很大的受益者。因为,全球化使得美国等很多发达国家的产品和服务物美价廉,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
2016/12/02
详情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