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代表蒙克在2019年秋季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亲爱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 在此,我非常荣幸地作为教师代表,欢迎各位2019级新生的到来。 诸位报考清华公管,一定思考过这所学院究竟是干什么的。在我看来,清华公管所做的事可以归结为两句话:“思考大问题,迎接大挑战”。 那么什么是中国公共管理的大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回答不同。 《左传》有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两千多年前列国纷争的中国,对于一个诸侯国的存续,最重要的只有两个问题:对内,祖宗宗庙的敬献,以及对外,征伐战争的组织。 当中国告别封邦建国、成为大一统的郡县制国家之后,黄仁宇在回望公元1587年时告诉我们,在这个帝国,最重要的只有两件事:礼仪与人事。前者用以澄清尊卑秩序,后者则是让百官在这个秩序中各安其位。这一安排对后世影响巨大,甚至直到今天,人事部与宣传部,在国家的组织架构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此,我们能够感受到现代与传统的延续。然而今天的中国,在经历了过去两百年现代性的洗礼,国家职能已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今天,公共管理的核心问题也是两个:一是治官,二是治民。但其内涵,已经发生了巨变,因为这里的治,已不再是统治的治,而是治理的治。 ...
2019/08/26
详情
铸就符合时代的使命感——江小涓院长在2019年秋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各位来宾、各位同学、各位老师: 今天是2019年秋季开学典礼。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全体师生,对来自全国和全球各地的486名研究生新同学和62名本科第二学位同学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今天的新生中,有博士46名、学术硕士39名、MPA 235名、高级公共管理香港政务人才项目23名、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MPA-EMBA项目33名,全英文硕士项目留学生110名。其中,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MPA-EMBA项目是首次加入清华公管大家庭。此外,今年本科二学位项目的同学人数再创新高,你们是我们大家庭中最年轻的力量。 近年来,学院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学生来源趋向多元,学术项目更加丰富。2019年,学院MPA教育首次荣获清华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这标志着我院在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上取得了丰硕的改革成果。今年学院国际项目新生来自六大洲,40个国家,共110人,是新生人数最多的一年。学院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同学们来自世界各地,背景不尽相同,相信这多元化的组合,使同学们可以有多方面的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刚才七位老师和新老同学都讲的很好,印象最深刻的,是大家都提到了“梦想”这个词。听了很受鼓舞,也很有压力。面对经历丰富、期望值高、目...
2019/08/22
详情
杨燕绥谈全民医疗保障与社会治理
《行政管理改革》2019年第8期刊登了我院杨燕绥教授与博士生刘懿的文章《全民医疗保障与社会治理:新中国成立70年的探索》。现转载于此,以飨读者。 全民医疗保障与社会治理_新中国成立70年的探索_杨燕绥_刘懿.pdf
2019/08/17
详情
薛澜在第十四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高层论坛的总结发言
7月27日,第十四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高层论坛:高质量发展与现代治理体系”在成都成功举办,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教授主持了大会主旨论坛并作论坛总结。以下为演讲全文。 各位来宾,各位院友,各位朋友。非常高兴有机会来做公共管理高层论坛的总结。但是我觉得压力很大,论坛现在越办越好,参加的人越来越多,发言水平越来越高,从内容的丰富程度、对问题认识的高度、实践创新的新颖度来说,无人能够总结。因此,我只能把我个人对主题的看法做一点汇报,与大家交流分享。 一、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今天的论坛从各方面对高质量发展做了非常深入的探讨,但我们并没有真正去讨论高质量发展概念的本身。所以,有必要回过头来看一看什么是发展,什么是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其实是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过程,这是我从网上查到的定义。质量定义的是产品的优劣程度及价值,定义本身既有主观也有客观的内涵义。发展质量的实现,其实背后有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是发展标准的制定和标准的度量。高质量发展应当包含国家和社会积极变化的程度和我们感受的体验,这里边既有主观也有客观的因素。虽然从基本定义来考虑...
2019/08/08
详情
孟庆国: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数据权与数据治理
7月27日,第十四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高层论坛:高质量发展与现代治理体系”在成都开幕,孟庆国教授在主题为“智能互联时代的公共治理”的分论坛上发言。以下为演讲全文。 各位专家,各位校友,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给大家做一个交流,我交流的题目是: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数据权与数据治理。 为什么要谈数据权的问题?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日益发展,不管对经济、社会,还是我们政府管理,数据都带来了越来越深入的影响,可以说我们正面临着全面的数据驱动的数字化转型。在深入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从未来竞争的特征来看,很多研究已有一个判断:从产品服务的竞争开始转向平台生态的竞争,而平台生态竞争的下一步就是面临着数据的竞争。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这一次中美贸易冲突,华为所面临的很多挑战不是产品和服务的问题,更多的是生态的问题,再往下一步讲是数据竞争的问题。不知道大家在实际中有没有感受,比如说在京东上浏览了一下相关商品的信息,你就会在随后打开的抖音上,看到与此商品相关的广告信息,这说明你在京东上的浏览数据,被抖音抓取使用了。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eneralDataProtectionRegulation,GDPR)出台之后,...
2019/08/08
详情
张新:推动十四五科技创新,加快建成科技创新强国
7月27日,第十四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高层论坛:高质量发展与现代治理体系”在成都成功举办,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张新在主题为“科技创新的体制与机制”分论坛嘉宾对话环节发言。以下为演讲全文。 第一,“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创新面临“四期叠加”的发展时期,一是全面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关键期,面向2035年实现基本现代化的目标;二是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创新竞争态势激烈,“两超多强”的全球创新版图正在形成;三是正处在从中高收入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的重要时期,我国正在从上中等收入向高收入阶段迈进,这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大的需求空间和供给能力;四是科技创新发展突破大国战略遏制的关键期,美方单方面挑起中美贸易战,以缩减贸易逆差为旗号,直接打压我国高科技迅速发展,对我国崛起进行全面战略遏制。 第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核心驱动力。高质量发展要特别依赖高质量科技发展,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大国,正处于从创新型国家行列向创新型国家前列迈进的关键时期。“十四五”时期要实现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为实现我国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奠定坚实基础,为如期实现2035年基...
2019/08/08
详情
孟延春 :城市治理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律
(第十四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高层论坛发言实录) 编者按 7月27日,第十四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高层论坛:高质量发展与现代治理体系”在成都开幕,孟延春在主题为“城市治理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律”的分论坛上发言。以下为演讲全文。 院友们、朋友们、老师同学们: 下午好!我的基本观点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城市治理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律。我从对城市群研究理解讲起。 我国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就已经讲到“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很快就15年时间了。 城市群在空间上,是有规律的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对较近的多城市的聚集,不是无序集中在一起的城市。那么这些城市为什么形成在空间上如此分布的城市群呢?这是有其路径依赖的,那就是人类城市发展历程这一路径。 四川盆地是四川重要的社会经济聚集区,城市又是怎么分布的呢:最核心的城市成都,并不在这个盆地中心,而是位于它的西部。成都以北有德阳、绵阳、广元;成都以南有眉山、乐山、宜宾。而盆地中部呢,有:遂宁、南充、内江等城市。四川盆地的城市分布并不均匀,而我们的社会发展史也没有本质上打破过这种分布格局。 还有华北平原,我们只看黄河以北的部分,北京-保定-石...
2019/08/02
详情
梁正:人工智能发展及其对公共治理的挑战
7月20日,第十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在天津召开,梁正在会上发布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首先非常感谢李校长,也是非常高兴回到母校,应该说我是双重身份,既是在南开毕业的一个学生,现在在清华大学工作,同时我也曾经是商学院的教师,所以李老师既是我曾经的老师,也是我原来的领导,所以今天非常高兴在南开一百年校庆之前,在第十届的公司国际治理研讨会有这个机会汇报一下我们的工作。 我个人目前是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工作,刚才跟几位教授开玩笑,我是乱入者,我做的工作不是公司治理的范围,但是特别契合这次主题,在人工智能的时代,治理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它的边界实际上已经超出了公司的范围,我今天探讨的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于公共治理的挑战,今天公共治理的范围可能不仅包括政府治理、公共组织,也包括公司。我现在想重点介绍一个我们所做的工作《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研究报告2018》,李老师给我这个任务,也是知道我们在科技部的领导下做了这样一个研究。 我们国家的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是在2017年发布的,应该说在国际上也是第一个发布的国家级的人工智能规划。在过去三年,我所在的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一直在支撑国家在相关领域的...
2019/08/02
详情
俞樵:数据技术赋能高质量政府治理
(第十四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高层论坛发言实录) 编者按 7月27日,第十四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高层论坛:高质量发展与现代治理体系”在成都开幕,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俞樵在会上发表了题为《数据技术赋能高质量政府治理》的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首先祝贺高质量研究院的正式成立。同时,也非常感谢成都市委市政府对清华公共管理论坛的大力支持。我今天分享的题目是《数据技术赋能高质量政府治理》,这不仅仅是理论课题,同时也是一个实践题目。我就四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当前政府财经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们首先分别看一下两个图表。左边的图是2012-18年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总额和支出总额占全国GDP的比重,地方政府包括省市县三级政府。地方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已经占到全国GDP的21%,而公共财政收入占11%。右边的表是2018年地方政府四本账,即公共财政、政府基金、社会保障、国有资本的收入加总,占全国GDP的比重是26.98%;而四本账的支出加在一块,占全国GDP36.75%,已经超过1/3,这是非常巨大的数量。地方政府最重要的部分是市级政府,这是城市化、工业化必然的趋势,市政府是面对社会公众的一线政府,承担了最重要的功能。现在市级...
2019/08/01
详情
胡鞍钢应邀参加“中国与世界发展:顺应潮流,合作共赢”研讨会
7月22日,主题为“中国与世界发展:顺应潮流,合作共赢”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顺利召开,研讨会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联合举办。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应邀出席并作了题为《贸易战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相当有限》的演讲。7月23日的央视新闻联播节目对研讨会进行了报道。 研讨会围绕近期两封各由100多位美国前政要及知名学者联合署名的致美国总统特朗普和美国国会的公开信展开深入讨论,一封信认为将中国视为敌人会适得其反;另一封信则提出与第一封信向左的观点。与会专家认为,中国是全球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和稳定器,中国的发展将惠及世界。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无论未来发展形势如何变化,中国都将坚定不移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图片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胡鞍钢表示,中美贸易战对全国经济增长影响相当有限,从以下五点可以看出: 一是中国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市场中国化。中国与世界的贸易依存关系经历了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2000年货物出口额相当于GDP比重为20.6%,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迅速融入世界市场...
2019/07/29
详情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