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网站要闻栏目推荐鄢一龙新书《中国道路与中国道理》
《中国道路与中国道理》 鄢一龙 著 中国方正出版社 2021年6月 近日,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鄢一龙新书《中国道路与中国道理》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胡鞍钢、王绍光、肖贵清、韩毓海、丁耘等著名学者联袂推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现代中国的崛起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持续时间最长的高速发展奇迹,打破了发展中国家的“玻璃天花板”,打破了只有资本主义制度才能更快发展的迷思,打破了西方列强“国强必霸”悖论。这是一个用西方已有理论和话语体系无力讲述的伟大崛起故事。 本书围绕一系列人们关切的问题,提出目标治理体制、集思广益决策、公天下之治、两极相联等新概念、新表述,立足中国实践,以全新视角阐释了中国经济、政治、治理结构的特点和优势。全书放眼世界,在与西方理论论争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中国道路的历史文化和政治文明源流,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深刻道理,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的理解和阐释。 中国道路是人类新路,是人间正道,是人类的一种新秩序;中...
2021/07/09
详情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王亚华给南涧党政领导干部授课
来源:南涧融媒微信公众号 6月18日晚,中共南涧县委班子党史学习专题会在公安大楼12楼会议室召开。县四班子领导,各乡镇党委书记及乡镇长,乡村振兴局、农业农村局等部分单位领导干部参加学习专题会。专题会由县委副书记李炳奇主持。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王亚华从中国乡村振兴面临的宏伟形势开讲,分析了中国和南涧发展面临的新起点,把脉南涧乡村振兴,作了题为《在新起点上谋划和推进南涧振兴》的专题讲座,为南涧发展给出意见建议。 王亚华教授还从区位、地形、人口、GDP及其结构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南涧县情。他说,通过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南涧的基础设施提升非常明显,全县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很足,从综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和安全这七个指标分析来看,多年来,南涧县委政府坚持绿色发展,培养壮大了“六个一”高原特色生态产业,尤其是“一杯茶”产业提质增效明显。但由于南涧县地处大山深处,依然存在着对外开放的力度还不够大,工业经济发展还不充分等短板。 王亚华教授分析了国际国内发展较好的地区经验,给出了新形势下南涧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2021/06/19
详情
观点丨于安:加快建设数字行政法
法治日报-2021-6-18 数字行政法是对数字政府建设的制度性回应。从电子政务进入数字政府新阶段,政府对信息技术的利用已经不再限于推进行政公开和办公自动化。数字政府建设引起的行政组织变革、行政活动方式变革以及侵权救济的变革,已将传统行政法置于巨大的时代性挑战面前。我们应当及时推进数字行政法,塑造数字行政新正义,回应数字国家提出的新平等需求。 线上政府或者虚拟政府首先在政务服务领域取得重要进展。2019年4月26日,国务院《关于在线政务服务的若干规定》生效,为统一全国的线上政务服务提供了重要依据。在“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背景下,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和数据共享,以“最多跑一次”“秒批”“不见面审批”等在线服务形式,提高了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降低了营商主体和普通民众获得政府服务的成本,同时也支持了数字行政法赖以存在的技术平等主义。 技术平等主义的行政法,使得申请者或者受益人越过基于时空的官僚主义和执法水平差别,主要依靠掌握运用终端技术设备的能力即可以及时和充分地获得政府服务。数字时代政府服务供给过程中的适用法律,集中体现于数字平台的政务服务算法之中,这包括法律适用中对裁量与公正的选...
2021/06/18
详情
江小涓受聘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
6月15日,商务部召开第三届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全体会议暨专题研讨会。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文涛出席会议,向新一届咨询委委员代表颁发聘书,并作总结讲话。在京部领导出席会议。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咨询委主任委员江小涓代表咨询委致辞。16位委员围绕“新发展格局下商务工作新定位、新抓手”主题作了发言。 会议现场 王文涛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新发展阶段、新历史任务、新环境条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商务工作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一届咨询委成立很必要很及时,这是应对形势的需要、服务大局的需要、改进工作的需要。要切实发挥好咨询委的作用,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从机制上衔接起来、从工作上结合起来,提高商务工作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 本届咨询委由江小涓、朱民、隆国强、林毅夫、许宪春、刘尚希、刘元春、华民、张宇燕、郁建兴等23位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江小涓任主任委员。 江小涓主任委员在致辞时表示,感谢商务部的信任,也非常高兴能与这么多的专家学者共事。过去四十年,对外开放发挥了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的...
2021/06/16
详情
观点丨朱旭峰:以国家品牌建设为指导,提升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内功”和“外功”
《管理世界》2021年第6期(1-35页)《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管理学体系》一文中,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朱旭峰教授发表关于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设的文章。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国际发展与全球治理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中国凭借着持续中高速的经济增长、稳步加强的综合国力、负有责任的大国观,已经前所未有地走近了世界舞台的中央,进入到从重点关注国内治理到国内外问题并重、积极承担全球治理责任的关键转型期。为了在国际社会上争取话语权、获得更广泛深层的国际认同,中国必须不断建设完善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对构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高度重视,提出加强话语体系建设,集中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认识一个立体多彩的中国。 “话语即权力”,西方话语体系在全球范围仍占据主导地位,令中国在话语构建和话语传播两个方面始终面临严峻挑战。其一,中国学界在话语构建方面长期受到西方学术体系影响。自人类进入现代社会后,“西方性”在很长一段时间似乎成为“现代性”的同义词。中国...
2021/06/11
详情
薛澜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2020年11月14日,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第二十三次院士大会在京召开,50位中国学者增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正式候选人,2021年5月底,正式批复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家当选人数再创新高。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公管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截至目前,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里,中国科学家有256人。其中,1996~2009年产生123人;2010~2020年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院士大会,选举并产生来自中国的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33人。 国际欧亚科学院成立于1994年,拥有来自46个国家的600余名院士、通讯院士和荣誉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总部设在莫斯科,分别在欧洲(法国)、欧亚(俄罗斯)和亚太地区(中国)建立区域中心,并在15个国家建立了国家科学中心。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是15个国家科学中心中人数第二位的中心,于1996年由中国科学院申报并经国家科委批准成立。 来源丨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
2021/06/09
详情
高宇宁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
6月1日,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第二届大会的重要板块——2021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于青岛成功举办。 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专家顾问王宇教授,联合国和平大学欧洲和平与发展中心主席费德里科马约尔先生及项目主任亚瑟达尔,俄罗斯国家健康项目主席德米特里埃德列夫,国际和平基金会主席程文灏,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宇副教授、国际发展与全球治理研究所副所长高宇宁,莫斯科大学生物医学中心国际项目主任维克托菲尔斯特,以及部分企业家代表现场发言。本次论坛以“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为主题,旨在通过包容和有效的多边主义网络,共建互联互通的全球伙伴关系。同时,聚焦生命健康与全球伙伴关系,分享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项目的成功实践,并对创新型金融合作机制等议题展开讨论。 作为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论坛邀请了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Mr.Siddharth Chatterjee)进行线上致辞。 常启德线上致辞 常启德在致辞中表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应被作为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新冠疫情的挑战下,全球需要携手并肩进一步采取切实措施,共同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打造更加健康的平台和系统。常启德指出,除了新冠...
2021/06/07
详情
薛澜院长当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5月30日下午,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科协十届全委会主席、副主席、常务委员会委员选举办法》,通过总监票人、监票人人选。经过无记名投票,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委会主席候选人1 名、副主席候选人18名和常务委员会委员候选人56名,均获得到会全委会委员半数以上票数,全部当选。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公管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当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常务委员名单: 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主席 万 钢 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共18人,按姓氏笔画为序) 马伟明 尤 政 邓秀新 包为民 乔 杰(女) 向 巧(女、苗族)杨 伟 怀进鹏 陈 薇(女)陈学东 孟庆海 施一公 袁亚湘 莫则尧 高 松 高鸿钧 黄璐琦 潘建伟 三、中国科学技术...
2021/06/02
详情
人民日报丨江小涓:推进公共管理学科建设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战略任务。5年来,哲学社会科学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积极进展。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好推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人民日报理论部5月12日在京举办“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甄占民、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学术和编审委员会主任陈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我院院长江小涓,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灵桂、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袁鹏、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出席研讨会并作主题发言。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方江山主持会议并作总结发言。 推进公共管理学科建设江小涓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
2021/05/18
详情
我院教师刘志林、博士生马璐瑶受邀担任SSCI期刊Journal of Comparative Policy Analysis联合主编与编辑助理
近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刘志林、博士生马璐瑶分别受邀担任国际知名比较政策研究期刊Journal of Comparative Policy Analysis: Research and Practice(JCPA)联合主编与编辑助理。这也是我院博士生首次在国际主流SSCI期刊中担任正式职务。 JCPA创刊于1998年,隶属于国际比较政策分析论坛(ICPA-Forum)学术协会,由Taylor & Francis出版发行,是比较政策研究领域的先驱,也是唯一一本明确关注比较政策分析研究的期刊。截止到目前,我院共有4名师生在JCPA编委会任职,除刘志林副教授和马璐瑶博士生外,朱旭峰教授和梅赐琪副教授已分别担任此刊的副主编与编委会成员。 刘志林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政策所所长研究领域:公共政策、住房政策、城市规划与公共治理 马璐瑶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研究领域:住房政策、政策执行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olicy Analysis: Research and Practice旨在探索政策问题之间的差别和相似之处,促进比较政策研究的知识发展,关注的议题包括比较理论与检验、比较方法论的发展、评估比较研究方法、实证性比较政策研究等。JCPA刊载的研究论文内容涵盖多个政策领域,被《...
2021/04/25
详情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