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正教授荣获2019年度“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优秀青年奖”
近日,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主办,南昌大学承办的第十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在南昌召开。本次年会以“科技革命与数字转型:机遇与挑战”为主题,汇集了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和产业界的近千余名专家参会,规模创历届之最。南昌大学党委副书记黄恩华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词,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穆荣平致开幕词。本次年会共有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政策研究中心的五位师生参会交流。 梁正教授荣获2019年度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优秀青年奖” 在开幕式的颁奖仪式中,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梁正教授荣获2019年度“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优秀青年奖”。颁奖词指出:梁正教授以扎实的学术积累、敏锐的问题意识、宽广的国际视野,成为新生代科技政策研究者的杰出代表。该奖项表彰梁正教授致力于推动公共管理理论与标准化理论的融合,将专业知识应用于科技政策实践,用国际话语体系和前沿方法研究中国问题,并回应国家重大需求,以及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治理理论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成立于1982年,为全国一级学会,是全国...
2019/12/11
详情
读三本书,织两张网,做一个人——蒙克在第十一届“青教赛”闭幕式上的发言
来源:“清华大学本科教学”公众号 12-5 2019年北京高校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上,清华公管学院助理教授蒙克获得社科思政组一等奖第一名。在谈到教学心得时,他本人用“读三本书,织两张网,做一个人”来概括。本期推送,让我们透过蒙克老师近期在北京高校第十一届“青教赛”闭幕式上的发言,感受他的教学思考。 今天(2019年11月29日),距离我在5月底完成北京市比赛,已经过去了整整半年。但即便是在半年之后,我现在的心情仍像当时那般激动,不仅是因为刚刚聆听了各位领导和老师关于教学的精彩发言,更是因为这些发言激起了我对于自身教学经历的万千思绪。 我自2015年底正式成为一名高校教师以来,教过不少课:我既教过线下课程,也上过网络课程;既教过中国人,也教过外国人;既经历过新课一开就选课人数太多需要扩容的得意,也经历过只有7个人选课担心有人退课从而课程取消没有课上的窘境。几年来匆匆忙忙忙到现在,从来没有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下教学,直到这次教学大赛。虽然这次大赛不可谓不紧张、不可谓不忙碌,但却正是在这次比赛中、我才真正开始领悟到了一些关于大学教学的认识。在此,我将这点认识与各位做一个分享,请大家批评指正。...
2019/12/09
详情
江小涓:新中国70年对外开放研究的几点思考
近日,清华公管学院院长江小涓教授在“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十八届颁奖典礼暨‘中国经济学发展发展70年’高层论坛”发表讲话,谈了新中国70年对外开放研究的几点思考,现将主旨发言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我就中国开放问题的研究谈四个具体问题的体会,向老师汇报,向同事请教,与同学分享。我的讲话核心就是如何研究现实问题。第一,关于前30年的建设,贴的是“闭关锁国”的标签,我认为这个标签是不恰当的。其实新中国在最早的30年当中,是以大规模引进技术设备展开的工业化过程。第二是在90年代中期的时候,在国内资金在已经过剩的情况下,国内的产业受到进口企业巨大的冲击,为什么还要引进外资?这是一段很有名的经历,我们也被扣过很多帽子,但是现在看当时我们的做法应该是对的。第三,很多人说,中国参加全球分工体系是吃亏的,造一台手机在国外卖800美金,我们只得100块人民币。第四就是内外资企业竞争,外资看上去很厉害,此时市场还能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这四点是我亲历过的事情,我分享一下研究的体会。 第一,前30年我们并没有“闭关锁国”,整个工业化是在大规模引进基础上建立起来的。50年代的156项工程,大家可以理解,五大类工业行业,大概在前六...
2019/12/09
详情
周绍杰、杨骅骝、张君忆|中国2020年后扶贫新战略——扶贫成就、主要目标、总体思路与政策建议
来源:“中国行政管理”公众号 2019-12-06 作者:周绍杰,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情研究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杨骅骝,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情研究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张君忆(通讯作者),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 原文刊发:《中国行政管理》2019年第11期 【摘要】本文首先以经济发展、综合性扶贫政策与社会保障为三大支柱的中国特色的国家扶贫体系为分析框架,简要总结了我国扶贫事业已经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此基础上,我们设定了2020年后国家扶贫战略的主要目标,即从数量型的消除绝对贫困人口转向高质量扶贫。为了实现此目标,我们结合中国减贫实践与经验,以贫困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为主线,提出和分析了2020年后“巩固、调整、充实、提高”的国家扶贫总体思路。最后,我们提出2020年后中国将进入扶贫5.0版,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扶贫;贫困发生率;贫困线;扶贫新战略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但取得了经济增长奇迹,同时也取得了世界发展史上的“减贫奇迹”。2020年,中国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消除全部贫困人口的重要目标,这是中国反贫困事业的重要里程碑。2020年消除全部贫困人口的目标,...
2019/12/09
详情
清华公管学院薛澜教授为政治局集体学习讲解
新华社北京11月30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9日下午就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要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借鉴国外应急管理有益做法,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文科资深教授、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就这个问题作了讲解,并谈了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讲解,并进行了讨论。这是薛澜教授第三次为政治局集体学习讲解,此前,他曾于2003年及2011年先后两次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讲解科技政策、新兴产业。 薛澜教授为政治局集体学习讲解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我国应急管理体系不断调整和完善,应对自然灾害和生产事故灾害能力不断提高,成功应对了一次又一次重大突发事件,有效化解了一个又一个重大安全风险,创造了许多抢险救灾、应急管理的奇迹,我国应急...
2019/12/01
详情
清华公管学院梅赐琪副教授被聘为清华大学写作中心主任
来源:清华新闻网 11月18日下午,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主任聘任仪式在蒙民伟科技大楼举行。公共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以下简称“写作中心”)教学委员会委员梅赐琪被聘为写作中心主任,副校长彭刚为其颁发聘书。写作中心专职教师参加会议。 彭刚为梅赐琪颁发聘书 彭刚首先对梅赐琪表示衷心祝贺。彭刚指出,作为清华大学第25次教育工作讨论会的一个行动举措,学校自2018年秋季学期开始面向大一本科学生开设“写作与沟通”课程。为支持写作与沟通课程建设,学校成立写作中心,目前写作中心已经汇聚了十多位来自不同学科、具有相同抱负和理想的优秀年轻教师。他强调,未来中心教师仍要齐心协力打磨课程,充分把握学生心智成长的“窗口期”,让“写作与沟通”成为提高清华学生写作沟通能力、思维能力的品牌课程。彭刚表示,梅赐琪老师在学术研究、教育教学各方面成果突出,尤其在对年轻教师的教学指导方面经验丰富。相信写作中心在梅老师的带领下,整体教学能力和水平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梅赐琪在发言中表达了自己对未来工作的期待。他希望自己是一位“探路者”,在中心教师成长过程中充分发挥引导和指导的作用,帮助大家扬长避短、迅速成...
2019/11/29
详情
媒体关注 | 中国体育报 江小涓:促进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体育报 2019-9-20 【引言】9月20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服务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江小涓在《中国体育报》上发表最新观点文章:《促进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现摘录全文,与读者分享。 促进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文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全民健身、体育消费和体育产业发展工作。读后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文件出台恰逢其时 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对体育消费和体育产业来说,这既是新的发展环境,也是更高的发展要求。 1、培育新的支柱产业,体育是重要新增长点。未来不久,我国人均GDP有可能达到1万美元,并继续向高收入国家攀升。从国际经验看,进入高收入发展阶段后,体育产业将持续较快增长,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从我国国情看,我们有可能比先行国家表现更好。因为当下的体育消费能广泛利用网络和数字技术,我们人口最多特别有优势;还因为我们有市场和政府两个积极性,推动力度大,见效快。 2、满足人民群众...
2019/09/22
详情
杨永恒教授受聘为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主任
9月9日,文化和旅游部在京举行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旭出席大会并讲话,成立大会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司长李宏主持。来自高校科研机构、文化和旅游政策部门、公共服务机构的专家学者53人受聘为专家委员会委员。清华公管学院杨永恒教授受聘为专家委员会主任,并在成立大会上代表受聘专家发言。 文化和旅游部成立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旨在更好地发挥专家的决策咨询作用,为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提供智力支持,提高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推进我国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专家委员会由文化和旅游部领导,主要职责是承担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领域理论研究、制度设计、决策咨询、实践指导、人才培训等工作。 供稿:科研办
2019/09/16
详情
李应博:塑造中国经济地理新格局,打造高质量发展创新极
来源:光明网-学术频道2019-09-11 18:22 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国务院也印发了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等6个自贸试验区在内的总体方案。应当说,新的自贸区的设立,体现了我国在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政策体系上不断创新的重要特点。高质量的区域发展体现在经济开放、产业创新和地区间协调上。迄今为止设立的18个自贸区,凸显出我国在更大空间尺度上打造出的全方位、高准则、多功能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充分发挥自贸区的“经济溢出”效应和带动作用,加快自贸区的政策试验节奏,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新经贸准则,有效应对防范国际风险因素等重大意义。 自贸区的设立对我国区域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上实现位置跃升和创新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面对现行的各国产业政策和贸易体系的不确定性,如何通过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更好地塑造国内地区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提升地区产业链水平,实现价值链高端定位,是当务之急。自贸区的设立,对应对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和全球价值链体系断裂风险,稳定国内宏观经济结构,培育国内市场,塑造我国与其他国家更开放灵活、包容互惠...
2019/09/12
详情
光明日报专家谈|杨永恒:融入群众生活的文化更具生命力
来源:光明日报 2019年09月09日 07版 我国较长时间的工作重点聚焦在经济领域,文化领域建设相对滞后,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落后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设施实现了较高程度的覆盖,标准化、均等化程度大幅提升,社会化、数字化等服务创新层出不穷,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在促进文化融入群众生活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突出表现在: ——坚持以人为本,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密切对接群众需求。长期以来,公共文化领域的供需脱节现象比较突出,服务效能不高。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逐步明确了“以人民为中心”“以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的服务导向,逐步探索建立“反映公众文化需求的征询反馈制度”,强化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地位,以供需对接、精准服务来有效满足居民的真实文化需求。例如,上海嘉定的“精而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在普惠原则基础上,强调精准服务。北京、合肥、惠州等地发行“文化惠民卡”,给了群众文化消费选择权。“文化嘉定云”“百姓文化超市”等创新做法,把政府“送菜”与群众“点菜”结合起来,实现供需精准对接。 ——重视基层...
2019/09/09
详情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