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樵:据估算我国地方债规模19万亿 每年利息近1万亿
(转自新浪财经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31104/010717206677.shtml) 当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系统性风险之一,国务院已就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委托审计署进行全面摸底(含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四万多个被审计单位)。 就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而言,各方有着不同的估计。例如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2013年3月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2年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9.3万亿元,如果加上通过债券、信托等渠道融资的债务规模,这一比例会更高。”中国财政部原部长项怀诚在2013年4月6日博鳌论坛上称地方政府债务或超过20万亿元。 国外研究机构也发布了相应的研究报告:据摩根大通报告,截至2012年底,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略高于14万亿元;2013年9月9日高盛的报告估计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总额为15万亿元;里昂证券在2013年5月13日发布对地方政府债务的估计则更高,为18万亿元。 但以上信息都只提供了概况的数据,并没有分门别类地提供地方政府债务的构成,也未对偿债风险...
2013/11/04
详情
杨永恒:从IMD全球竞争力排名看我国面临的发展挑战
(转自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10/24/c_125591993.htm) 2012年我国劳动力成本增长迅速,制造业单位工时报酬为3.15美元。 同比增长了20%,远超-0.87%的平均增速。 2009-2013年中国大陆竞争力排名情况 中国在经济活力、政治稳定性、成本竞争力、开放态度等方面具有吸引力,是当前中国竞争力的关键支持要素,但是在税收负担、高等教育、营商环境、创新文化、融资渠道、劳工关系、法治环境、公司治理、设施建设、政府能力等方面还面临着很多挑战,而这些要素是赢得长期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尤其教育和健康投入实际上是投资于人的能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长期竞争力所在。中国下一步的深化改革,就是要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转变产业结构,进一步简政放权提高效率,走出“世界工厂”的传统格局,全面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今年5月,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简称IMD)发布的2013年度全球竞争力排名显示,在60个参评国家或地区中,美国、瑞士和中国香港名列前三,中国大陆位列第21名,比去年上升了两名。此外,中国大陆在亚太地区排第6名,在人口大于2000万的国家或地区中排第8名,均比去年...
2013/10/25
详情
薛澜:实现“中国梦”迫切需要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来源:重庆日报 2013-6-21 张亦筑 人物简介 薛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公共政策与管理、科技政策与创新管理、危机管理等。 核心观点 “创新梦”是“中国梦”的体现和表达,其目标就是要让中国屹立于世界创新强国之林。实现“创新梦”,迫切需要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抓住机遇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中国的创新梦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不管是科研人员,还是高校、企业、研究机构,在各自的创新定位里都有各自的创新梦想,集合起来,就形成了中国的“创新梦” 重庆日报:今年全国两会上,“创新梦”作为“中国梦”的组成部分,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您怎么理解这种“创新梦”? 薛澜: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只有推进创新,才能真正转变发展方式、破解深层次矛盾问题、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创新梦”是“中国梦”的体现和表达,其目标就是要让中国屹立于世界创新强国之林。 要建成创新型国家,与全社会共同的努力,与大家共同的梦想分不开。中国的“创新梦”...
2013/07/02
详情
齐晔:中国的绿色发展承诺
Article|McKinsey Quarterly 中国的绿色发展承诺 China’s commitment to a green agenda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China has become inseparable from economic growth. The nation’s government will have to act. June 2013| byQi Ye Rhetoric on the need to “green” China’s economy is nothing new: nearly two decades ago, the Chinese government called for transformation of its economic growth model; ten years ago, its leaders promised fresh air, clean water, and safe food. Today, little has changed: the country’s environment has continued to deteriorate, and these targets remain beyond reach. Yet willingly or unwillingly, China’s new leadership must deal with the imminent and daunting challenges of the country’s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its frightening impact on human health. Unlike their predecessors, President Xi Jinping and Premier Li Keqiang must build and leave a legacy of greening the world’s second-largest economy. They have no other choice. Times have changed. For more than three...
2013/06/19
详情
薛澜: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要“多管齐下”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3-6-17 SARS在中国公共管理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方面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的事件,SARS之后,中国的应急管理体系取得了历史性的飞跃。 我们有《突发事件应对法》,还有很多相关的法律,同时也有各种预案。但是,这个体系里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可能我们目前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案,包括流感的预案等等,但是它的法律地位可能还不够明确,而且有些法律、预案的依据还不是特别充分。 我们的决策机制还不够完善,防控措施的灵活性、适应性还不够强。另外,我们公共卫生针对性投入大大增加,但是还有不足的地方,尤其重大传染病基层医疗救助能力不够,疾控部门的人力资源缺乏,监测、预警系统还有很多问题。 因此,我们建议要修订完善传染病防控和突发事件应对等相关法律,明确建立具体可行的转换机制;建立常设的突发事件应急解决部,同时完善规范政策制定和调整程序,提高国家防控决策中的地方参与程度。还要尽快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财政投入和补偿机制,研究细化重大传染病医药储备机制。 要加大对重大传染病的医疗救治等能力的投入,提高综合性医院监测、治疗临床病例能力;实施走出去的战略,积极主动建立国际疫情监测和防控的合作。...
2013/06/18
详情
胡鞍钢:建设中国特色一流高校智库
来源:光明日报 2013-5-31 建设高水平的高校智库,是党和政府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重要保证,也是现代大学所要发挥的重要社会职能。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向建设世界一流智库目标迈出了新的步伐,积累了不少经验。我们认为,建设新型高校智库需要做到“三个定位”、“两个结合”和“四个建设”。 “三个定位”是指“中国特色”、“高校品牌”和“世界一流”。所谓“中国特色”,就是要以“中国实践”为基础,以“中国问题”为导向,以“中国风格”为特征,以形成“中国学派”为使命,以“重大矛盾与关系”为主题,以专业化研究为手段,以“综合集成”为方法,拓展中国道路、完善中国制度、概括中国理论。所谓“高校品牌”,就是要适应高校人才特点,突出高校领域专长,整合高校研究优势,打造智库所依托的“高校品牌”。所谓“世界一流”,就是要不断强化智库的国家使命与社会责任担当,提升智库对国家重大决策的正面影响,提升国际竞争力,掌握国际话语权,在国际上发出“中国声音”。 “两个结合”是指“基础研究与政策研究相结合”、“决策咨询与教书育人相结合”。一是基础研究与政策研究相结合。兼顾基础的学术研究和政策直接相关的应用研究,以学术研究为基础...
2013/06/18
详情
胡鞍钢:促进“绿色发展”才是好猫
促进“绿色发展”才是好猫 来源:光明日报 2013-5-21 胡鞍钢 众所周知,邓小平在1962年针对“包田到户”争论的讲话中提出了著名的“猫论”。“文化大革命”后期,“猫论”受到大批判,也在全国大普及。而后,中国的改革就是基于邓小平的“猫论”,突破了“两个凡是”的教条主义,进行经济改革,实行对外开放,使中国在30多年的时间内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大贸易体。 在经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从基本国情看,生态资本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最为稀缺的资本,生态赤字已经成为中国的最大约束,生态危机已经成为中国的最大危机。2011年中国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总量比重分别为49.5%和49.4%,分别相当于美国(14.1%和13.5%)的3.51倍和3.66倍;2011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全球26%,相当于美国(15.56%)的1.67倍。因此,中国最需要“绿色改革”。现在,我们要说,不管黑猫、白猫,促进“绿色发展”才是好猫。 所谓“绿色改革”,是更为系统的改革,不仅基于经济系统,解决生产要素价格扭曲和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还基于自然系统,解决自然要素价格扭曲和生态效益低下的问题。绿色改革将绿色和生态视为更基础、更核心的生产力、竞争力,从而获得可持续发...
2013/05/27
详情
邓国胜:尚未走出的困境
雅安地震发生以来短短几天的情况提醒我们,一些在5年前汶川地震时就暴露出的问题,至今没有解决;一些5年前困扰我们的问题,还在继续。 尚未走出的困境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3-4-29 洪蔚 【核心阅读】 从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从舟曲泥石流再到芦山地震,在一次又一次的灾难之后,我们学会了什么? 我们懂得了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不必惊慌失措,而应代之以理性、冷静的态度,以更有组织、更有序也更有效的方式科学救灾。 当理性和科学成为全社会的价值追求,这正是我们在灾难中走向成熟的表现。 在汶川地震接近5周年祭的时候,四川芦山发生大地震,我国的地震救援机制,再一次经受考验。 2009年,在汶川地震一周年的时候,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邓国胜撰写《响应汶川》一书,对汶川地震救灾过程中的社会热点问题,特别是对社会各界救援力量、民间组织的协调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时隔5年,面对芦山地震,我们不得不问:我们进步了吗?5年前暴露出来的问题改善了吗?围绕这些问题,《中国科学报》采访了邓国胜。 《中国科学报》:请您介绍一下我国救灾机制在这几年发展的情况。从芦山地震发生后这几天看,我们比起5年前是否有所进步?还...
2013/05/20
详情
王名:改革目的是要把组织还给社会
社会组织“双重管理”体制将成为历史 王名:改革目的是要把组织还给社会 来源:《 中国青年报 》 2013-04-30 王亦君 人物档案 王名,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NGO研究所所长,民政部特聘专家。 对话背景 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重点培育、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今后成立这些社会组织,直接向民政部门依法申请登记,不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这意味着,备受诟病的社会组织“双重管理”体制将成为历史。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的要求,民政部将在今年12月底之前完成《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三个条例”)的修订,社会组织直接统一登记的法律障碍将被清除。 取消业务主管单位之后,将给社会组织带来哪些变化?负有登记职责的行政机关要做好哪些工作?这一改革将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日前,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了王名。 改革要改善社会组织的成长环境 中国青年报:多年来束缚社会组织成长发展的双重管理体制终于要取消了,你说这意味着社会组织的春天在几年内...
2013/05/20
详情
胡鞍钢: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
专家学者评论·胡鞍钢专栏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 来源:光明日报 2013-05-16 胡鞍钢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要求,2013年成为中国下一个“改革十年”的起始年。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两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以人为本”的科学改革观。科学发展观需要科学改革观,科学改革观成就科学发展观。中国经济改革从一开始就是追求经济效益、经济效率,但这不是改革的根本目的。“以人为本”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也应该是改革的核心理念。 改革是十几亿人民共同的事业,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这就大大超过了一般意义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率,指向更加广泛的社会效益、社会和谐。这就要求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目标和方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以人民为改革的主体,尊重和支持人民的改革创新,保障人民享有各项权益,改革成果能够...
2013/05/20
详情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