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哲、赵静:“用钱投票”:公众环境关注度对不同产业资产价格的影响
来源:《管理世界》2018年第9期 文章主要内容 摘要 雾霾是近年来中国最大的环境治理难题之一。本文考察了用百度搜索指数测度的公众环境(雾霾)关注度对个体投资者行为及特定股指收益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公众对雾霾的关注度越高,空气污染治理类股票收益越高,且影响波及环保类股票;同时,空气污染治理类股票相对高耗能产业股票的超额收益率较之环保产业股更高。研究进一步发现:两会代表热议空气污染治理问题时期,公众对雾霾关注度的提高导致环保股票收益率显著上升,而石油、煤炭等产业股票相对收益率下降。本文的研究揭示:大范围持续发生的雾霾通过吸引公众关注而显著地影响个体投资行为,从而对产业资本进行了再配置。政府有效的信息披露有助于推动公众与市场良性互动,并促进环境治理融资。 关键词 环境治理公众关注度股票市场资产价格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有效的环境治理需要政府、市场与公众三方力量的结合与互动。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环境治理的资源分配和管制政策方面,政府向来都扮演着首要的角色。然而,政府常常面临资金不足和监管不力的困境,公众与资本市场也难以被政府广泛调动并发挥有效的作用,自上而下的...
2018/09/27
详情
过勇教授出席英国剑桥大学“反经济犯罪国际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
9月3日,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过勇应邀出席在英国剑桥大学举办的第36届“反经济犯罪国际论坛”,并在主旨演讲环节介绍了中国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成就以及中国反腐败新模式,引起与会者的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 图为过勇教授出席剑桥大学“反经济犯罪国际论坛”。 过勇教授在论坛首日的主旨演讲环节,发表了关于“中国反腐败新模式”的主题演讲。他认为,从历史和全球的视角看,很多国家在转型时期普遍伴随着腐败现象,例如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进步时代的美国、二战后的日本和韩国等。对于正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来说,腐败和反腐败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形成了中国反腐败新模式。过勇教授重点介绍了近年来中国在反腐败方面采取的主要举措和取得的显著成效。他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的反腐败工作在八个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一是党中央具有强烈的反腐败决心和坚定的政治意志;二是建立了更加完善的反腐败法规体系,修订《刑法》,出台《国家监察法》;三是严厉惩处腐败分子,2012年至2017年立案审查省军级以上党员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440人;四是建立并实施了更严格、多层次、全覆盖...
2018/09/10
详情
王亚华 舒全峰:脱贫攻坚中的基层干部职业倦怠:现象、成因与对策
来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 作者简介 王亚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 舒全峰,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 中国已经进入脱贫攻坚的收官阶段,基层干部的职业倦怠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现象。职业倦怠问题不仅会影响基层扶贫干部的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影响扶贫工作质量和效率,关系到脱贫攻坚战的成败。本文基于全国范围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分析了当前基层扶贫干部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危害,从个体特征、工作特征、职业环境和组织管理四个维度深入分析了基层扶贫干部职业倦怠产生的成因,并提出了有效克服和积极预防职业倦怠的对策建议。 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职业倦怠(JobBurnout)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职业倦怠问题不仅会影响基层扶贫干部自身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扶贫工作质量和效率,关系到政府的减贫能力和行政效能,需要高度重视。克服基层扶贫干部职业倦怠,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素质和良好精神风貌的基层扶贫干部队伍,是国家和政府提高农村公共治理能力、加速脱贫攻坚步伐、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精准扶贫工作...
2018/08/27
详情
清华公管朱旭峰教授连续发表4篇国际期刊论文揭示中国特色创新扩散规律
政策创新、政策试验与政策扩散是当代经济学、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的前沿研究领域,也是当前世界公共政策实践的重要趋势。中国的政策创新、地方试验、经验推广被认为是推动中国发展奇迹和政治适应性的重要制度基础。中国特殊的制度因素塑造了中国特有的地方政策创新和创新扩散机制。 继我院朱旭峰教授连续在Governance、PSJ、JCPA等著名国际期刊发表3篇论文揭示中国特色创新扩散规律后(点击查看论文详情),朱旭峰教授在今年上半年分别在JPART、PSJ、PMR、IPMJ四本著名国际期刊再次连续发表论文,系统讲述了地方政府创新扩散的“中国故事”。 一、多层级体制中行政集权影响下的创新扩散 朱旭峰与美国德州农工大学政治系博士候选人张友浪合著的研究论文“Diffusion of Marketization Innovation with Administrative Centralization in a Multilevel System: Evidence from China”(多层级体制下行政集权对市场化创新扩散的影响:来自中国的证据)被国际顶级学术杂志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接收。该论文提出,在“中央-省-城市”三级政府结构中,当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同时发出政策号召时,城市政府由于注意力、时间和资源有限...
2018/08/22
详情
郑振清 苏毓淞 张佑宗 | 中国公众政治支持的社会来源及其变化——基于2015年中国城乡社会治理调查(CSGS)的实证研究
文献来源:郑振清,苏毓淞,张佑宗.公众政治支持的社会来源及其变化——基于2015年“中国城乡社会治理调查”(CSGS)的实证研究[J].政治学研究,2018(03):51-61+127. 作者简介: 郑振清,北京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苏毓淞,北京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 张佑宗,台湾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教授。 摘要:立足于十八大以来国家治理改革的时代背景,本文探讨了中国公众高度政治支持的社会来源及其变化。文章利用最新的全国性大规模城乡社会治理调查数据CSGS2015进行定量实证分析,逐步检验了文化价值观、经济发展绩效以及多种政治制度绩效的影响,并且引入社会结构变迁中的不平等变量,全面且系统地分析了文化、制度和社会结构三大类因素对中国政治支持的影响力。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文化、制度和社会结构三个方面共同且有区别地影响了中国公众的政治支持,中国公众高度的政治支持的社会来源分布已经发生了重要的转变,即由经济发展绩效转向政治制度绩效,并且社会公平分配问题影响了政治经济制度绩效作用于政治支持的程度。 关键词:政治支持;国家治理;社会来源;制度绩效;分配公平; 一、中国公众的政...
2018/08/03
详情
蓝煜昕:NGO是如何参与国际发展援助的?
来源: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 【编者按】 今年以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署的组建,如何推动中国社会组织“走出去”、促进中国和沿线国家“民心相通”成为一个重要的实践命题。在此过程中,非常有必要理解和借鉴国际主流NGO在国际发展体系中的主流话语和行为范式,以促进中国社会组织发展出具有自身特征的价值观和行动准则。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蓝煜昕老师于今年年初在《中国非营利评论》(vol.21)发表《历程、话语与行动范式变迁:国际发展援助中的NGO》一文,该文在跨国NGO大历史和国际发展援助体系整体变迁的视野下,梳理了发达国家NGO参与发展援助在组织、话语和行动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历程,并归纳了其背后围绕三大宏观关系所发生的范式变迁。该文对反思中国社会组织如何参与国际发展活动,并如何进行身份建构都很有启示。本次推送将文章主要观点呈现如下。 一、国际发展援助中NGO(简称DNGO)的参与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国际发展援助始于二战后,由先发展起来的援助国对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开展经济、社会乃至政治发展活动。目前国家发展援助体系包括40多个双边发展机构、联合国体系,以及近30个多边发展机构...
2018/07/30
详情
许欢、孟庆国:大数据推动的政府治理方式创新研究
来源:《情报理论与实践》第40卷2017年第12期 【摘要】[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政府的“数据孤岛”获得新的流动方式,数据的释放被赋予高价值的预期。[方法/过程]数据的深度分析为政府创新管理模式、实现智能化服务、提高系统内运行效能等创造了实现路径,但这一路径的实现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包括对政府大数据如何应用,如何与外部数据进行耦合等问题尚有很多讨论空间。[结果/结论]文章围绕数据的汇聚、整合、共享、开放和应用,从理念、制度、技术、保障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许欢: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 孟庆国: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国情研究院研究员 当今,大数据以各种不同的形态广泛存在并深刻影响着各个领域,1911年管理学先驱泰勒通过运用秒表和纸质笔记本分析生产率,实现车间产量大幅提升的时候就意识到的“数据科学”真的已经成为革命性的现实。随着计算能力和储存能力的不断迭代,从大数据中撷取洞见以提升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为改变政府治理方式提供了契机,大数据帮助政府在决策方式、监管方式中的创新,正在开创和建构全新的范式,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要件 01大数据推动政府治理方式创新的基本...
2018/07/30
详情
梅赐琪荣获清华大学2017年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
日前,清华大学颁布2017年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梅赐琪荣获2017年度教学优秀奖和2017年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双重荣誉。 相关新闻请点击: 清华公管5位教师荣获清华大学2017年度教学优秀奖
2018/07/13
详情
孟庆国:新时代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从“技术采纳”到“改革赋能”
来源:CIO时代网 2018年7月8日,由中国新一代IT产业推进联盟指导,CIO时代学院、光明网主办,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北京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联合主办,北达软、政府采购信息报协办的“第十二届中国电子政务高峰论坛”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孟庆国发表了题为《新时代的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主题分享,以下为演讲实录: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国家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孟庆国 尊敬的杨部长,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大家早上好!首先我代表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作为联合主办单位,也很感谢大家的出席。 今天我给大家汇报的题目是“新时代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为什么讲这么一个话题?尤其是把“新时代”放在前面,感觉政治性非常强。实际上,我想跟大家说的是:从“技术采纳”到“改革赋能”。这个副标题有感于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到今天,我们如何思考或者如何进一步思考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问题。距离国务院关于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指导意见出台,马上两周年了,今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让我们来思考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问题下一步该如何推进? 国务院于今...
2018/07/13
详情
胡鞍钢赴南非参加2018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
2018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于7月4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桑顿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金砖国家、南部非洲国家的政治家、智库学者、企业家等近150位代表围绕“参与全球治理:维护人民利益,贡献金砖智慧”主题深入交流治国理政经验。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应邀参加会议。 中宣部部务会议成员、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郭卫民在开幕大会发表主旨演讲表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政策导向、评价标准,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推进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当代中国治国理政的新境界,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治国理政理念和方略的集中体现,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密钥所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将继续通过支持金砖国家媒体开展交流合作,推介好治国理政研讨会共识成果,使智库合作之声成为金砖合作的美好和声。 南非公共事务管理部部长艾恩达·德罗德罗在演讲中表示,在金砖国家领导人正式会晤之前,开展治国理政研讨交流非常有意义,将会进一步丰富领导人会晤成果。金砖各国应该更加拉紧合作的纽带,加强金融、科技、环境、人文等领域合...
2018/07/13
详情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