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人民要论:新发展理念是当今中国发展之道
胡鞍钢 唐 啸 来源:《 人民日报 》( 2017年02月08日 07 版)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新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是当今中国发展之道。 新发展理念是逻辑严密的有机系统 新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提出的战略指引。创新发展解决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问题。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指明了当今中国的发展走向。协调发展解决不同系统之间、系统内部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问题,防止任何一个系统或子系统发展滞后形成短板;强调通过相互协调配合优化结构、提高发展的平衡性。绿色发展解决经济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问题,推动形成自然系统与人类活动的良性循环。开放发展解决国内发展与外...
2017/02/08
详情
胡鞍钢:创造中国道路新标志
来源:《 人民日报 》( 2017年02月04日 06 版) 新的一年,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稳中向好、稳中趋优的发展态势将令世界瞩目。2017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绘就新的蓝图;这一年,是落实“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之年,将提前3年实现十七大提出的人均GDP翻两番的目标;这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经济改革“组合拳”红利将充分释放,全国市场主体将接近1亿户;这一年,更是13.8亿人生活水平和质量继续改善之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再减少1000万以上,全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发展权益将更有保障…… 丁酉已至,雄鸡司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从极贫时代走向温饱社会,从小康水平迈向全面小康社会。人民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体现在广大城镇和乡村的劳动者之中,在全面深化改革和脱贫攻坚的工作者之中,在默默无闻和埋头苦干的科技创新者之中,在经济舞台大显身手的创业者之中,在奋力进取和闯关夺隘的改革者之中。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尤长”。中国经济正经历着转型阵痛,地区、行业、企业发展出现明显分化,困...
2017/02/04
详情
于安:我国PPP合同的几个主要问题
来源:中国法律评论 公私两种利益和公私两种法律因素的共存是困扰PPP合同法律属性判断的主要因素。关键就在于对合同中的两种因素进行区分并作出制度性安排。主要依据,应当是各个国家特有的行政法律制度和现实法律实践。 PPP合同的公共特殊性仍然客观存在,这些特殊性会对民事合同制度的适用提出很多挑战,要求采取更多的方式去处理和消化。 只有经营商基于市场竞争的商业判断和进行经营创新的自主意愿,才是实现PPP项目合同权利义务安排公平原则的真正基础。 一、ppp争议的解决方式 对PPP法律问题的关注,自从2016年7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后,已经不如以前那么热烈了。会议决定的事项之一,是改变PPP立法起草的牵头单位。人们预计新的立法起草单位可能不会再坚持原来的立法思路,即不会把各类PPP都纳入特许经营的统一框架之中。特许经营成为PPP立法关注的原因,是新《行政诉讼法》规定特许经营等行政协议案件应当纳入行政诉讼。 全国人大常委会2014年11月1日完成了对《行政诉讼法》的修订,此时正是PPP立法起草工作热烈进行之时。新法自2015年5月1日起生效,最高人民法院于2015年4月22日就如何适用新《行政诉讼法》发布了司法解释,用大量篇幅对...
2017/01/25
详情
周绍杰谈供给侧改革的挑战和机遇
来源:光明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挑战与机遇”高端对话专题 光明网讯1月12日,由光明日报社主办,天津贵金属交易所有限公司支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挑战与机遇”高端对话在光明日报社举办,来自经济学界的专家学者共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周绍杰作主旨发言。 以下为发言实录: 非常高兴有这样的机会来到光明日报做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言,之前各位教授以及业内的人士已经把基本的问题讲的很清楚了。我想花几分钟时间先谈一下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任何一个政策你不把逻辑搞清楚,很容易走偏路。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做宏观经济大家知道,经济增长核通常把经济增长分为资本增长、劳动力投入的增长和全要素生产力增长三者的贡献。从劳动力投入增长来看,由于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特别是老龄化的影响,现在已经进入到劳动力人口增长非常缓慢的阶段,将来甚至会出现负增长的状态。 从资本增长来看,中国是一个高储蓄率、高投资国家。这几年,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投资占GDP的比例基本上是45%左右。我们一直想要摆脱投资驱动型的增长模式。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金融...
2017/01/20
详情
邓国胜教授荣获“2016年度中国公益人物”称号
在12月27日举行的2016中国公益年会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长邓国胜荣获“2016年度中国公益人物”称号。据主办方介绍,“2016年度中国公益人物”的评选主要依据个人年度公益行为的影响力、持续性、美誉度和号召力,百名年度中国公益人物来自公益、商业、学术、娱乐等多个不同领域,2016年,他们以政策倡导、捐赠、执行、推广等不同方式促进了公益事业的发展和公益理念的深入人心。 邓国胜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长。 邓国胜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NGO、社会治理与社会创新、绩效评估与能力建设。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府绩效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构编制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等。曾担任过世界银行首届和第二届中国发展市场项目监测与评估专家、“CCTV慈善之夜”专家委员会委员等。作为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长,邓国胜教授带领该机构对公益慈善的制度和体制、组织和治理、资源和项目以及价值和文化开展研究,在《慈善法》的修订和实施前后起到了重要作用。2016年,公益慈善研究院承办“世界公益慈善论坛”,论坛达成若干重要共识,并向联合国提交了《世界公益慈善宣...
2017/01/19
详情
胡鞍钢当选中国2016年度“十大智库人物”
来源: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为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进一步发挥智库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和公共外交的重要作用,光明日报社1月18日在京举办2016中国智库年度影响力评选结果发布会,揭晓“年度十大智库”和“年度十大智库人物”。 年度“十大智库人物”(部分) 郭红松摄 右一:胡鞍钢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莹,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院长樊纲,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院长魏礼群等10人当选2016年度“十大智库人物”。 获奖证书 为富民强国贡献知识——光明日报社年度影响力十大智库人物获奖感言胡鞍钢二〇一七年一月十八日 很高兴能够经过光明日报智库中心组织的多轮获选,获得这项荣誉。 30多年前我作为一名博士生,开始从事国情研究,逐渐认识到中国在其现代化...
2017/01/19
详情
王名: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慈善组织需要更多专业人才
来源: 新华网 我们有可能借助于互联网跨越式的走到前面去。利用新法积极的形成一个改进机制,就有可能实现一个跨越式的发展。我们要有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公益慈善组织的机制,包括薪酬体系、职称序列等,这样专业人才的培养才能真正走上正轨。 近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联合新华公益打造的“互联网+公益”系列访谈第八期开录。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就《慈善法》出台后我国的公益事业模式转变等问题与网友们展开探讨。 主持人:在互联网时代,它的特性是开放的。这个平台上出现了深受质疑的个人求助行为,发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引发网民的质疑声,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王名:前段时间大家都很关注的“罗某事件”,我们首先看到一种值得感恩的力量。一个是对需要帮助的人的一种社会关注;另一个方面,很多人伸出了救援之手,给出了力所能及的帮助,而且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了巨大的社会资源聚集,我觉得这是互联网时代形成的一种社会资源聚集的能量,也表明这个社会爱心还在。 我们讨论整个事件,首先要看到个人求助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第二,在个人求助发出后,对帮助他的社会资源或者利他的救助之心应该采取什么,这个过程中是有风险...
2017/01/16
详情
薛澜:成长的烦恼——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治理挑战
2017年1月7日,由阿里研究院主办的“远见2046——第二届新经济智库大会”在北京举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CIDEG)主任薛澜在会上做了题为《成长的烦恼——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挑战》的主题演讲,探讨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挑战和应对挑战的方法。 薛澜教授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首先是创新驱动发展和第四次工业革命之间关系,其次重点讨论新兴科技革命对治理带来的挑战,最后是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发言实录整理如下: 图为薛澜教授做题为《成长的烦恼——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挑战》的主题演讲。 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第四次工业革命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不管是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资源环境的压力,还是社会分配收入差距等,都对国家未来发展构成威胁。正是这样大环境下,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习主席谈到决定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发展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是最核心的关键。去年进行的“十三五”规划战略在创新领域专门提出一系列目标,包括研发投入、科技进步贡献率、互联网普及情况等,这都是希望创新能够为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图为...
2017/01/16
详情
推动实现“新全球化”是大势所趋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胡鞍钢 王蔚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面还是好的,基础条件没有改变。各国尤其是南方国家的规模化生产、创新性发展、大范围贸易、持续性增长,无一不需要更为广阔的国内外市场,这将成为全球化发展的不竭动力。部分国家人为地隔断国际贸易、跨国投资、人员流动等交流与合作的纽带,意味着“双输”或“多输”的结果,是得不偿失的 近年来,逆全球化的倾向,暴露了发达国家主导下传统全球化的诸多弊端。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中国应继续为世界作出理念贡献、机会贡献、制度贡献,成为推动实现“新全球化”的先行者、实践者、引领者。一方面是实实在在、“真金白银”的发展机会担当;另一方面是共商共建、共赢共享的全球治理担当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成为冷战结束以来全球化高歌猛进的“分水岭”。随后,出现了二战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逆全球化。如何看待当前愈演愈烈的逆全球化思潮和倾向?经济全球化将会走向何方? “从全球化受益者 变为逆全球化受害者” 逆全球化的经济表现是什么?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最新数据,世界进出口贸易额占GDP 比重从2008年的51.86%降至2015年的44.99%,下降了6.87个百分点,相当于...
2017/01/12
详情
杨燕绥:按照生命周期完善养老金结构,改革福利供给侧短板
银色经济的特征之一即增加就业和改善福祉。国家福利供给和个人理财规划均应当尊重生命周期,在解决日常开支的基础上,分步适时的解决买房子、养孩子、买健康、买养老四大问题。目前,我国福利供给不仅是碎片的,且违背了生命周期,影响了国民的就业积极性和养老理财规划。年轻时养老金税费高、买房贵,人力资本贬值;进入老年后买健康、买养老准备不足,购买力不足;不利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目前,五险一金占工资总额的60%左右,如果从供给侧改革福利资金配置和管理模式,将部分资源从住房转向养老和护理,可以降低企业负担,增加参保人利益,产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效果。 2016年12月17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与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办2016-2017中国经济年会,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就业与社会保障中心主任杨燕绥受邀参加,并在年会平行论坛“深化供给侧改革:补短板的攻坚重点和主要举措”中做了主题发言。 杨燕绥教授指出,中国养老福利供给侧存在两个短板。一是企业人工成本中的社会保障税费高,影响中小企业和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企业的五险一金缴费占工资总额的40%以上,仅养老保险就占20%。很多学者和业内人士呼吁扩大企业年金覆盖率...
2017/01/10
详情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