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澜:这是一堂风险社会启蒙课
文/《财经》记者马国川 编辑/苏琦 2020年03月11日 虽然大家目前对金融风险的概念已经比较熟悉,但对于现代社会中风险的内在本质还缺乏全面的认识。中国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全球化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步入了现代风险社会 “对中国来说,这次疫情是一堂风险社会的启蒙课”,清华大学苏世民学院院长薛澜说,“虽然大家对金融风险的概念已经比较熟悉,但对于现代社会中风险的内生性、泛在性、和系统性还缺乏全面的认识。” 作为公共管理专家,薛澜曾三次为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作讲解。3个多月前,他还在中南海讲解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3月初在接受《财经》记者电话专访时,薛澜从识别风险角度分析了疫情应对中暴露的问题。他认为,科学家可以在机制化的政策咨询中提供风险研判,但是风险预警应该是政府的责任。 “中国社会现在处于一个转型时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自然和社会风险”,薛澜说,“对那些非正式的信息传播渠道更加宽容一些,其实对改善风险认知、增强社会抗风险能力,促进国民福祉和社会安定都是有好处的。” 薛澜主张,为了消除风险,应该发挥政府、社会、和市场的积极性。既要提高全社会的认识程度,也应...
2020/03/15
详情
薛澜:疫情恰好发生在应急管理体系的转型期
来源:知识分子公众号 访谈 | 薛 澜 撰文 | 宋宇铮 责编 | 李晓明 除了数十位医疗系统顶级专家,公共管理领域的资深专家薛澜也出现在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的名单上。在突发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医疗系统首当其冲,前赴后继,但诸多复杂的社会管理问题也需要专业判断和科学应对。 日前,《知识分子》连线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请他从应急管理的角度谈一谈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他的思考。 “抗疫是一场遭遇战,在与看不见的病毒作战中,有两种人压力最大”,薛澜谈道,一是奋战在救治病人生死一线的医生护士,她们前赴后继,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真正体现了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的光辉;二是疫情防控一线辛勤工作的各级公共管理者和决策者。 “面对复杂的疫情变化,以及层出不穷的社会管理问题,他们要承受来自上级部门和社会等等各个方面的压力。面对具有极大不确定性的疫情,他们做任何决策都有可能受到指责与批评。”薛澜表示,应给予公共管理者多一些理解和敬意。 谈及疫情高压和舆情汹涌之下的湖北省地方主官中途被问责和调整职位,薛澜表示,此次重大疫情对于任何管理者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0/02/29
详情
梅赐琪:在线上教学中传播公共管理的知识和理性
编者按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清华大学按照教育部统一部署延期开学。学校进一步指出教书育人在任何时候都是清华的首要责任,并决定在延期开学期间开展“同质等效”的线上教学。 我院梅赐琪老师2月13日在清华大学“宅家充电计划”中以《不完美的公共管理》为题进行了一次雨课堂授课,与校内外8000多名师生分享了作为公共管理学者对当前疫情应对的一些思考。以下是他的授课体会分享。 1月30日学校做出了春季学期教学方案的调整以后,学生们也迅速行动了起来。2月1日,校学生会的同学们邀请我在他们组织的《宅家充电计划》里讲一次课。作为清华的公共管理研究者,又是湖北人,来上这一节课是责无旁贷的。 到2月13日正式上线面对8000多人做主播之前,我做了很多的准备,有教学内容上的,也有网络教学技术上的。这个需要特别强调一下的是,对于老师来说,无论在哪里、用什么方式教学,教学内容的设计都应该是第一位的。 我把当“主播”的体会分享出来,是希望能够给从1月底就开始准备线上教学工作的同事们一点携手同行的力量。也特别希望给雨课堂的同事们加个油!昨天我的课上平台很流畅,这些天大家搬土豆辛苦了! 内容为王 想先跟大家分享...
2020/02/27
详情
重点做好疫情防控和同质等效教学 ——院长江小涓在新学期第一课上的讲话
编者按 近日,在清华大学春季学期开学第一天,公管学院采用“雨课堂”加“腾讯会议”的方式,全院330名师生员工连线同上新学期第一课。 院长江小涓教授在学院新学期第一课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现予全文分享。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开启新的学期,注定了这个学期教学工作的不寻常。实际上,已经有许多老师和同学度过了一个不寻常的假期,在大家都经受着疫情防治带来的种种不安和不便时,这些老师和同学忙碌在防疫抗疫之中。 前面几位院领导都已经报告了,学院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每日都有环环相扣的规定动作要完成,还有大大小小的意外情况要处理,特别是与学生、教工健康和出行相关的工作。多位老师同学夜以继日地撰写研究报告,以我们的专业精神和专业知识为防疫做贡献,截至目前已经提交上报 40 篇,其中有些不同程度地得到采纳应用。还有许多老师同学在国内国外为疫情防控募捐和购买物资,远的送达武汉防疫一线,近的赠送给学院师生和物业同事。教学口的老师们,最近十多天忙碌着为网络教学做准备,为新学期顺利开课付出了大量心血,也精心筹备了今天的新学期第一课。 现在,疫情防控还在紧要关头,希...
2020/02/27
详情
清华公管学院“延期开学 如期开课”
2月22日,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503室,王有强教授正在进行雨课堂线上教学。这是一堂近70人的大课,虽然之前王教授在线下上过很多次,但是线上授课还是第一次。 据悉,清华大学师生按原定教学计划、依教学日历,以在线教学的形式已于17日正式开课。 “同学们,能听见,能看见吗?”王有强教授在上课前进行最后一次设备调试。为了保证在线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王教授和助教采用了雨课堂与会议软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在正式上课前还会进行小规模试课。 在笔记本边,摆放着一张线上教学操作流程表。这是王有强教授在试课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十三个步骤”,便于协调操作步骤,有利于规范教学流程、提高课堂效率。 王有强教授介绍自己这堂课的特点之一是“课堂参与,相互启发”。然而线上授课,不能同时看到每一位学生,难以及时有效反馈。为了提高互动交流的效率,王有强教授将全班学生按五人一组分为若干个小组,组内共同学习,线上轮流发言。 王有强教授的第一堂线上授课上得有声有色,师生互动交流热烈,课堂流畅,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据了解,2020年春季学期,像王教授这样的进行线上授课的老师,清华大学共有2000余人,涉及3923门次...
2020/02/27
详情
胡鞍钢等:一手抓防疫抗疫,一手抓经济建设
文丨胡鞍钢 周绍杰 刘东浩 胡鞍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周绍杰: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长聘副教授,国情研究院副研究员 刘东浩: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 一、基本疫情判断 截至2月6日上午10时,全国新型冠状病毒的累计确诊人数为28060例,死亡病例为564例。其中,湖北省分别为19665例和549例,分别占全国的70%和97.3%;武汉市分别为10117例和414例,分别占全国的36.1%和73.4%。毫无疑问,湖北省是全国的重灾区,而武汉市则是疫情最为严峻的地区。 认识公共卫生疫情危机的不同阶段是有效处理危机的基础。按照Kink(1986)提出危机的“四阶段说”[1],我们可以把此次疫情分为四个阶段,有不同的目标取向和方略: 第一阶段是征兆期和潜伏期,主要是控制发病率; 第二阶段是蔓延期和爆发期,主要是控制感染率、新增疑似人数、病死率; 第三阶段是高峰期和延续期,大力控制病死率,提高救治率; 第四阶段是衰落期和恢复期,主要疫情指标全面下降。 根据上述危机发展模型,此次疫情的征兆期和潜伏期是从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中旬;1月中旬开始进入蔓延和爆发期,到1月底和2月初出现主要疫情指...
2020/02/27
详情
江小涓:中美贸易协定达成对中国经济中长期向好有重要影响
12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清华大学服务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江小涓在2020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上表示,中美贸易协定的达成对于稳定预期有积极改善,对中国经济中长期向好有重要影响。 主题演讲 江小涓表示,中美贸易协定的达成对于稳定预期有积极改善,对下一步高质量发展、转变发展方式有比较大帮助。由于预期稳定,引进高品质外资和技术会对中国经济增长有好的影响,越是高技术产品前期投入会非常高,而且市场开拓时间会比较长,所以它需要稳定的预期。从这一点上来讲,对于明年经济向高质量转变发展有长期影响。 此外,针对全球分工体系问题,江小涓认为,在一定的技术架构和产品架构下,把一件产品分解成多少部分放到多少个国家去生产,是有边界的。如果分工太多、分工太细,很可能远距离运输成本、时间成本、技术匹配成本会变得非常高,它的分割是有界限的。在技术产品架构没有改变之前继续做分割,从技术和经济角度来讲其必要性在下降,全球产业链的分解似乎触及到了天花板。 以下江小涓为现场演讲速记(已经本人审核): 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与大家...
2020/01/21
详情
高宇宁:思考气候变化的政治经济学——发展权利与消费者责任
11月4日,美国正式启动程序退出《巴黎协定》,让全世界都深刻意识到气候变化问题远远不止于气候环境科学,而是与政治、经济活动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一事件不仅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产生重大冲击,更对所有国家的利益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宇讲席副教授,国情研究院副研究员高宇宁认为,当前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之所以充满曲折,其核心问题在于如何认识碳排放的本质。碳排放既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动因,同时又是经济发展的伴随产物。因此,其治理本身既有确保减排义务的一面,又有保障发展权利的一面。以煤炭燃烧引发二氧化碳排放为例,一方面,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仍以煤炭作为主要化石能源品类,减排过程中的关停措施以及高效燃烧技术等,已使得火电排放强度显著下降,排放总量与经济增长逐渐脱钩。另一方面,在西方媒体视角中,仍习惯用静态眼光评判中国的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比如英国《金融时报》11月20日的头版文章就认为,中国的火电装机容量增长“抵消了全球减排的努力”。可见,这看似矛盾的背后,最核心的差异在于如何界定全球碳减排行动中的责任与权利。 碳排放作为一种发展的伴随产物,在人均意义上,它的产品属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作为...
2019/12/22
详情
梁正教授荣获2019年度“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优秀青年奖”
近日,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主办,南昌大学承办的第十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在南昌召开。本次年会以“科技革命与数字转型:机遇与挑战”为主题,汇集了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和产业界的近千余名专家参会,规模创历届之最。南昌大学党委副书记黄恩华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词,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穆荣平致开幕词。本次年会共有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政策研究中心的五位师生参会交流。 梁正教授荣获2019年度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优秀青年奖” 在开幕式的颁奖仪式中,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梁正教授荣获2019年度“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优秀青年奖”。颁奖词指出:梁正教授以扎实的学术积累、敏锐的问题意识、宽广的国际视野,成为新生代科技政策研究者的杰出代表。该奖项表彰梁正教授致力于推动公共管理理论与标准化理论的融合,将专业知识应用于科技政策实践,用国际话语体系和前沿方法研究中国问题,并回应国家重大需求,以及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治理理论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成立于1982年,为全国一级学会,是全国...
2019/12/11
详情
读三本书,织两张网,做一个人——蒙克在第十一届“青教赛”闭幕式上的发言
来源:“清华大学本科教学”公众号 12-5 2019年北京高校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上,清华公管学院助理教授蒙克获得社科思政组一等奖第一名。在谈到教学心得时,他本人用“读三本书,织两张网,做一个人”来概括。本期推送,让我们透过蒙克老师近期在北京高校第十一届“青教赛”闭幕式上的发言,感受他的教学思考。 今天(2019年11月29日),距离我在5月底完成北京市比赛,已经过去了整整半年。但即便是在半年之后,我现在的心情仍像当时那般激动,不仅是因为刚刚聆听了各位领导和老师关于教学的精彩发言,更是因为这些发言激起了我对于自身教学经历的万千思绪。 我自2015年底正式成为一名高校教师以来,教过不少课:我既教过线下课程,也上过网络课程;既教过中国人,也教过外国人;既经历过新课一开就选课人数太多需要扩容的得意,也经历过只有7个人选课担心有人退课从而课程取消没有课上的窘境。几年来匆匆忙忙忙到现在,从来没有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下教学,直到这次教学大赛。虽然这次大赛不可谓不紧张、不可谓不忙碌,但却正是在这次比赛中、我才真正开始领悟到了一些关于大学教学的认识。在此,我将这点认识与各位做一个分享,请大家批评指正。...
2019/12/09
详情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