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国:新时代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从“技术采纳”到“改革赋能”
来源:CIO时代网 2018年7月8日,由中国新一代IT产业推进联盟指导,CIO时代学院、光明网主办,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北京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联合主办,北达软、政府采购信息报协办的“第十二届中国电子政务高峰论坛”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孟庆国发表了题为《新时代的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主题分享,以下为演讲实录: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国家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孟庆国 尊敬的杨部长,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大家早上好!首先我代表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作为联合主办单位,也很感谢大家的出席。 今天我给大家汇报的题目是“新时代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为什么讲这么一个话题?尤其是把“新时代”放在前面,感觉政治性非常强。实际上,我想跟大家说的是:从“技术采纳”到“改革赋能”。这个副标题有感于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到今天,我们如何思考或者如何进一步思考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问题。距离国务院关于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指导意见出台,马上两周年了,今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让我们来思考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问题下一步该如何推进? 国务院于今...
2018/07/13
详情
胡鞍钢赴南非参加2018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
2018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于7月4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桑顿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金砖国家、南部非洲国家的政治家、智库学者、企业家等近150位代表围绕“参与全球治理:维护人民利益,贡献金砖智慧”主题深入交流治国理政经验。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应邀参加会议。 中宣部部务会议成员、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郭卫民在开幕大会发表主旨演讲表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政策导向、评价标准,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推进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当代中国治国理政的新境界,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治国理政理念和方略的集中体现,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密钥所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将继续通过支持金砖国家媒体开展交流合作,推介好治国理政研讨会共识成果,使智库合作之声成为金砖合作的美好和声。 南非公共事务管理部部长艾恩达·德罗德罗在演讲中表示,在金砖国家领导人正式会晤之前,开展治国理政研讨交流非常有意义,将会进一步丰富领导人会晤成果。金砖各国应该更加拉紧合作的纽带,加强金融、科技、环境、人文等领域合...
2018/07/13
详情
薛澜院长寄语清华公管2018届毕业生
2018年7月7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毕业典礼在公管报告厅隆重举行。129位研究生完成了学业,即将毕业。8位毕业生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的称号,2位毕业生获得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20篇学位论文被评为校、院级优秀论文。在典礼上,清华公管学院院长薛澜教授为同学们送出美好祝愿。以下为薛澜院长发言摘编: 薛澜致辞 新时代为公共管理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主题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就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我们公共管理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要推动公共管理服务于这两个宏伟目标。中国改革发展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之中,我们更需要“明德为公”的价值引领;而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也能够让同学们在动荡不安的世界中心定神宁。希望大家能够用更加成熟的心态来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动荡的局面。首先是谦逊自信的心态。自信是对中国发展的目标的自信心。谦逊是要认识到即使中国发展了仍然会有很多不如其他国家的地方,仍然需要跟其他国家平等交流合作。其次是务实平常的心态。中国目前这个发展阶段很有可能是成就伴随挫折...
2018/07/10
详情
新华网思客对话薛澜|如何避免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成为“无用的群体”?
原文载丨新华网思客 文|孙惠 解轶鹏 目前,世界正处于由信息和自动化驱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中,与前三次工业革命不同,这一次中国搭上了“头班车”,也将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最大的挑战就在于教育。”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在接受思客专访时表示,如果我们不做任何政策、制度的调整,还按照目前的方式培养人才,中国很有可能出现“无用的群体”。 谈到教育未来的改革方向,薛澜强调,当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临,我们为学生提供的教育不应该是昨天的教育,而应该是未来需要的。 本文根据专访实录整理。 薛澜教授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最大的挑战就在于教育。 第四次工业革命已到来,是事实还是“噱头”? 思客:有观点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只是“噱头”和自我“想象”,当今的某些科技发明不过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诸多后果之一,您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真的来了吗? 薛澜:关于这个话题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信息技术确实还在不断扩展、发展,当前讨论比较多的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都可以说是它的延伸。但是我觉得远远不够,如果仔细看,可再生资源、纳米技术、生...
2018/07/07
详情
数博会|孟庆国:政务数据共享交换须先理顺“三权关系”
来源:国脉电子政务网 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26日在贵阳开幕,下午2点-6点,政务信息系整合共享论坛召开,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国家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研究员孟庆国做主题演讲,以下是演讲内容: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下午好! 非常高兴和大家交流,感谢会议方给我这次发言的机会。我今天想谈一谈政务数据的整合共享问题。在政府信息整合共享里面,数据是核心,是关键。特别是在咱们国家政府的架构下,我们面临条块分割等等很多组织机构自身的一些特征,在这种特征下如何实现政务数据的整合与共享?主要想从三个方面给大家做一个交流,前面两个比较简单,重点是讨论第三个问题。 实际上我们说数据的整合共享是一个老问题,从我们国家信息化产生以来,这些问题一直存在。到今天我们在强调互联网+政务服务,强调如何提升我们政府服务的整合能力的时候,这些问题尤其显得很重要。我们说整合共享,国家出台了很多的文件,国务院也专门召开了会议,甚至我们总理亲自部署这方面的工作,说明这个工作确实很重要,也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候了。这些工作的推进,对我们解决信息共享,有什么样的一个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共享交换...
2018/07/05
详情
郑振清再次获评清华大学学生社团优秀指导教师
2018年6月,清华大学团委公布了2017-2018学年度清华大学学生社团评优结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郑振清指导的清华大学学生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以下简称“清华海协会”)被评为全校“十佳学生社团”,郑振清老师被评为全校学生社团“优秀指导教师”。这是清华海协会自2008年以来连续第十次被评为校十佳学生社团,郑振清老师第二次获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清华海协会(THU-SACSE)成立于2006年,以“倾听中国智慧,发出青年声音;搭建友谊金桥,共创两岸未来”为使命,组织全校本科生、研究生同学积极参与两岸教育文化交流,主办有“海峡论坛”、“暑期赴台社会实践”和“台湾美食文化周”以及合办“海峡两岸知识竞赛”等多年来深受清华学子欢迎的涉台交流和学术活动,是全国高校最有影响力的涉台学生社团之一,多次应国务院台办、中央电视台以及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校的邀请参加两岸教育文化和青年交流活动。郑振清老师多年来应邀担任清华海协会的指导教师,每年指导开展一系列两岸交流和学术活动,同时帮助台湾同学更好地融入清华校园,在近年来校团委举行的两次评选(2014年、2018年)中均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供稿:研工组
2018/07/05
详情
高宇宁当选中国经济学会(留欧/留英)候任主席
6月22日,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商学院举行的第29届中国经济学会(留欧/留英)年会暨学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清华公管学院副教授高宇宁当选候任主席。候任期间将负责组织筹办于2019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30届中国经济学会(留欧/留英)年会,年会结束赴任2019年度主席之后负责筹办2020年学会中国年会。高宇宁2011年当选中国经济学会(留英)理事会理事、2015年当选中国经济学会(留欧)理事会理事,并曾负责组织筹办当年的学会中国年会。 高宇宁向大会汇报学会2019年年会计划 中国经济学会(留英)成立于1988年,是英国领军的中国经济研究专业学术组织,会员由留英的中外各国从事中国经济研究的学者学生组成。学会年会目前已经成为广受各界关注的中国经济研究盛会,自2001年起学会每年春季还会与中国高校合办中国年会。学会会刊《中国经济与商业研究(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Business Studies)》也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研究界具有影响力的专业刊物。作为中国经济学会(留英)的拓展,中国经济学会(留欧)于2008年成立,进一步扩展了学会的会员范围,自2009年起已有8届中国经济学会(留欧/留英)年会在英国以外的欧洲国家成功举办。
2018/07/05
详情
朱旭峰在公共管理顶级杂志JPART撰文探讨行政集权对市场化创新的影响
清华公管学院朱旭峰教授与美国德州农工大学政治系博士候选人张友浪近期合著的论文被公共管理顶级杂志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JPART)接收,探讨了行政集权对中国地方政府市场化创新的影响。这也是二人第二次在JPART上合作发文。 纵向府际关系和地方政府创新扩散都是社会科学最重要的研究话题之一。一方面,学者们已经广泛探讨了财政、政治和行政等方面的分权或集权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另一方面,过往研究也已深入研究政策扩散过程中的模仿、竞争、学习和强制等机制。然而,现代国家大多存在多层级的权力结构,这一结构的调整对不同层级地方政府具体行为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探讨。特别是,纵向权力结构究竟如何塑造地方政府创新采纳的过程?在多层上级政府的压力下,下级政府的创新行为会有怎样的响应? 为了回答上述问题,这项研究将府际关系文献与创新扩散文献连结起来,阐释了行政集权对中国地方市场化创新的影响方式。研究者首先分析了中央、省、市各级政府在市场化创新中的动力、约束、权力和行动。例如,中央政府的目标主要是促进宏观经济稳定发展,应对来自WTO的市场化压力,但由于信息和资源有限,中央只能发布一般性...
2018/06/28
详情
薛澜做客“人文清华”讲坛,主讲“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了!”
来源:人文清华讲坛 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了!中国准备好了吗?中国创新究竟是领先还是落后?中国科技究竟是强大还是弱小?创新除了造福人类,是否也有毁灭性的破坏力量?有没有一种中国方案,可以建立前瞻性的创新体系,以在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2018年6月10日晚,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国家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特邀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成员、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在人文清华讲坛,发表名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了!》的主题演讲,从全球视角权威解读第四次工业革命,与观众一起反思当下,并寻找未来的答案。千余名观众到场聆听演讲,同时20余万的网友在场外观看了在线直播。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什么? 2017年10月,机器人索菲亚在沙特阿拉伯获得公民身份,这是第一位机器人获得地球公民的身份,也许可以把这一天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的一个标志性时刻。 全球已经有两百多万索菲亚的兄弟姊妹们在为人类辛勤工作。 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名为吉尔·沃特森的机器人代替助教为学生授课5个月,甚至被评为优秀助教,期间没有任何学生发现问题,直到后来才发现是这是机器人助教。 但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冲击远...
2018/06/25
详情
朱旭峰教授荣获清华大学第十六届“良师益友”奖
5月29日,共青团清华大学研究生委员会和校研究生会联合公布了清华大学第十六届“良师益友”获奖教师名单。本届“良师益友”评选活动自 2018 年 4 月启动,包含院系同学提名、全校同学复评投票等环节,是完全由学生对教师进行提名并投票决定的评选活动。本届活动共评选出 42 位“良师益友”。清华公管朱旭峰教授荣登榜单。 清华大学“良师益友”活动自1998年起开展,旨在通过广大研究生投票选出心目中优秀的研究生导师,传递导学关系正能量。在过去20年里, 清华学子通过 “良师益友”活动评选出众多立德为首、学高为师、教益为友、育人为本的良师。曾有多位清华公管学院教师获此殊荣。“良师益友”活动为推进清华校园文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现已成为清华校内的品牌活动之一。 图为朱旭峰老师与选课同学期末合影。 朱旭峰,现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智库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第十六届“良师益友”奖获得者。 供稿:发展办公室 相关新闻链接 42位教师获选清华大学第16届“良师益友”
2018/06/05
详情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